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SportsTraining专业代码:040202K执笔人:陈颖刚审核人:李良明一、专业简介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是教育学门类下设体育学中的一个专业,以体育学和教育学为学科基础。湖南科技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于2023年度体育学院向教育部申报并获批,2023年度第一次招生。本专业教学、训练、科研及实习实训条件优越,拥有一支教学实力强、训练水平高、科研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过程以个人职业发展为导向,紧紧依托湖南科技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培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富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系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具
2、备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俱乐部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体育发展战略要求,具备致力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担当,坚定的体育学科自信;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精湛的运动技能和扎实的教学能力;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知识底蕴和运动潜能,赋予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能够胜任运动训练、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卓越体育人才。毕业5年以上学生的发展预期【培养目标1】责任担当:具备祖国至上的责任担当与爱国情怀。热爱国家与党的体育事业,富于拼搏
3、的体育精神,始终保持服务和奉献体育强国建设的热忱,对运动训练与全民健身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目标2】学科素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训练的理论,能够熟练运用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具备处理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3专业能力:具备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科研能力。能够动态跟踪体育学科理论前沿,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能够思考运动训练焦点和热点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具备质疑、反思和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目标4】社会能力:具备承担运动训练队伍管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
4、组织能力,能够承担对运动训练管理工作的指导。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毕业要求A.时代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斗者和开拓者;争做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A-I坚定体育强国信念,热爱祖国体育事业,富于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A-2面对时代变化,富于开拓、求实和创新精神。A-3勇于面对各种困难,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具备建设体育强国的学科勇气和决心。B.体育情怀:具备较高的职业认同感和为体育强国事业建设的奉献热情;拥有较好的体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从事体育训练竞赛责任感和使命感。B-I树立“体育强
5、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职业担当。B-2具备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目标,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重大使命感。B-3养成健康的体育竞争意识、健康的运动方式,做科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指导者。C.专业知识:掌握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体育教学、健身指导咨询等专业知识;能够使用专业知识进行体育教学、训练等,实践工作。c-i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掌握运动训练原理、方法和评价体系等专业知识。C-2掌握体育竞赛组织、社会体育健康与健身指导咨询等知识。C-3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与评价体系等知识。D.专业技能:具有规范的运动基本技术、精湛的运动技能;具有丰富的运动训练体验;拥有较为
6、丰富的竞技经验、竞赛品质。D-I具有标准、符合运动技术原理的运功技术,符合运动竞赛规律的。D-2具备从事竞技体育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D-3用较好的运动训练与竞赛经历,具有较好的竞技品质和心态。E.教学能力:树立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育学科教学理念;能够依据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体生长基本规律,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具备钻研与组织教材、了解和研究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等综合性教学技能。E-I具有体育学科教学理念,能够依据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E-2具备钻研与组织教材、了解和研究学生、语言和文字表达、进行教育
7、科学研究等综合性教学技能。E-3能够思考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F.训练能力:具备从事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科学训练指导能力;具备适应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训练指导能力;具有训练与竞赛的科学研发。能够思考运动训练焦点和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F-I具备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与对象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能力。F-2具备适应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指导能力和创新性研发的能力;珍爱竞技体育事业的劳动成果。F-3能够思考运动训练焦点和热点问题,具备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科研能力。G.社会服务:具备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精神和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理解体
8、育团队的特点、价值和作用;具备获取社会服务新媒体信息和咨询的能力和途径。G-I具备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劳动意识。G-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理解体育团队的特点、价值和作用。G-3始终保持体育服务劳动教育的意识和乐于劳动的奉献精神;具备获取社会服务新媒体信息、合作和咨询的能力和途径。H.整合创新:能够践行尊重的教育基础上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具备整合跨学科融合知识的思维和能力;具备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手段创新的思维和能力。H-I具备尊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运动训练规律的创造活动。H-2具备整合生理学、统计学、医学等多学科融合知识的思维和能力。H-3
9、具备教学、训练、竞赛和健身指导等方面的方法创新、理论创新的能力。四、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五、修业年限4年;学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专业规定学分。六、授予学位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湖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七、专业方向设置本专业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等从田径和体能训练、大球类运动方向(篮球、足球、排球)、小球类运动方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难美运动类方向(体操、冰雪项目、跆拳道)、四专业方向中任选其一,并按照各方向选读要求进行学习。方向一限选田径和体能训练方向:1、方向的培养目标:本方向旨在培养全面的体育教学能力及素养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具
10、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解决田径或体能训练、竞赛和教学中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2、方向的特色: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强的田径或体能训练专项能力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3、方向的就业领域:学校等教育、体育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研究或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方向二限选大球类运动方向(篮球、足球、排球):1、方向的培养目标:本方向旨在培养全面的体育教学能力及素养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侧重于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解决篮球、足球
11、、排球训练、竞赛和教学中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2、方向的特色: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强的篮球、足球或排球运动专项能力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3、方向的就业领域:学校等教育、体育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研究或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方向三限选小球类运动方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1、方向的培养目标:本方向旨在培养全面的体育教学能力及素养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侧重于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解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竞赛和教学中实践问
12、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2、方向的特色: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强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专项能力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3、方向的就业领域:学校等教育、体育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研究或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方向四限选难美运动类方向(体操、冰雪项目、跆拳道):1、方向的培养目标:本方向旨在培养全面的体育教学能力及素养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侧重于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解决体操、冰雪项目、跆拳道竞赛和教学中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
13、工作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2、方向的特色: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较强的体操、冰雪项目、跆拳道专项能力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3、方向的就业领域:学校等教育、体育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研究或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八、优秀运动员学习要求1.资格认定1 .经个人申报、教练员签字确认、学院审核、学校审定确认为优秀运动员的学生执行优秀运动员的。(校外现役运动员由所在省市或国家队的教练员签字后盖章按时提交)。2 .学习要求1 .优秀运动员的学生,因参加国内外比赛,耽误课程自行补习
14、或联系教师补习并参加该课程的随班考试,期中、期末末考试成绩参照学校湖南科技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队管理办法执行。2 .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具体训练竞赛任务,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授课等多种灵活的授课形式,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九、学时与学分分布及要求(一)学时与学分分布总学时分课程教学学时和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周两部分,分别见表1表2:表1课程教学学时与学分分布表类别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合计学位课必修必修必修限选选修选修必修学时63428841644830419222821232学分32.017.026.028.019.012.013477表2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周与学分分布表类别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
15、课专业课合计必修必修必修选修周数2033035学分1030031(-)应完成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06学分,选修59学分(含通识教育课程12学分)。各学期学分分布见表3。表3各学期学分分布表总学分学期通识教育1234567816519.022.023.019.020.018.020.012.012.0说明:总学分=课程教学学分合计+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合计十、培养方案进程安排(一)培养方案进程总表(见附表1)(二)培养方案进程表(见附表2、附表3)(三)学位课程设置表(见附表4)十一、课程设置与“五育”的对应关系矩阵(见附表5)十二、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见附表6)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进程总表时间分配表(周)周a度x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入学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