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106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方案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现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富民战略,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

2、阵地,推动基层党组织行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为奋力谱写兴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共圆伟大中国梦提供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二、活动内容(-)大力开展理论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农村群众、融入日常生活。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二)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学技术普及和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多种技能培

3、训,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三)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和宣传、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邻里守望。(四)依托文化活动中心、草原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广场舞、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五)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个传统节日,认真做好节日环境布置和社会氛围营造,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普及节日民俗知识,弘扬传统

4、节日文化和节日文明礼仪,丰富群众传统节日文化生活,使节日活动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特色。(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爱心助困”、“讲文明树新风”、“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好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和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会大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三、工作方法(-)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农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他们追求幸福、快乐、满意的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真情暧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坚持求真务实。针对农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农事

5、农时、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温润心灵、温暖人心。(三)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农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农村群众在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四)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村村响广播等传播载体,向农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五)坚持抓好重点。深入农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增强工作的感召力覆盖面。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农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