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化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消化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有感染性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艰难梭菌检测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越来越多。一、感染性腹泻1 .感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为病人家属、探视者和医务人员的带菌者。总体上发病率居首位的是细菌性痢疾及轮状病毒感染,居第二位的是大肠埃希菌感染,居第三位的是空肠弯曲菌及沙门菌属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也可引起腹泻。夏季多为细菌感染,秋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2 .易感因素。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缺陷宿主,如营养不良儿童、胃酸缺乏者等。因疾病本身以及各种治疗措施使免疫功能降低。3 .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饮食卫生宣传。(2)病人、家属、医院工作
2、人员有效的洗手是控制感染性腹泻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严格管理医院营养食堂,避免食品被污染。(4)加强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的隔离,并要对其排泄物、容器等严密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5)新生儿室、母婴室、儿科是感染性腹泻暴发的高危科室,应严格进行管理。特别要防止奶及奶制品及其容器污染引起的暴发流行。(6)医务人员、食堂工作人员、配膳员等一旦出现急性腹泻,应立即暂时调离与食物和直接与病人接触的岗位,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二次大便培养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方可恢复原工作。(7)一旦发生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流行,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管理。对病人及可疑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3、积极治疗病人,对污染环境和可疑传播途径进行消毒处理,特别要做好手的清洁与消毒,采取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肠炎,表现为假膜性肠炎和腹泻。1 .感染源。病人及无症状的带菌者。艰难芽泡梭菌是肠道正常菌群,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被食人人体后亦能在胃酸中存活。2 .易感因素。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是主要的易感因素。胃肠道操作、应用肠蠕动抑制药、老年人、免疫机制受损的病人是易感因素的重要方面。3 .预防与控制措施(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用药过程的监测,选择抗菌药物应从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活性、不良反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切忌
4、乱用、滥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腹泻即应警惕,及早诊断和治疗。(2)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确诊病人特别是细菌学阳性病人应当隔离,积极治疗,消灭传染源。对于可能导致传播和污染的各种途径均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如病人粪便、衣物、被褥和床垫都应采取消毒灭菌措施。医务人员洗手是防治传播的重要环节。(3)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和患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人及老年人等属易感人群,而肠道操作和不合理用药改变了胃肠张力和内环境会增加发病危险性。因此临床在处理这些病人时应尽量减少和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改善病人基础状况。(4)积极有效治疗病人,停用一切相关的抗菌药物。如果基础感染性疾病需要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则应加用针对艰难梭菌的抗菌药物万古霉素。(5)补充益生菌能有效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