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教师“出彩”的五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文:教师“出彩”的五重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论文:教师“出彩”的五重思考课堂教学中,“彩”要出在学生身上。原因也简单,教学中,只见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演说,于学生而言,学生学习被动,神情茫然,思维停滞,其结果势必导致学习效率低效,甚至无效。如此,何谈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凡事总是一分为二,又是辩证统一的。课堂上,教师主张“彩”要出在学生身上,并非教师彻底抽身,把课堂彻底还给学生,让其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是要求教师定位好角色,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因此,笔者具体谈谈教师之“出彩二一、教师之“彩”在于“范”范,即示范。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强调:“示范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体现在范读、范写方面上。范读包括读字、读词、
2、读句、读段、读篇;范写包括写字词、写文段。既然如此,教师的示范就不能程序化、模式化,不能用教师早设想好的方法去“套”具体教学内容。那样的教学必索然无趣。教师导入新课时,常常会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最好的示范的过程,也是教师之“彩”充分展现的过程。笔者于2002年在广东深圳盐田区参加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执教草船借箭。当时我只有六年的从教经历,且四年在乡村从教,两年在县城从教。第一次走出小县城来到深圳,城市的精彩世界让自己陡然变得不自信。开课时,对学生:“同学们,今天汪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题J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课题的第一个字“草”。正当写完第一
3、个字,即将写第二个字时,静寂的赛场里,清晰地听到身后学生的赞叹:“哇。汪老师的字写得好漂亮呀!”那一刻,突感整个人信心十足。当我写完课题转身面向全班学生时,感觉所有学生似乎跟之前不一样了。到底什么不一样?当初没弄明白。后来懂了一一那是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对教师的信任,对教师的称赞,而这一切都源于教师“精彩”的书写示范。这一过程,我并没有刻意而为之,是教学环节的自然发生,却因教师的字写得“精彩”而让课堂教学瞬间变化。教师的范,无论是范写,还是范读,都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按规律去训练。二、教师之“彩”在于“引”弓1即引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4、组织者和引导者。”显然,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能真正的有效发生。教师引导得好,课堂即使起伏不断,却依然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过程享受,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倍增。笔者曾听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花团锦簇、始紫嫣红”的意思。教师出示这两个词,在学生朗读后,出示了一幅盛开着鲜花的图片,一看就是展示花团锦簇的情景。当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惊叹声。这时教师引导:同学们,这就是花团锦簇。接着,教师又出示一幅盛开鲜花的图片,一看就能直观地感受着始紫嫣红的情景。同样,课件一出现,学生又齐声惊叹。教师引导:这就是始紫嫣红
5、。最后,屏幕上,左右各一幅图片,下面写着对应的“花团锦簇、娓紫嫣红”词语,而学生也只是记住这两个词语。乍看,会觉得教师这样的引导挺好的。多形象,多直观!下面是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个词语的过程。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花团锦簇”“始紫嫣红”这两个词语。(提醒:“簇”的读音;“始”的读音;“姓”和“嫣”都是生字,而且都是“女”字旁。)师:谁来说说它们的意思?可以猜,但要猜测得有理有据。生:我猜应该是指花儿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师:了不起。我想继续问问你,这花儿一团一团的,一簇一簇的。读着“花团锦簇”这个词,你能知道这个词侧重写花的什么吗?生:花的样子。生:生的形态。师:谁能猜猜“始紫嫣红”的意
6、思?生:是指花儿有红有紫,五颜六色,十分艳丽。师:不得了。你也猜对了。同样的问题,你知道这个词是侧重写花的什么?生:花的色彩。生:花的颜色。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用词方面是多么用心呀。这两个词语把花的样子、花的色彩全写出来了。如果不是这两个词,而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是不是效果就差远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读着“花团锦簇、婉紫嫣红”这两个词,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注意:想好了再说。生:我仿佛看到了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的样子。生:我仿佛看到了鲜花怒放的情景。生:我仿佛看到了大街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生:我仿佛看到千姿百态的鲜花随着风儿翩翩起舞。生:我仿佛看到蝶舞蜂飞忙碌的
7、情景。与上位教师的教学对比,会发现笔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教学?或者说,为什么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因为笔者明白,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也绝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内涵,而是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言语表达形式的秘妙。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J此处,会读会写两个词语只是第一步,理解、体会词语意思及含义是第二步,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运用、布局这两个词语才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如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才会实现运用之目的。三、教师之“彩”在于“评”评,即点评。点评是真正考验教师智慧的。它不是靠教师诸多的预设才能成功实现的,而是
8、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对具体学情等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从而有针对性地作出评价。青年教师黄茜引导学生思考:同一本书,出现了不同译者。对比不同译者翻译的语言,说说自己觉得谁的翻译更有味。当学生分别从有的译者注重原著的“影子”,有的译者注重个性化表达,有的译者强调注重原著和个性表达的统一等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评价:同一本书,由于译者不同,语言表达各具特色,但是我们会发现,所有译本只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其主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致的。我觉得,黄茜针对学生不同观点表达,作出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具有针对性。这绝不是课前设计能做得到的,因为学生表达是多元的,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自然,教师的评价就得以学生的学
9、习为对象,作出适宜,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持有更浓的学习兴趣,更强的学习热情,更明白自己是否处于正确而有效的学习状态中。四、教师之“彩”在于“拨”拨,即点拨。常言道:“四两拨千斤。”这的确是在强调“拨”的智慧与力量。教学中,当学生学着学着,处于“山重水重疑无路”时,就需要教师关键的一“拨”,让学生突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关于“点拨”,教师思考的关键是,这一“拨”,拨到“点”上没有?而这“点”又具体着眼于哪些“点”上呢?一是学生思维的模糊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时刻在运转。学习过程或层层递进,条分缕析;或围绕一个观点发散开去;或化整为零等,但是随着教学中诸
10、多生成因素,学生的思维会陷入模糊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顺着教师的点拨,把思维从模糊引向清晰。二是学生表达的矛盾点。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待某一问题思考的角度不一,所表述的见解就可能不一致,甚至彼此见解之间还存在矛盾。而这跟学生生活经验或知识储备,又或是跟学生的思维模式、习惯等因素有关。如教学“骄傲”一词,有学生的理解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有学生理解是引以为豪。两种不同的理解代表了学生思维的角度不一致。作为教师,应明白这两种理解都是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即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来思考的。此时,教师就不能让学生持续争议,而应给予点拨,指导。教师在此恰到好处的点拨、将让学生的学习实现“双赢
11、”,既明确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愉悦接纳对方的观点。三是学生学习的断篇点。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学习出现“断篇现象”。什么是断篇现象?就是学生学着学着,竟不知道自己学到哪了,或是说着说着,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刚提出问题,学生在第一时间就高高举起小手,而在学生站起表达见解时,起初还头头是道,可片刻功夫,一脸惘然,最后,索性放弃表达。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或为学生复述其刚说过的话,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再建构,或为学生理出接下来可以怎么说,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继续有序表达。课堂教学中,无论哪种情况下都需要教师点拨,都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存在
12、的最大价值。五、教师之“彩”在于“问”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思维不断得到训练与提升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才能更有价值,否则,经过一堂堂课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原起点,学习就毫无意义了。然而,学生的思维能否得到真正的训练,又取决于教师的“问二这“问”要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最忌教师的问得过多、过浅,或过深、过杂。教草船借箭一课,教师要是能够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最为特别的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之所以强调这个句子特殊,是因为全篇文章写了十几处“诸葛亮说”,只有此处写“诸葛亮笑着说”。教师
13、若能引导学生透过这个“笑”字,去思考三个涵盖全文的核心问题,即诸葛亮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他为什么要笑?学生若带着这三个核心问题去读课文,再借助对文中的关键句子琢磨、体悟,就能实现把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形象特点读懂,读透。这“问”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持久性。所谓“问”的持久性,强调的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追问。学者叶存洪说:“面对一个复杂现象,请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并思考解决,复杂的现象就会水落石出,变得简单。”课堂教学中,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述见解,并能及时适宜地进行“追问”的教师,总能让学生的思维与表述更聚焦,更清晰。这“问”要实现“问而不答心难受”的效果。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出发,学生
14、对充满悬念的提问总喜欢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笔者曾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跳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妒鱼,看着鱼鳏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J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个句子进行理解。教师提出质疑: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仅仅是在描写一条又大又美的妒鱼吗?如果不是,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后,明白作者表面上是描写了一条又大又美的鲸鱼,其实是强调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教师因势利导,再次质疑: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作为未成年人的我,有着怎样的表现?同时,作为成年人的父亲,又有着怎样的表现?教学中,教师先后提出的问题,有直指课文内容层面,有直指作者表达意图层面。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就会主动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试想,若是教师中断学生去思考,内心会如何?这就是笔者强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实现“问而不答心难受”的效果。课堂教学中,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出彩”,而是主张教师的“出彩”是为学生的“出彩”服务。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要比教师的“出彩”更出彩,这才是我们追求教师“出彩”的存在意义。学生的“出彩”才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教师的“出彩”必须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