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ZT 0171-201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ocx(9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 07. 060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712017代替 DZ/T 01711997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 for large-scale gravity survey2017-09-01 实施2017-07-28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DZ/1 01712017目 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4.1 目的任务24.2 基本要求25技术设计25.1 资料收集25.2 工区踏勘35.3 工作区范围及工作比例尺选择35.4 测网布置35.5 剖面布置35.6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误差分配45.7
2、测地工作精度及控制网布置45.8 地形改正55.9 物性工作布置55.10 设计书编写65.11 设计书的审查与变更66仪器准备66.1 重力仪器基本要求66.2 重力仪性能试验 76.3 测量仪器设备要求76. 4测量仪器鉴定与维护77外业数据采集77.1 重力工作77.2 实测地形改正87.3 测地工作97.4 物性工作117.5 观测质量检查127.6 剖面测量工作137.7 原始记录137.8 检查验收14IDZ/1 017120178外业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148.1 资料整理基本要求148.2 2重力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158.3 地形改正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168.4 测地资料整理及精
3、度评价168.5 物性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179数据处理与推断解释189.1 数据处理189.2 推断解释189.3 综合地质解释1810成果报告1910.1 成果报告编写1910.2 成果报告评审1911资料汇交1911.1 资料汇交要求1911.2 汇交资料内容19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21附录B(规范性附录)仪器的检验、检查与维护25附录C(规范性附录)重力仪的检查与调节、重力仪格值标定、重力仪格值系数标定及重力仪性能试验29附录D(规范性附录)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表格样式36附录E(规范性附录)岩(矿)石物性标本测定、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45附录F(规范性附录)重力仪格值标定、格值
4、校正系数计算及精度评价 51附录G(规范性附录)重力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55附录H(规范性附录)地形改正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60附录K规范性附录)测地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69附录J(规范性附录)图件编制技术要求 70参考文献72DZ/T 01712017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在DZ/T 0171 1997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与DZ/T 0171-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规定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的范围;修订了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精度分配要求;修订了中区、远区地形改正的范围,将
5、中区地形改正范围定为20 m500 m、远区地形改正范围定为500 m以远,并对地形改正方法技术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高程DEM数据进行地形改正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测量方法;增加了最新的重力仪使用规定等新技术;增补了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数据处理与解释及成果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对规范中的附录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删减、归并。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夫爵、梁敏中、牛峥、高树静、张宏建、吴炳军、胡少虎、廖永卫、王丽。本标准代替了 DZ/T
6、 01711997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Z/T 01711997oHIDZ/T 01712017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的技术设计、仪器准备、野外数据采集、资料整理与精度评价、数据处理与推断解释、图件编制及成果报告编写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域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9122005 1 : 500 1 : 1 000 1 : 2 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
7、4499-1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CH/T 1015. 2-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 10 0004 : 50 000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DZ/T 00042015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 : 50 000)DZ/T 0153-20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 large-scale gravity survey工作比例尺大于1 : 25 000的重力勘查工作。3.2重力基准 gravity datum由若干高精度重力点(重力基本点或引点)和重力仪格值标定场(长基线、短基线)组成的国家重力系统。3.3
8、重力总基点 initial gravity base point某工作区测点重力值的起算基准点。3.4相对重力值 relative gravity value相对于重力总基点的测点重力观测值。3.5重力仪格值校正系数 gravimeter scale-value correction coefficient附有格值表的重力仪在国家长基线、基本点(引点)间或短基线上进行观测,求得相对重力仪出厂时所附格值表的校正系数。3.6闭合单元 closed cell指重力仪从重力基点观测开始,经若干个测点重力值观测后并闭合于重力基点观测的整个工作过程。3.7大样法 bulk sample method按规则
9、形体采集松散沉积物的标本,通过测定其质量和体积计算其密度值的方法。3.8常规测量 normal survey使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工作。4总则4. 1目的任务查明工作区重力场的变化规律及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体(目标体)的性质、规模,研究重力异常与局部构造的关系,圈定找矿靶区,配合地质勘查项目进行专题性研究,可用于矿产勘查,也可用于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勘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探测工作,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4.2基本要求4. 2.1重力基准采用2000国家重力系统。4. 2. 2正常重力值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推荐的1980年公式计算。4. 2.3测点重力值采用
10、相对重力值,当需要与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或省级基点网挂联时,应在设计书中明确。4. 2. 4测点平面坐标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也可使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测点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技术设计5.1资料收集5.1.1 收集工作区以往的重力工作资料,以及同类勘查任务的重力勘查方法技术资料。5. 1.2物性工作应收集工作区及周边地区的密度测井、速度(声波)测井、钻井岩心标本等资料。物性成果资料的收集应广泛、翔实,包含采样点分布、标本名称、岩性描述、物性参数测定方法及精度、物性资料统计方法等内容。5. 1.3收集工作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孔
11、及矿产勘查等成果资料;收集工作区及邻区的交通图、行政区划图、相应工作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相对于工作比例尺)的地形图。5. 1.4根据测地工作需要,收集工作区内及邻区能够满足控制测量精度要求的三角点、GPS控制点、不低于等外精度的水准点等测绘成果资料;收集工作区及周围地区的坐标转换参数及大地水准面资料或高程异常值(图)。5. 1.5根据地形改正工作需要,收集工作区的高程DEM数据或地形图、航片等资料。5.2 工区踏勘5. 2.1 了解工作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通信、供电、后勤补给等情况。6. 2. 2 了解勘查对象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围岩的分布特征,分析地形地貌对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工作的影响因素,明
12、确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7. 2.3实地核查已收集的测量控制点的保存情况。5.3 工作区范围及工作比例尺选择5. 3. 1工作区范围工作区边界应规整,应将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包含在内,并确保重力异常的完整性,使观测到的重力异常具有一定的背景场。5. 3.2工作比例尺工作比例尺应依据工作区的地形类别、勘查对象的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和地质任务要求,在野外踏勘或通过方法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常用工作比例尺的点、线距可参照表1进行选择。表1大比例尺重力勘查常用工作比例尺及测网一览表比例尺规则网线距m点距m1 : 10 000100201001 : 5 0005010-501 : 2 000205201 :
13、 1 000102-101 : 5005155.4测网布置5 . 4.1测网应按规则网布设,当与以往工作区拼接时,接边处应外延1个2个测点或1条2条测线。在目标异常区,根据勘查对象及目标任务要求可加密1条测线或每条测线加密1个2个测点。6 .4.2测线应垂直于勘查对象或目标异常的走向,当其走向有所变化时,测线应与其宏观走向垂直。5. 4. 3测线号(剖面号)及点号应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增大的顺序编排。5.5 剖面布置5. 5.1剖面应以直线布置,其数量可依据地质任务及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确定,应保证至少3条剖面穿过最小勘查对象,每条剖面在勘查对象上有3个5个测点。6. 5.2剖面应垂直于勘查对象
14、或目标异常走向,并随其走向变化而改变,应穿过目标异常中心或已知矿点、地质探矿工程点等地段,尽可能与已知勘探线重合。7. 5. 3剖面长度应大于地质体宽度的35倍、两端达到正常场或延伸到与该异常无关的另一异常边缘,剖面点距以能反映目标异常的细节特征为标准。5. 5. 4异常查证性剖面应在对目标异常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任务及解释推断工作需要,选择在有进一步勘查意义的地段,可布置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性剖面、物性剖面或专门性剖面。5.6 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误差分配5. 6.1各项精度应满足地质任务需求,以能分辨(或研究)勘查对象引起的最弱异常为标准,并兼顾资料的延续使用和综合利用等因素。6. 6. 2应根据最小勘查对象在最大埋深条件下与围岩的密度差异,正演计算其引起的布格重力异常值,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应为勘查对象能够在地表引起布格重力异常的1/31/5。7. 6. 3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精度分配参照表2执行。在保证总精度不变的前提下,表2中其各项精度可根据工作比例尺、仪器类型及地形类别等因素合理调整。表2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各项精度分配等级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105ms2测点重力观测均方误差10-5ms2布格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