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42075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概述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在对本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二、编制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G

2、BZ/T229.4-2012)电离辐射的测量按照GBZ125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的方法进行。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230-20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1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12第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安监总局令2015第76号)三、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目标1、企业层面:建立风险等级管控标准,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效能;2、监管层面:建立职业卫生风险等级管控和职业病预警、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科学精准、动态

3、有效的等级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四、单位职业卫生概况1、粉尘切片车间一二楼2、毒物环氧乙烷、环己烷、甲醇等盐酸:化验室最高浓度0.98mg3硫酸:化验室最高浓度013mgm3;3、噪声噪声最高检测值85.6dB(A)4、电工作业变配电室磁场强度2.68小,磁场强度1.42mo五、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a)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参照GBZ/T229.1的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指数按式计算:G=Wmxwbxw1(I)式中:G一一分级指数;W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一一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1一一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

4、值见附录A.5o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B直接取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B二粉尘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附录A.1,权重数W1取值见附录A.4o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I0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W1相对无害KGW6轻度危害6VGW16中度危害G)16重度危害b)接触化学物作业参照GBZ/T229.2的规定,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指数按式计算:g=wdxwbxw1(2)式中:G分级指数;WD化学物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B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1一一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其中,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

5、权重数W1取值见附录A.4,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由其危害指数(TH1)决定,TH1按附录C计算,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D取值见附录A.6o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B直接取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B二化学物浓度实测值+接触限值。根据分级指数(公,将接触化学物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2。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分级指数(G)作业分级GW1相对无害KGW6轻度危害6VGW24中度危害G)24重度危害c)接触高温作业根据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和WBGT测量结果按照GBZ/T229.3的规定将高温作业分为轻度危害(I级)、中度危害(II级)、重度危害III级)和极度危害(W级)。d)接触噪声作

6、业接触稳态噪声和非稳态连续噪声作业依据8小时等效声级(1EX,8h)或40小时等效声级(1EX,w)测量结果、接触脉冲噪声作业依据声压级峰值(1Peak)和工作日内的脉冲次数(n)测量结果,按照GBZ/T229.4的规定将噪声作业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度危害。e)接触电离辐射作业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作业工人接触的年有效剂量(E),参照GB18871规定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分为四个级别,见表3。年有效剂量(E)的测量参照GBZI28。电离辐射作业分级年有效剂量(E)作业分级W1/10剂量限值轻度危害W3/10剂量限值中度危害W1/2剂量限值重度危害W剂量限值极度危害六

7、、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按式(3)计算:T=zC.ixPxMxSi=1式中:T风险值;n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Ci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M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S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P各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Ci取值见附录A.7o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P取值见附录A.8o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的权重数M取值见附录A.90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S取值见附录.IOo根据风险值(T),将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4个级别,见表40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风险值(T)

8、风险分级TW1低风险1VTW8一般风险8VTW32较大风险T)32重大风险七、风险级别划分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八、重大风险的确定原则将以下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大于32的作业岗位; 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 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 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九、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分类风险控制措施的类别包括:一一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隔离、通风、净化回收、密闭、应急等);一一个体防

9、护措施;一一管理措施;一一培训教育措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举例见附录D0十、评审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一一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一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一一是否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一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十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根据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进行分级管控:低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一般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其佩

10、戴个体防护用品,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较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重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十二、风险告知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制作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管控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十三、文件管理

11、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评价报告以及风险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较大、重大风险时,其风险确认、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十四、建设成果和效果1、成果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报告。至少应包括工程分析与职业卫生调查、风险评估过程、管控措施、检测报告等内容;风险清单。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区域、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效应、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

12、2、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至少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每一轮风险确认和评价后,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效果;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岗位建立专人监护制度;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职业病防治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十五、持续改进应结合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重新进行评估分级:一一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一一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一一装置工艺、原辅材料、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生变化的。十六、沟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