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赵抃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赵抃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王称东都事略赵扑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赵扑,字阅道,衢州西安人也。少菰贫,举进士,知崇安县,徒通判宜州,以母丧庐于墓三年,不宿于家。终丧,起知海陵、江原二县,通判泗州。入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铁面御史:其言常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排而绝之,后乃无后患;君子不幸而有洼误,当保持爱惜,以成就其德。故言事虽切,而人不序。神宗即位,召知谏院。居三月,摧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扑感激思奋,面议政事,有不尽者,辄欲启闻。神宗手诏嘉之。会王安石用事,下视原掌如无人。因争新法,怒目同列曰“公辈坐不读书耳!”抗折之曰:“君言
2、失矣。如皋、爱、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邪?”安石默然。熙宁三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Q州故多盗,闻黄性宽大,细民多骈聚为盗。#捕获其情重者,黑京配他州,盗遂遁去。移越州,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扑出官M,平其价以巢,次谕富人出粟,而以家赞先之,民乐从焉。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敌越人虽饥而不怨。复知杭州,杭旱与越等,其民尤病。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扑曰:“民未可劳也J罢之。告老,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土通直溪金控修堂胜宴X也。居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少师,谥日清献。扑和易长厚,气貌清逸,人不见其喜愠。为吏诚心爱人,所至崇学校,礼师儒,民有可与与之,狱有可出出之。治虔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去。(节选自东都
3、事略赵扑传)材料二:赵阅道熙宁中以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两浙旱蝗,米价踊贵,饿死者十五六。诸州背榜衢路,立赏禁人增米价。阅道独榜衢路,令有米者任增价巢之。于是诸州米商辐凑,米价更贱,民无饿死者。阅道治民,所至有声,在成都、杭、越尤著。(节选自沫水记闻卷十四)注皋、夔、樱、契:传说中舜时贤臣。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退居A于衢B有溪石C松竹D之胜E与山僧野老F游G不复H有贵势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厌,指憎恶,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论语)中的“厌”意思不同。B.居,指过了,与“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居”意思不同。C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D.坐,指坐着,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坐”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井小时候便没有父亲,家中很贫困,他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在任宜州通判时,母亲去世,随后他守孝三年,就在母亲墓旁搭盖小屋居住。B.赵扑希望朝廷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他认为应严厉对待小人之过,对小人毫不宽容,以免后患;应善待君子i圭误,保全并爱护君子,以成就君子德行。C.赵扑任副相时,恰逢王安石执政。王安石与人争论新法时,斥责
5、众人不读书,赵扑以皋、夔等人没有读书仍为贤臣进行反驳,王安石听后沉默不语。D.赵扑在越州修治城池,使百姓自食其力。任杭州知州时,杭州的旱情比越州更严重,朝廷想让他再次修筑城墙。赵井以百姓不能再劳累拒绝了修筑。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面议政事,有不尽者,辄欲启闻。神宗手诏嘉之。译文:(2)州故多盗,闻扑性宽大。细民多麟聚为盗。译文:14 .赵扑在越州救灾时,平价出售官粮,却允许百姓高价出售粮食。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答案解析】10. BEG(原文标点为: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与山僧野老游,不复有贵势也。“于衢”是“退居”的后置状语,至此句意
6、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溪石松竹之胜”作“有”的宾语,至此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与山僧野老”作“游”的状语,至“游”句意完整,其后也应断开。)(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 D(材料一中的“坐”指因为;“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坐”是通假字,同“座”,指座位。二者词义不相同。)12. D(“杭州的旱情比越州更严重错误。原文是“杭旱与越旱等”。意思是杭州旱情与越州相同。)13. (1)当面议论政事时,有没有说到的地方,总是想禀报给皇帝。神宗亲手写诏书褒奖他。(“面议”启闻”“嘉”各1分,句意1分)(2)杭州本来盗贼就有很多听说赵扑性格宽厚,许多普通百姓也凑集起来当盗贼。(“故”“骈
7、聚”各1分,句意2分)14. 官粮价格太高,灾民就没有钱购买,这样不利于救灾。允许百姓高价出售粮食,有粮的人便会为了利益来此处出售粮食,四方粮食都到了这里,粮食过多,价格必然下降,灾民就有能力购买,这样有利于救灾。(答对第一点给1分,答对第二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题干中的“平价出售官粮”允许百姓高价出售粮食”,已经分别对材料一中的“抗出官縻.平其价以祟”和材料二中的“令有米者任增价巢之”作了解释,考生只需分析赵汴这样做的原因即可。第一点很好回答,第二点有一定难度,但如能结合其后的“于是诸州米商辐凑,米价更贱,民无饿死者”来看,则能理解赵抨的良苦
8、用心。赵扑的救灾举措看似不合常情,其实是他眼光高远,深知“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的道理,故能收到出人意料的绝佳效果。)【参考译文】材料一:赵扑,字阅道,是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西安人。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考中进士担任崇安知:县,后又调任宜州通判,因母亲去世在坟墓旁搭盖小屋居住三年,未曾在家住宿。守孝期满,起任海陵知县,后任江原知县,又任泗州通判。(赵扑)在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检举揭发不回避权贵幸臣,京城人称(他)为“铁面御史”。他常常希望朝廷将君子、小人分辨清楚,认为小人即使犯了小的过错,也应当极力清除以杜绝,才不会有后患之忧;君子不幸受到牵连,应当保全爱护,来成就他的德行。所以(
9、他)议论政事虽然率直,但人们并不憎恶他。神宗即位后,征召(赵扑)为主管谏院。过了三个月,拔擢他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扑感激奋发,当.面议论政事时,有没有说到的地方,总是想禀报给皇帝。神宗亲手写诏书褒奖他。恰逢王安石执政,他对朝廷百官极为蔑视,因与众人争论新法利害,怒视同僚说:“你们这些人是因为不读书罢了!”赵扑反驳他说:“您这话就不对了。像皋、夔、稷、契那个时候,哪有书可读呢?”王安石沉默不语。熙宁三年,(赵扑)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担任杭州知州。杭州本来盗贼就有很多,听说赵扑性格宽厚,许多普通百姓也凑集起来当盗贼。赵扑捕获那些犯重罪的盗贼,在他们脸上刺字,发配到边远州县,(其他)盗贼于是逃
10、离了杭州。调任越州知州,吴越饥荒严重,死去的百姓超过半数。赵扑打开国库里的粮食,将粮食平价卖给百姓,又劝诫富人出售粮食,自己率先拿出家财作为示范,富人都乐意效法。(赵姓)下令修治城池,使百姓能够自食其力(百姓修治城池,可领取工钱,购买粮食,维持生计),所以越州百姓虽然遭遇饥荒但没有怨言。又担任杭州知州,杭州旱情与越州相同,百姓尤其困苦。不久朝廷商议准备修筑城墙,赵扑说“百姓不能再劳累了J事情于是作罢。(赵扑)因年老请求辞.职,以太子少保官衔退休。退休后居住在衢州,有溪水、石头、松竹的优美风景,(他)与山寺僧人、村野老人交往,也没有一点官架子。过了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赠官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扑平易近人,恭谨宽厚,气度清正,风貌超逸,人们没有见过他有喜悦或气恼的神色。(他)为官诚心诚意爱护百姓,所到之处重视教育,礼待学官,百姓希望官府去做的事,他就去做;狱中囚犯有可以释放的,他就释放。治理虔州与成都(的政绩),尤其为世人所称道。材料二:赵扑在熙宁年间凭借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担任越州知州。两浙旱灾、蝗灾相继,粮价上涨,饿死的人超过了半数。各州都在通衢大道上张贴榜文,悬赏禁止人们抬高米价。唯独赵扑在通衢大道上张贴榜文,命令有来者任意涨价出售粮食。因此各州粮商汇聚(越州),米价比从前更低了,没有百姓再被饿死。赵扑为官治民,所至之处都有声誉,在成都、杭州、越州的政声尤为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