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下105页一一106页。教学目标:上限(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价值。下限(基础性)目标:1 .经历搜集并整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2 .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测;能够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折
2、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课前导学:折线统计图课前导学单,测量一天的体温体温记录表2时间。7:0010:00。13:00p16:00*19:0022:00体温AQ0【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导学单的介入,让学生课前对自己一天体温的6次测量,经历数据的收集;填写表格是数据的整理这一过程,增强统计的意识。课中互学一、收集与整理数据1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体温吗?(出示学生测量了6次的体温)2 .师:老师拿到X X同学的体温测量记录,同学们又画成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记录体淞8测
3、量-天体温变化统计图19:0022:007:0010:00 13:0016:00【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测量体温的过程,通过收集数据一一整理数据一一分析数据一一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二、折线统计图的形成为了更加清晰,老师把这份统计图翻印在电脑屏幕上,仔细观察,它完整了吗?(演示不完整,10时的体温没有标注。)(一)数量的多少L师:10时的体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在横轴上找点在纵轴上找点找横轴和纵轴的交叉点。2.你能用这样的方式找到其他时间的点吗?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找出来,并用小圆点表示。学生独立在学习单上画点学生反馈反馈7:00体温的是();13时的体温是()凌晨1时和4时的体温(都是36
4、. 3摄氏度)师:你能找到这两个点吗?真的对吗?明明是相同的温度,所表示的点怎样不一样?测量r体。更侬充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式找到其他时间的点吗?请同学们在学习名单上找出来,并用小点表示。这些不同位置上的点都表示什么?小结:点的位置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 数量多少【设计意图】:课件动态的演示,根据条形统计图隐缩成折线统计图的点,引导学生体验点的由来,让学生动手找一找点,更是将对点的理解进行了内化。(二)数量的变化1 .把这些高高低低的点用尺子连成线,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2 .学习要求:仔细观察这些线,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体温/p测一天体出交
5、化统请图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1:()时一()时,体温上升的?请用手势分别表示出来?()时一()时,体温上升最快?你是怎么看出米的?2:()时一()时体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猜一猜11:30体温大约是多少,并找到这个点?你还颗测()时的体温是()Co【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点连成线的画图操作其实已经让学生分布进行画折线统计图,并通过学生尝试画折线统计图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画图和读图交错进行互为促进。折缀眠茁教曼的多少,卷教量限北wi厢I.【设计意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更清楚的看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三、比较统计图师:原来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和今天学习
6、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条形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表示数量多少,更宜观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变化趋势。四、巩固练习1 .比较练习下列哪种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为合理些?图表一二统计李明同学的身言情况年龄6岁8岁10岁身高cm110120136第一组平均身高第二组平均身高第三组平均身高身高cm143146145图表二:三组同学平均身言统计师:哪个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理?为什么?师:演示几个量分成三堆这是离散的量小结:一个人的连续变化,这是一个连续的量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情况。2 .动手画一画李明同学身高的折线统计图3 .收集到3幅图,观察这3幅图你想说什么?四、巩
7、固练习1 .比较练习下列哪种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为合理些?图表一二统计李明同学的身言情况年龄6岁8岁10岁身高cm110120136第一组平均身高第二组平均身高第三组平均身高身高cm143146145图表二:三组同学平均身言统计师:哪个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理?为什么?师:演示几个量分成三堆这是离散的量小结:一个人的连续变化,这是一个连续的量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情况。2 .动手画一画李明同学身高的折线统计图3 .收集到3幅图,观察这3幅图你想说什么?体重/Kg李明同学7 r2岁体重统计图5653504744413835322926232007岁8岁9岁10岁1啰12岁年龄小结:是啊。有时候不能单
8、单只看数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推测,只要推测合理.,你都是正确的。【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的比较学习,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的简单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体重、身高两次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增强数据的分析,并为复式统计图的学习做好渗透。五、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折线统计图?方85附累人堵长体重/Kg李明同学7 r2岁体重统计图5653504744413835322926232007岁8岁9岁10岁1啰12岁年龄小结:是啊。有时候不能单单只看数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推测,只要推测合理.,你都是正确的。【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的比较学习,从整体入手,进行整
9、体的简单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体重、身高两次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增强数据的分析,并为复式统计图的学习做好渗透。五、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折线统计图?方85附累人堵长【设计意图】:通过出现生活中折线,不同素材呈现,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化、体重变化等作为练习素材,发现学生身边的事例与数学密切联系。我问自己:分析数据一一读图显然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那么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初次形成有困难吗?折线统计图由点与线两部分组成,何者更为重要。在对学生知识了解的课堂前侧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第一次尝试画折线统计图显得无从入手,但却能能轻而易举的读出折线统计图上的数
10、量多少。因此,找点是画折线统计图的一个盲区。在教学中,我们经过经历三个层次:一是经历10时的体温这个点的形成过程;二是你能这样的方式找到其他时间段的点吗?三是已知一个点找到对应位置。在学生找点、画点、描述点的过程中一步步对读懂统计图起积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本节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通过研究学生体温的变化,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整节课的教学,孩子的精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设计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读图。孩子们或是借助手势,或是声音的变化,或是语言的描述,具体形象的感受体温变化趋势的不同。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在。又如:比较3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小明6-10岁得身高两组数据为选择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合理性。学生的回答就是老师所要演示的直观图,离散量与连续量的区别。5猜一猜国家元首当会计(打一数学名称)一一统计学做生意(打一数学名称)一一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