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74514 上传时间:2024-1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站质量管理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m站质量管理规范IllL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确保血液安全,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1.2 本规范是血站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提供采供血 和相关服务的一般血站。2 .质量管理职责2.1 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和严格 监控。质量体系应覆盖所开展的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2.2 质量体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3 所有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法定代表人为血 站质量第一责任人,法定代表人应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 监控和改进,包括制定和颁布血站的质量方针,在各相关部门和 层级建立质量目标,确保体系所有血

2、液及血液成分制备过程都能 符合所需的受控制条件,及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并对质量体 系及其执行效果实施监控、测量、分析和改进。2.4 法定代表人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监 督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记录 和保留管理审核的情况和内容。3 .组织与人员3.1 必须建立与其业务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设置满足献血宣 传和献血者招募,献血服务,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和供 应,质量管理等功能需求的部门。要确定及配备数量适宜、接受 过良好培训,具有专业知识、采供血工作经验及相应能力的管理 和技术等人员。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及相互关系的 安排和沟通,以及报告和指

3、令传递的途径。权限必须与职责相适 应。3.2 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具有高、中、 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要与血站的功能和 任务相适应。3.3 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具有高 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库负责人应具有高等学校专科以上 学历。均须接受过血站质量管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3.4 新增加人员必须符合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附件)。技术和管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应不低于60%。除了新 参加工作的人员外,技术人员均应具有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并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血站质量管理基本原 理,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能够胜任所分配的职责。 传染病病人和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不得从事采血、血液 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3.5 应有专人分别主管采供血业务和质量。其负责人应具有 医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过质量管理培训,具备采供 血业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采供血业务管 理和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经法定 代表人授权,分别承担采供血业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职责。质量 负责人须向法定代表人直接报告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及要改进的 需求。采供血业务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采供血业 务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缺席时,应指定适当的人员代行其职责。3.6 必须按实际情况制定继续教

5、育和培训计划,保证员工得 到持续有效的教育和培训。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和培训评估者的评 估能力应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后,才能授予承担培训和评估 的职责。3.7 员工必须接受拟任岗位职责相关文件的培训和实践技 能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应有培训记录,记录应 包括满足岗位需求的培训计划、评估标准、培训实施记录、培训 评估结果和结论,以及未达到培训预期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3.8 员工必须结合工作实践接受相关签名的工作程序以及 法律责任的培训,并且经过评估表明合格,才能允许在工作文件 或记录上签名。必须登记和保存员工的签名,并定期按规定更新 以及将先前的记录存档。4 .质量体系文4.1 必须建

6、立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体系文件覆盖所开展的 采供血业务的所有过程。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过程文 件、操作规程和记录。4.2 建立和实施形成文件及文件管理的程序,对文件的编写、 审批、发布、发放、使用、更改、回收、保存归档和销毁等进行 严格管理,并保留有关控制记录。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过批准的 现行版本。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列明文件修订状态清单,文件 发放清单。作废文件的正本应加标记归档,并安全保存,副本全 部销毁,作废的文件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4.3 在文件正式实施前,应对相关的员工进行培训,评价胜 任程度及保存有关记录。保证员工能够在工作空间范围容易获得 与其岗位相关的文件并正确使用文件

7、。5 .建筑、设施与环境5.1 必须具备整洁、卫生和安全的采供血作业场所。采供血 业务、生活、管理、后勤和辅助区域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 相干扰。5.2 采供血作业场所的布局应满足业务需求,流程要合理有 序,防止人员和血液受到污染。至少应单独设置相应作业区,并 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5. 2. 1献血者征询区、体检区,能对献血者进行保密性征询 和正确体检,以正确判定献血者资格。6. 2.2采血区和献血后休息区,应按工作程序指定区域安全 放置和弃置所有一次性采血耗材,确保避免复用、污染和差错; 保证献血者得到适当休息。7. 2.3血液存放区,应分别设置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合 格血液存放区和报废

8、血液隔离存放区。1.3 具有安全有效的应急供电设施。1.4 消防、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等设施符合国家的有关 规定。6 .设备6.1 设备的配置应能满足血站业务工作的需要。6.2 必须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 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计量器具应符合检定 要求,有明显的定期检定合格标识。6.3 大型和关键设备均应以惟一性标签标记,明确维护和校 准周期,档案应有专人管理,有使用、维护和校准记录。有故障 或者停用的设备应有明显的标示,以防止误用。6.4 制定采供血过程中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应 明确应急措施相互关联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并保证有效的沟通。 应急

9、措施应不影响血站的正常工作和血液质量。所有应急备用关 键设备的管理要求与上述常规设备相同。7 .物料7.1 采供血所用的物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献血者健 康和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应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关键物料清 单,对采供血物料的购入、验收、储存、发放、使用等进行规范 的管理。7.2 购进关键物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 规定的相应资质,每年应对其进行一次评审,从具有合法资质的 供应商购进物料。7.3 对关键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只有合格的物料才能 投入使用。7.4 对合格、待检、不合格物料应严格管理,分区存放。对 库存区同类关键物料,有明显和易于识别状态类别的标识。7.5

10、对温度、湿度或其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应按规定 条件储存,并有效持续监控。7.6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保证在物料的有效期内使用。未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期限及 有效期自设为入库之日起,一般为一年,最多不超过三年,并贴 上标识。8 .安全与卫生8.1 1制定并执行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组织和员 工的职责,保证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8.2 有一名对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安全与卫生负责人。配 备充足与有效的安全与卫生设施,确保人员和工作场所的安全与 卫生。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与卫生培训。员工应对其工作区域的 安全卫生负责。8.3 建立和实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程序,

11、包括职业暴露 的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的登记、监控和报告。8.4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 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应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8.5 作业区域内不得饮食、吸烟和佩带影响安全与卫生的饰 物。应具有与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相适应的防护措施和相关安全 标不O8.6 制定消毒与清洁程序,规定需消毒与清洁的区域、设备 和物品及其消毒清洁方法和频次,保持作业区卫生整洁。1.1 7采取有效措施对献血者和员工进行防护;避免采血、检 验、制备、储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血液、血液标本、环境受到 污染。1.8 应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

12、收集 和处置。1.9 应执行有关规定,制定针对用电安全、化学、放射、危 险品等的使用和防火的相应程序,确保献血者、员工、环境和设 备的安全。定期进行模拟有关突发事件的演练。9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9.1 必须应用计算机管理采供血和相关服务过程。对管理信 息系统进行充分的确认,以保证其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9.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更改和确认都应遵从软件 工程的开发、设计、更改和确认基本原则。9.3 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应包括系统中的所有组成部分, 如硬件、软件、文件和人员培训等;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安全, 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并确保备份库存点与主体数据库有效安 全分隔。使用人员应保证电

13、子口令的安全,应防范、检查并清除 计算机病毒。9.4 必须建立和实施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瘫痪等意外事件的 应急预案和恢复程序,以保证血液供应。应设置不间断电力供应 (UPS) O9.5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非授权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侵入 和更改,制定严格的用户授权程序,控制不同用户对数据的查询、 录入、更改等权限。9.6 应详细记录操作者所有登录和操作活动的日期、时间和 内容。10 .血液的标识及可追溯性10.1 1必须建立和实施血液标识的管理程序,确保所有血液 可以追溯到相应的献血者及其献血过程、所使用的关键物料批号 以及所有制备和检验的完整记录。10.2 标签的底色应为白色,与血袋牢固粘贴,能防水

14、、耐 磨损,背面粘合胶不能影响血液的质量。标签信息建议采用实体 黑色字体,通过打印或印刷产生。10.3 血液标签中的内容应符合血站管理办法、全血 及成分血液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至少包含献血编号、品种 标识、血型标识和有效期标识四部分。血液标签上不应标有献血 者姓名。所有标签的样本都应存档。10.4 血液的标识应采用条形码技术,确保每一袋血液具有 惟一性标识以及可追溯性。条形码技术应能够对不同种类、不同 过程状态的血液及血型进行标识。应保证每一次献血具有惟一的 条形码标识,并可追溯到献血者。10 . 5献血条码的编码程序应保证献血码的惟一性,同一献 血码至少在50年不得重复。11 .6建立和实

15、施贴签管理程序。负责贴签的人员须经相关 培训和考核。应明确规定贴签的步骤和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 和同源血样管贴签,贴签后应与征询表进行核对。10 . 7献血过程的贴签管理见13. 9o11 .8血液制备过程的贴签管理见15. 9o11.记录11.1 应建立、实施记录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程序,记录并保存采供血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和数据,使其具有可追溯性,以证 实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满足特定的质量标准。11.2 记录体系必须完整,应包括从献血者筛选、登记到血 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的整个过程,保证其可 追溯性。11.3 记录档案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献血、检测 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至少

16、保存十年。记录应安全保管和保存,防 止篡改、丢失、老化、损坏、非授权接触、非法复制等。应对记 录进行分类管理,并建立检索系统。.4应执行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实施电子签名和 数据电文管理程序,确保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在生成、维护、保 存、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以及机密性。 该程序应包括:11.4.1 应对与生成或使用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相关的人员 进行教育和培训。11.4.2 数据电文应能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 查用。能可靠地保证数据电文自最终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 未被更改。11.4.3 具有正确和完整备份数据电文的能力;11.4.4 在数据电文的保存期限内随时调取查用;11.4.5 应明确规定电子签名的使用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