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61515 上传时间:2024-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一村一品”,做优做 强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 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 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XXXX市433. 8万人口有55%在农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繁重,需求迫切。笔者率队深入全市11个县 (区)走访调研,并重点对4个县(区)的17个行政村进行专题调 研,梳理出当前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存

2、在的问题,并进 行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一、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从总体来看,所调研的县(区)都能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精神得到凝聚。XX市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作为首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 堡垒作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阵地作用。近年来组 织专家、党员干部、山歌手等志愿者通过“头雁带动讲”“理论山歌 讲” “板凳课堂讲”“文艺舞台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宣讲1. 2万余场次,受众IOO万 多人次,增进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8个世居民族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

3、成了人心凝 聚、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全市各县(区)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各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艺队、篮球队实现 100%覆盖,行政村文化专管员、协管员配备率达98. 3%o持续加强 基层文化供给,全市建成农家书屋167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22所、 村级儿童家园1154个。“十三五”以来常态化深入农村开展“送文艺 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35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14. 16万场, 服务农村群众800多万人次。XX县XX村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功 能完善且对群众免费开放,同时将文化景区、山歌亭等场所整合为群 众综合服务平台,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三)文明创建活动得到深化。全市各县(区)以创建全国、自 治区文明城市为契机,注重以城带乡、同创共建,深入推进“五大创 建”,不断提升县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 大精神力量。目前,全市有县级以上文明村00个,占比73. 58% ; 县级以上文明乡镇0个,占比79. 71%。立足XX是壮族歌仙刘三姐 故乡等地域文化资源,深入推进传统歌坪建设,组织当地歌王、歌手 传唱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围绕东巴凤 长寿金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打响国际 长寿养生品牌。依托民族节庆活动,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XX)生态 保护实验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

5、文化,提升群众文艺涵养,促进素质 提高。(四)新风正气得到弘扬。全市共有1658个行政村(社区)建 立健全“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 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每个乡镇均建立乡风文明示范点,把移风易 俗纳入村规民约,统一红白喜事申请流程、规模标准。环江毛南族自 治县陈双村建立健全“一支两会”(即一个党支部,一次户主会,一 次党群联席理事会)等制度,有效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 之风。积极推进村屯、社区爱心超市、积分制等管理机制,促进乡风 文明大转变、村民自治大提升。目前全市291个村(屯)完成积分卡 制度推行工作,推行覆盖率排在XX前列。二、当前XX市农村精神文明

6、建设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也发现,当前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短板弱 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一)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XX市XX等农村地区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水平相对较高,XX瑶族自治县、XX瑶族自治县部分农村地 区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地方市级以上文明村占比不高。部分 理事会、村规民约未发挥应有作用。对XX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 还不够深入,能体现XX世居民族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舞台艺术作品 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二)宣传引导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不高等现象。加上近年来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基 层党组织对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等的

7、学习宣传主动意识不强,对 政策理解不够准确全面,宣传形式不够丰富生动。目前,XX存在农 村留守儿童多、农村“光棍汉”多、“空巢”老人多等问题。凝聚群 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实效还需要大力 提高。(三)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高。全市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 但随着有线电视、互联网的通村入户和手机的普及使用,村民的娱乐 生活选择多样,加上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农家书屋未能按要求及时向 农户开放,使用率低。基层文化文艺活动缺乏专业指导,质量不高, 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四)红白喜事陈规陋习依然存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 讲面子、讲排场、盲目攀比。一些村屯群众操

8、办喜事特别多,人情攀 比严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调研了解到,一个村民举行婚礼当天, 需由男方舅舅出资3. 6万元现金贴在男方家大厅镜子上为男方“撑面子”。止匕外,个别外出工作事业有成人员返乡炫富,以寿宴、喜宴等名义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三、原因分析从以上问题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XX的 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思想重视仍然不够。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重 视不够,存在“重物质、轻精神”观念,认为“发展就是抓经济”, “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二)基础条件比较薄弱。XX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基 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全

9、市约有业余 文艺团队721支,日常活动场地紧张,使用的音响设备、演出道具等 文化器材需求量大,资金短缺。2019年3月机构改革后,县级文明 办改革为宣传部挂牌机构,县文明办人数减至一到两人,工作力量偏 弱。(三)管理体系还需健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未形成 制度化,无专项经费,缺乏专业正规的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基层文化 队伍培育体系不健全,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较少,大多是群众自编自 演、自娱自乐。大部分地区农村文艺工作者年龄偏大,据统计,全市 139个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50岁以上的人占比约40%。(四)内生动力存在痛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三八六一九 九”(妇女、儿童、老人)群体成为农村

10、的留守主力军。当前,“三农” 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部分群众还存有过分依赖心理 和等靠要思想。少数群众闲散懒惰,怕苦怕累,不搞生产,就业意愿 不强。四、对策建议经过深入思考,就解决XX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 瓶颈制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注重夯实基础,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一是着力 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 织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讲惠农政策, 加大就业培训、科技种养培训、农业基地经营培训,培养“爱农业、 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建设乡 村党员名人、乡贤文化、道德模范宣传

11、阵地,运用“山歌讲堂”“田 间讲堂”“水上讲堂”等基层宣讲平台,弘扬时代新风,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三是突出移风易俗问题治理。坚持问题导向,以移风易俗“五 大行动”为抓手,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 信等突出问题,健全移风易俗管理机制,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二)注重产业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牢基础。一是发展 特色产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一村一品”,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大力 扶持农村电商、数字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延伸特色产业 链条,推进一二三产

12、业融合发展。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探索“产业+休闲旅游”等发展 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三)注重素质提升,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一是办好 乡村教育。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学前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探索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以公平 教育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推进榜样引领。通过选树道德模范和评 选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活动,为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提供榜样支撑 和道德力量。三是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

13、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实施“积分制”“数字化” 治理模式,让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四)注重文化铸魂,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力量。一是健全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需求平衡为发力点,多方筹措资 金,加大乡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 倾斜。二是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加大对古镇、古村落等的保护力度, 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 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XX)生态保 护实验区,办好壮族“三月三”、瑶族“祝著节”、毛南族“分龙节” 和XX铜鼓山歌艺术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三是丰 富文艺文化活动。依托基层群众文艺汇演、艺术作品展览等品牌活动, 加大乡村振兴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创作和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送文 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