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853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研究杨凯谢凌香【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存在现实复杂性与信息公开时效不及时、传播多样性与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等问题,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的策略,提出要从提高高校媒介素养能力、掌握信息公开方法、健全信息公开审核机制、提高学校治理水平等方面推进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工作,以不断提升高校依法治校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媒介素养信息公开【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 (2022) 12-0012-04当前,新媒体使用已呈普及态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17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虬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都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经常使用的即时讯息工具。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的关键阶段,加之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社会突发事件频出。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身处新媒体时代,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会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对此,高校应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做好

3、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和处置工作。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的必要性(一)是新时代依法治校的要求2022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22年5月,教育部依据该条例颁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内容、程序和要求、监督和保障等都有具体规定,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环节。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2022年7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2022年国务院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特色

4、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变化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学校要健全领导机制、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可以说,依法治校涉及面广、涉及过程多,覆盖学校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回应社会关切,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切实推动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保障社会公民和师

5、生知情权的要求知情权是社会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早在1946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第59 (1)号决议,将知情权列为基本人权之一。高校作为知识分子聚集地,师生群体特殊,特别是学生群体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应用新媒体的技术娴熟,维权意识强,面对学校突发事件,他们往往会高度关注,并利用各类网络渠道进行传播,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舆情。如果高校不及时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可能会造成舆情不可控的局面,导致谣言越来越多,而真相越来越远。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规避传谣、造谣事态的发生与悲化,推动教育

6、事业科学发展,这对保障社会公民和师生的知情权有重要意义。(三)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面对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综合改革、转型升级的内外在需求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度也是空前的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治理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意愿愈加强烈。当前,高校主要采用的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

7、、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在治理过程中,因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得学校不得不随时调整阶段性工作,转而处置突发事件。科学、依法、规范地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抓手就是信息公开,这既是推进高校民主管理和规范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存在的问题(一)高校突发事件现实复杂性与信息公开时效不及时的问题高校的突发事件主要有在各类政治敏感时期师生不理智的游行示威和网络暴力、大学生人身意外伤亡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事件等。近年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与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不局限于传播主体、媒介或高校本身的问题,开始指向

8、管理、道德、法规等深层次的问题。高校突发事件往往极具现实复杂性,因为大学是开放自由的“小型社会”,同时又是高等教育学府,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事件更为复杂。随着高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进一步提高,高校与社会相互渗透,使得高校在安全、教育、交通等方面面临更多安全隐患。加上高校校园面积大、学生人数多、活动多样等,更加大了校园突发事件管理和治理的难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很有可能是多种因素错综交织导致,其牵涉的面广、面临的困难多,会给学校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带来一定冲击,也会给学生带来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普遍存在信息公开效率低下的情况,及时公开信息的意识较差,部分学校存在不愿公开

9、、敷衍公开和信息封堵的现象,认为只要不发声、不公开,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舆论影响就会自动减小甚至消失。如何客观、真实、科学地呈现突发事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二)高校突发事件传播多样性与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的问题首先,高校的突发事件一经上传网络,包括微信、微博、论坛、门户网站等私人或开放通讯交流平台,就容易使事件蔓延发酵。其次,在信息传播和发酵的过程中,不乏博取关注的恶意制作者,也不乏充当观点博弈和情绪渲染的角色,事件在网络传播渠道持续发酵,不免带来诸多流言、恶语,对网络的生态空间带来恶劣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型媒介层出不穷,舆论环境日显复杂,网络舆论传播迅速,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很快覆

10、盖网络,由于多种非线性的传播渠道和海量信息的交织,给网络舆论不定向发酵提供了土壤,为信息公开、舆论管控工作带来不小压力。最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途径更加多样,信息内容繁杂,容易甄别失误,给舆论管控带来不小压力。传播渠道、方式、过程的多样性使舆论管控难度加大。在面对上述问题时,部分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信息公开发布的渠道和平台单一、有限,有的只在学校内网发布简要公告,社会和公众无法查询和了解;有的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不到位,导致公众听不到权威的声音,造成舆论混杂、事实不清,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三)高校突发事件主客体诉求和信息公开叙事不准确的问题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估性

11、,在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的产生势必会给高校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给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如何管控和把握好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是摆在突发事件主要管理者面前的关键性问题。作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客体,如家庭、学生、社会人士等,他们更为关注学校的一举一动,有权知晓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渴望突发事件能够有效、快速得到解决和落实。民众情绪是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处于困惑中的民众情绪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非理智性,及时了解并疏导民众的不良情绪是做好信息公开的前提。但作为突发事件的主体,部分高校不愿在网络新媒体下发酵扩散事态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不想因冲突升级造成社会关系紧张,于是会对某些信

12、息的用词过于模糊,处理方式不明确,结果呈现不够透明,由此容易带来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比如,部分高校在发布对外信息公开通告中叙事语言浮夸,部分词语过于敏感,语言叙事不合大众心理,有的过于注重叙事细节,叙事结构过于复杂,反而引起众人的质疑和反感,社会过度衍生词语意义和表达内容,也容易形成二次舆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重大信任危机,对学校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四)高校突发事件面临的舆论场和信息媒介素养不匹配的问题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舆情呈现万物皆媒、可迅速传播的特征。传播的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突发事件引起的舆情迅速蔓延至互联网,如果对信息的处置方式不恰当,各种负面信息占据

13、网络,就会导致谣言四起、舆论失控。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但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媒介素养课程,管理部门和师生普遍缺乏媒介素养,不理解信息交流的本质,不擅于引导突发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媒介素养认知能力和媒介信息伦理都比较弱,导致信息公开水平层次较低,不能达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和水平。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治理策略(一)加强舆论引导,提高信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公众面对海量信息时所具有的理性的判断思维。媒介素养能力是对信息发布、收集、判断、解读的能力,高校管理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极为重要。因为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就是

14、突发性、即时性,一旦发生,网络舆论会立即跟进,在还未全面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信息公开的重要原则就是迅速、高效地公布已经掌握了的基本事实。高校管理人员应提高媒介素养,具备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能迅速介入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处置程序中,包括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在网络上理性、公开对话,澄清负面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确保信息公开真实、权威,维护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把握信息公开方法,规范信息公开方式教育部对高校十大类50项具体公开内容有所明确,其中有一项是“其他类别”,这里面包括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对突

15、发事件发生时、发展中、发生后的不同阶段,高校要掌握各阶段信息公开的节奏和侧重点。突发事件刚发生时,要及时发布基本事实,以简要、准确为原则;事件发生中,要根据社会舆论和事实发展情况继续跟进,就社会和师生关心的问题作出必要说明,释疑解惑,尤其需要针对网络上的谣言作出澄清,以正确引导舆论;事件发生后,要继续跟进社会关注的问题,不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如果没有更多的舆情,建议采取“冷降温”的方式处理,防止再次发生舆情和引发社会关注。(三)遵循信息公开原则,健全信息公开制度2022年实施的高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高校信息公开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具体的信息公开考核、监督、评议、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信息公开落实有见效、追究有线索。对此,要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对高校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公开不力、不重视责任评价与责任追究等问题,必须尽快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责任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压实各方责任;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信息公开必须在他人监督下进行,必要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