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共读 《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经典共读I孔子传第三章:四十不惑徐伟钊本章四十不惑主要分成了三节,分别是智者不惑极端是恶与杏坛至乐。一、智者不惑何为不惑呢?是说一个人通晓了世间一切事物运行的道理,世上已经没有不了解的事物了所以不再有疑惑了吗?显然不是的。在本节的第一个部分中,鲍鹏山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博学,他能够知道井中挖出来了一只羊,知晓防风氏的大骨头和肃慎氏的箭矢。这些故事足以证明孔子已经是一个十分通晓古今的博学者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小儿辩日的故事中我们又可看到,孔子似乎也存在着不了解的领域。可见博学如孔子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因此孔子虽是圣人,但圣人毕竟也是人,人类终究还是有极限的,不可能通晓万事万物。因此这里孔子自称的四
2、十“不惑”显然不是指自己什么都知道。那他说的不惑是什么意思呢?书中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所谓不惑是指: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二、对世间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现象都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判断其是非、善恶、美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再迷惑。有了对不惑的定义之后,本节便围绕着孔子所作出的判断全面而深刻的向我们展现孔子独到而深邃的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论语中的原文。有人来询问孔子,人死后是有知还是无知呢?孔子有两个选择,回答或闭口不谈。如果孔子选择了回答,那其答案无非两种,人死后有知或人死后无知。孔子发现,若他回答人死后有知,那么过于孝顺的人免不得要大费钱财为逝去的亲人
3、举办丧事,把太多的钱财和精力花在死去的人身上就会影响生者后续生活。若他回答死后无知,那么不孝子可能就不会依据礼节安葬父母。孔子无论回答有知还是无知似乎都会导向不良影响,那么孔子选择了什么呢?他选择了不回答,让情况不至于走向两个极端。这是孔子判断力的体现之一不该说的不说。在孔子的时代,对于人性的善恶流传着四种主流学说。一种是以告子为代表的无善无不善。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水本身是无分东流还是西流的,东边高西边低就流向西边,西边高东边低就流向东边。他认为人性也像水流一样,最开始是没有善与不善之分的。第二种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
4、善论。孟子性善的观点大家都有所了解。“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的仁义礼智四端就像是人之四肢生儿有之,所以孟子认为人性在最开始是善良的。孟子与孔子均属于儒家,或许孟子此处思想与孔子也有联系。第三种是性恶论,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看待孔子的思想不比我们这些后人学生,总是带着一种敬畏之心,荀子则以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孔子的观点。孔子说“克己复礼”,这个时候荀子就跳了出来。他认为如果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性格中没有过多的天生的欲望,那怎么还需要通过“克己”来达到礼呢?既然孔子说了要通过约束自己才能达到仁,那么就等于默认了一件事实,人是生下来就有欲望和恶的,只有后天通过约束和引导才可以达到仁。所以荀
5、子说人啊,“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生下来就追求利益,如果放任这种本性,也就是不“克己”,谦让就消亡了而只剩下了争夺。人生下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欲,那么便声色犬马,奢靡不堪。性恶论与性善论都与孔子有渊源,可以孔子在诸子百家中的影响力。第四种便是孔子最不赞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的观点了。因为如果赞同这种观点,那么至少在善恶上,人是生下来就不平等的。而孔子一直坚持人人平等,这与孔子思想相悖。而且孔子担心这种思想流传下去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能够决定什么行为是善,什么行为是恶的是统治阶级。所以曾经“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坐不住了,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否定了这种思想。这同样是孔子
6、判断力的体现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一定要说。这便是这两个部分向我们展示的孔子的判断力。在我的PP1中,我特意将“价值判断四个字标红了。价值判断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常与事实判断一同出现。两者区别在于,事实判断更关注是否,对错;而价值判断则过多关注应该和不应该,合适或不合适。前者主要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理性进行判断,而后者往往运用的是感性和直觉,往往涉及伦理道德。我们在阅读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的时一定或多或少的对大卫休谟这个人有所了解。他是公元一千七百多年的思想家,而孔子则是公元前五百多年的思想家,两个人差了两千多年。两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在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做出了各种各
7、样的价值判断,而直到两千多年后大卫休谟才第一次区别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休谟所写的的道德原则研究中,他提出:“世界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应当怎么做”,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同样的,在“父子相隐”这个故事中,儿子的父亲偷了羊,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作为儿子,要不要在法庭上告发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事实上,这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抉择!无论隐还是不隐似乎结果都是不好的。那么孔子对于这件事该怎样回答呢?我曾提过,价值判断往往会牵扯到伦理道德。我们总是将二者一同提出,但其实伦理与道德之间是有一定去别的。伦理是指社会上的,较为广泛的范围上的地区价值观,是确定的道德价值
8、体系。而道德一般指个人道德,是个人行为层面上的。对于这个儿子来说,他的判断更多是一种个人道德。而对于孔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孔子的影响力是非比寻常的,他能够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影响他人。所以孔子的回答不仅是个人道德了,甚至会决定社会伦理的走向。所以孔子慎重的依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给出答复。隐与不隐的冲突其背后其实是两种十分基本的价值之间的冲突。一个是法律的权威性,另一个则是伦理人情。孔子认为比起法律的权威,这种父子之间的亲情是人类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它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不能被破坏的根基。而伦理人情更加重要。其次,这个儿子隐瞒事实或许不一定会导致最后判决出现错误,因为法庭还可以通过其
9、他渠道寻找证据。同时,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做出判决并不会影响法律的威严。法律只惩戒那些证据确凿的犯下恶行的人,而不会随意判一个人有罪,这反而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信力。因此,一方造成的结果是一定会伤害到基本的人伦亲情,另一方则不一定会对法律威严造成损伤。所以孔子才做出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价值判断。休谟自己也说:“就总体而言,谁也无法否认,唯有最显著的仁慈之心,才能赋予人类最高的价值;而仁慈之心的价值,至少部分的源于他增进了人类的福祉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幸福的倾向。”用这段话再来看孔子做出的判断,我们更能明白为何孔子被尊为圣人了。对于他人的行为的回报,大概分为两种,报德与报怨。其中报怨又分为三
10、种,以怨报怨,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其中以怨报怨与第二节提到的杀不杀公伯僚的故事有些相近。如果别人以不道德的行为对待我们,我们以怨恨回敬,那么我们自身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不道德。在我与对方构成的这个小社会中,一个人不道德的行为引起了另一个人同样不道德的行为,这不仅不利于道德的重新构建,反而只会适得其反,所以以怨报怨是孔子不提倡的。那么以德报怨呢?孔子的回答就是我放在最开始PPt主题下面的那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以德来回敬怨,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回敬德呢?也用德吗?那这样道德就失去了它的约束力。因为不管是怨还是德,得到的回应都是德,这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另外在第二章我们也了
11、解到孔子曾经与老子有过一次论道,在那之后受到了老子的一些思想的影响。所以我找到了道德经的原文,看看老子赞同以德报怨吗?“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道德经笫七十九章我在道德经中找到了这两处。首先第一句,我阅读释义发现从为无为到大小多少的意思和报怨以德似乎关联不大,而这句话之后的句子阐述的道理似乎是紧接着大小多少阐述的。前后句子的意思被“报怨以德”这四个字割裂开了,报怨以德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显得十分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学者认为此处或许是道德经流传时出现的错误,报怨以德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所以对于有争议的看法,鲍鹏山
12、先生在书中只是提了一嘴,没有详细讲述。但是另外一句老子的看法就很明显了。大的怨恨消除了,必定有小的怨恨和隔阂没有被消除。用德来回报怨,这怎么算得上是一种善行呢?所以老子的看法是与孔子一致的,他也认为以德报怨是不好的。所以但从这句来看,老子与孔子的看法是颇为一致的。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用公平的方式对待怨恨。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就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不过分的去惩戒对方,不走向极端。二、极端是恶这一节延续了上一节的小尾巴。杀不杀公伯僚呢?上一节已经给出了回答,不能杀,那是以怨报怨,是比以德报怨还要糟糕的做法。这一节讲到的其他故事,包括学不学微生高、孔子劝伯鱼、该不该要回报和曾参挨打讲述的都是一个道理
13、极端是恶。对于极端是恶,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上一节提到的以怨报怨。我在此摘录了每个故事背后鲍鹏山老师的点评。杀不杀公伯僚:一切极端的手段必隙含着对另一种价值的破坏。学不学微生高:实行道德的结果应该是让我们更加舒展,而不是扭曲。孔子不赞成微生高就是因为他的仁有些过于刻意了,显得做作。孔子劝伯鱼:依据中间标准制定道德标准。该不该要回报:一种绝对的道德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不道德的。曾参挨打:孔子从不在道德问题上走向极端。所以说孔子的思想从来不走极端,正如鲍鹏山所说,那样的后果一定是不好的。所以孔子虽提倡孝,但却并不支持愚孝,也不赞同过于刻板和刻意的仁。划定了一条道德的标准之后,没有达到和超过太
14、多都是不好的,这便是过犹不及。因而我们生活中要做的就是避免极端。三、杏坛至乐孟子曾说,人生有三大快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书中说到,孔子的快乐之一便是天下英才,得而教之。我们看孟子这句话,便发现这正是孟子所说的第三乐。我并不确定孟子这三乐是否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如果是的话,那么孔子的第三乐可谓是境界最高的快乐了。除此之外,孔子的快乐还来自于他的好学。他与朋共同论道,增进学生。这里的朋或许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是他的学生。同时孔子还总是阅读书籍,享受书籍带来的随时随地的快乐。好古的孔子同样研究历
15、史,他将自己的感情融在历史当中。鲍鹏山说孔子是一个骨子里有爱的人,因为爱是快乐的源泉。孔子的快乐这么多,一定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啊!还有孔子与曾点二人都追求的“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的潇洒自由的快乐,还有孔子与颜回二人的师徒之乐。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生不再迷惑,有坚定志向,并享受达成自己目标,追求仁的过程的孔圣人。孟子说,人有三大快乐;孔子也说,人有三大境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我们或许也可以将这三大境界作为人生的方向,达到了这个境界,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享受追求它的过程。让人生变得充满快乐。这一章前两节我们深入了解了孔子思想,明白了不惑的意思,体悟到了孔子的价值判断里。在第三节,我们了解了从孔子三十七岁到五十岁这十四年间的人生经历与过往。相信阅读完这一章后,你一定对孔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