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要求组织识别其环境治理体系掩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效劳中能够掌握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对这些环境因素进展治理。”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何识别,如何治理?目前一些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组织对此熟悉缺乏,认为只要识别了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将有关要求通报给相关方就可以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有不妥之处,欢送批判指正。一、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标准附录A对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展了解释,主要是指:组织所使
2、用的产品和效劳有关的环境因素、组织所供应的产品和效劳有关的环境因素。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加以论述。1.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的有关环境因素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有关的环境因素,应当是与供方和合同方供应的产品和效劳有关。组织所使用的产品,不仅包括组织生产上使用的原辅材料、半成品,还应包括所使用的设备以及其他活动中使用的产品。假如认为组织所使用的产品仅仅为供方供应的原材料,则过于片面。从标准4.46C)条款“产品”的英文单词“goods(货物、商品)的采纳也可说明该观点。组织所使用的效劳,通常有设计效劳、建筑施工效劳、修理效劳、运输效劳、废物处理效劳、工艺协作等,既组织的外包方所供应的效劳。组织
3、应识别这些效劳中的有关环境因素。如一个金属零件加工厂,其金属件的电镀工艺托付外部的组织进展,那么组织应识别电镀外包方废水排放、废电镀液等;对于使用建筑施工方的组织,则应识别建筑施工方活动中的噪声排放、扬尘排放、建筑垃圾、潜在火灾等环境因素。2,组织所供应的产品和效劳中的有关环境因素组织所供应的产品中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客户/消费者在使用和报废组织的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一旦到了客户/消费者手中,组织不能直接对其产品在使用和报废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加以掌握,只能施加影响。例如客户/消费者在使用、报废铅酸电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电解液泄漏、废铅酸电池的处置等问题。组织应识别这些环
4、境因素,目的是告知客户/消费者如何掌握和削减产品在使用和报废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组织所供应的效劳中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我认为,主要是指组织在效劳过程中与被效劳方接口活动的环境因素,如柴油运输公司(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组织)不仅应识别自身运输活动中的环境因素,还应识别罐装效劳现场可能产生的潜在火灾、泄漏等环境因素。罐装效劳现场的环境因素需要双方共同关注,运输单位除进展自我掌握外,还需要被效劳单位的协作,以便共同掌握和削减在罐装效劳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紧急状况下的有效应对Q比方,可以向被效劳方说明设置接油盘、灭火器、操作现场协作等的必要性及有关要求。组织对其所使用的和所供应的产品/效劳中有关环
5、境因素施加影响的方法和程度是不同的,差异也比拟大(详细见其次、第三局部的论述)。二、对能够施加影响环境因素的治理要求1 .对所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有关环境因素的治理要求组织对所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的环境因素如何治理,如何施加影响?标准在4.4.6C)条款中已有明确规定,组织应根据该要求进展治理并施加影响,即:”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对于该条款如何理解,我认为:a.4.4.6C)条款中所说的程序是指组织如何对所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进展治理的程序。b.程序应明确对有关供方/合同方的治理部门和治理要求。
6、治理要求应:一一考虑猎取供方/合同方的有关环境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猎取的环境信息应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效劳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组织评价选择供方/合同方的准则有关。这些信息将为评价、选择、再评价供方/合同方供应依据。一一考虑对供方/合同方的环境行为进展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时机及实施。4.4.6C)所提到的程序是如何对供方/合同方产品/效劳中的重要环境因素施加影响,程序应包括对供方/合同方的评价、选择、再评价。在EARA环境治理体系审核员高级培训教材(EMSi1td,1995)中将监测和评价供给商和承包方的环境行为作为特地的一节加以论述。一将有关程序和要求通报给供方/合同方的方式和应考虑的内容。方针承诺、地方或区域性环境问题以及组织对相关方的义务和责任等。四、小结1 .目前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很多组织已将过去的一些帮助活动甚至局部生产活动外包,其结果是这些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也随之外包。假如组织不对这些环境因素的治理提出要求并施加影响,可以说环境问题在某些方面会越来越严峻。因此组织应重视“供给链一消费链”上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并施加影响,形成一个全民重视环境、共同制造美丽环境的良好局面。2 .施加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理念、法律法规的约束力、组织自身环境表现所受的影响,以及组织施加影响的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