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3891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职业卫生检测简答题1、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丫射线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

2、等;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2)按导致职业病的直接原因分类1)生产性粉尘2)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3)有毒化学物质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10)导致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2、简述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

3、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3)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方式,生产状态。(4)各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数、工作地点及停留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6)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3、简述防尘“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防尘八字内容方针:(1)革,即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以

4、低毒粉尘代替高毒粉尘,是防止粉尘危害的根本措施。具体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各行业粉尘工作场所实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及远距离操作等。(2)水,即湿式作业。采用湿式作业来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尘措施。在矿山企业推广的凿岩,水式电煤钻,煤层注水,放炮喷雾,扒装岩渣洒水,冲洗岩帮等措施。(3)密,即密闭尘源。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密闭抽风除尘的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机结合,使密闭系统内保持一定负压,可有效防止粉尘逸出。(4)风,即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是通过合理通风来稀释和排出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一种除尘方法。在矿山系统,虽然各主要产尘工序都采用

5、了相应的防、降尘措施,但仍有一部分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悬浮在空气中难以沉降下来。针对这种情况,通风排尘是非常有效的除尘方法(5)护,即个体防护。对于采取一定措施仍不能将工作场所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以下,或防尘设施出现故障等情况,为接尘工人佩戴防尘口罩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6)管,即加强管理。要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防尘的规章制度,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用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应采取措施,不仅要使本单位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尘监测、安全检查、定期健康监护制度;加强尘肺病患者的治疗

6、、疗养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等的管理工作。(7)教,即宣传教育。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尘工人应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了解生产性粉尘及尘肺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使工人认识到尘肺病是百分之百可防的,只要做好防尘、降尘工作,尘肺病是可以消除的。(8)查,即加强对接尘工人的健康检查、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和各级监管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对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的主要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主要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人员。(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害性分

7、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侵入人体途径;健康影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等。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分析:即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相近人员所属的工种(岗位)及其接触的工作地点(工序)、接触时间、作业方式等。5、简述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程序?现场调查方案制订原则包括哪些?(1)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程序包括客户委托、合同评审与签订委托合同、现场察看、拟定现场调查方案、现场调查的实施、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的审核。(2)现场调查方案的制订原则: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300)、工作场所空气

8、中粉尘测定(GBZ/T 192)和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等标准要求,根据检测类型、生产工艺流程、岗位设置等相关情况,结合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选择经方法验证或方法确认后检测方法,确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或者采样对象、采样数量、采样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确定采样方法,编制现场检测方案。6、简述个体防护用品的种类、适用范围和选用原则?7、何谓粉尘的分散度?其卫生学意义是什么?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粒子分散度愈高,悬浮于空气中的时间愈长,沉降速度愈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并且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

9、愈大。当尘粒数相同,质量不同时,质量愈高,病变愈重。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8、简述常用的液体吸收管的类型以及使用的采样流量范围?答:常用的液体吸收管包括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采样流量大型气泡吸收管一般为0.52.0 L/min,小型气泡吸收管0.11.0 L/min,多孔玻板吸收管;0.1l.OL/min,冲击式吸收管为0.52.0L/min,当采集气溶胶态化合物时为3L/min。9、关于化学有害因素控制的优先原则包括哪些?1.1 对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的控制,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实际情况,按照GBZ1的要求采取综合控制措施。1.2 消除替

10、代原则。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用无害替代有害、低毒危害替代高毒危害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从源头控制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1.3 工程控制原则。对生产工艺、技术和原辅材料达不到卫生学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化学有害因素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等工程控制措施,使劳动者的接触或活动的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符合卫生要求。1.4 管理控制原则。通过制定并实施管理性的控制措施,控制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降低危害的健康影响。1.5 个体防护原则。当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仍不能实现对接触的有效控制时,应联合使用其它控制措施和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

11、品通常在其他控制措施不能理想实现控制目标时使用。1.6 在评估预防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时,还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以及为减少风险而需要付出的成本。10、国际癌症组织(IARC)分级,根据化学物对人致癌性的证据,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为几类?工作场所接触限值(GBZ2.1-2019)将IARC的致癌性分级标识纳入了几类?列举出GBZ2.1中5种以上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的预防控制措施原则是什么?(1)共分为5类:对人致癌(G1)、对人可能致癌(G2A)、对人可疑致癌(G2B)、尚不能分类为对人致癌(G3)和可能对人无致癌性(G4)o(2)对人致癌(Gl)对人可能致癌(G2A)

12、、对人可疑致癌(G2B)o(3)苯、氯乙烯、石棉粉尘、神及其化合物、六价铭(4)预防控制措施: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以及有可能损伤基因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以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的接触水平。12、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超过行动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技术及管理控制措施:用人单位应参照GBZ/T 225的要求采取包括防尘、防毒等工程控制措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培训等技术及管理控制措施。13、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13.1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13.2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13.3

13、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13.4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13.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13.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13.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13.8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c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13.9 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按式(1)将采样体积

14、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13.9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13.10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13.11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14、采样点的选择原则14.1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14.2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14.3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14.4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

15、地点。15、定点采样时,采样点数目如何确定?A.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B.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C.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B确定。D.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E.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F.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16、气体有害物质采样过程注意事项?(1)吸收液或吸附剂管与采样器的连接方向要正确。(2)采样流量要准确(流量波动5%),及时观察采样流量的变化。(3)在使用易挥发的吸收液、或空气湿度大、或在高气温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