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3128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中小学劳动课教育演讲稿“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近年来,以顶层设计先手棋为引领,以全学段课程改革为支撑,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固本强基、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和强化劳动教育体系,吹响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冲锋号。又是一年春潮涌,劳动教育的种子早已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根、抽枝、结果,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正昂首阔步走来。正本清源:让劳动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首劳动最光荣儿歌,曾在许多人的童年时光回荡,激

2、励着无数学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但过去一段时间,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以及课业负担逐渐加重,一些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部分青少年中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从2014年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强调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到2015年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叮嘱的“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一次次重要会议,一次次考察调研,围绕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不断引

3、领育人方式朝着“五育”并举发展变革。“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瞧、语重心长。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大发展,更是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根本要求。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以此为号角,教育系统奏响了劳动教育的时代强音。2019年陆续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着重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眼于落地落实,绘制出了一份全学段劳动教育推进路线图。这些文件,像鼓点一样敲击在师生心上,党和国家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决心之坚定、思路之明确、举措之精准,让教育系统振奋不已。“今天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的,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奋斗精神更为重要,也更有挑战性。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有量的规定,还要有质的要求,不能停留在课上听劳动、课外看劳动、网上玩劳动,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让劳动精

5、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因地制宜:让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枝繁叶茂古诗云:“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耕织”这么简单,更要有新的内涵、新的形式,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课”,更是“一育”。近年来,各地各校在按质按量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汇聚合力:让劳动在校园内外成为一种风尚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这份纲领性文件,指明了劳动教育育人的战略导向、认知导向、情感导向和实践导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止在课堂中、校园内,更是一场联结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育人行动。这需要更多“劳动者”成为学生学习劳动、感悟劳动的领路人。今天,新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少年儿童成长起来。明天,他们必将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