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21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若干个阶段组成,各阶段衔接对儿童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连接,幼儿在此期间面临着学习时间、教学方式、生活作息、人际关系、教师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如果幼小衔接过渡期开展得不科学不顺利,入学准备不充分,幼儿将会出现身心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入学适应障碍”,影响其可持续性终身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

2、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均提出:要“掌握幼小衔接的心理特点、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再一次提出了“幼小衔接”这一战略举措。国家关于幼儿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反复提出要求,充分说明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重要性。然而在目前现实教育中,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仍存在以下问题:是幼小衔接的责任归属权不清,幼小衔接常常是被看作是幼儿园的工作、甚至是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园“挑子一头热单向衔接,小学被动参与;二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存在断层问题,幼儿园与小学缺少交流沟通,幼小

3、衔接单向性、片面性、表面性等问题较为严重;三是家长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功利思想严重,教养方式不科学,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入学心理变化的关注度不够。2017年我区教育局着力推进片区内跨学段融合,实施“三段两衔接”工程,我园所处的N学区以中学为龙头、3所小学、2所幼儿园构成12年衔接教育研究共同体,从管理、课堂、课程等方面深入融合,加强相邻学段教师的交流互动,有效化解衔接难题,实现学段无缝对接,促进学生优质成长,已然成为我区乃至我市市民眼中崛起的“明星学区如此优质的学区资源为开展幼小衔接园校互动研究提供了坚实而有利的研究保障。(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 .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

4、到小学教育过渡的衔接。关于幼小衔接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表述。朱晓曼(2002)把幼小衔接定义为一个过程:幼儿园和小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过程。袁贵仁、庞丽娟(2(X)3)对“幼小衔接”注解为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续和衔接,帮助幼儿较为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缓解幼儿在过渡期内的种种不适应。王生平、杨晓萍(201()认为现有幼小衔接概念的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5、实施步骤、课题范本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幼小衔接狭义化,幼小衔接需要从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综上所述,虽然不同学者对幼小衔接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从中也不难找出其共同点,即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存在一个发展的过渡时期,其价值在于实现“幼与小”两个阶段的平稳过渡,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入学后能更适应。在本研究中的幼小衔接采用广义概念,将幼小衔接定义为:为实现儿童健康成长,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学校、家庭、儿童、社会的互动适应过程。2 .园校互动园校互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园”是指幼儿园;“校指正规国民教育开端学校一小学;“互动”,汉语词典的解

6、释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园校互动是一种动态合作关系,简而言之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一种动态合作,这种动态的合作关系是在彼此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有必要去对整个幼小衔接阶段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积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小学及小学教师、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儿童之间形成教育联合体,为儿童顺利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提供各种策略,降低儿童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中的过渡坡度,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且为一生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 .国外幼小衔接研究现状美国将幼儿园设在小学内,并且实行“K-2”政策,使幼儿教师与小学教

7、师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上更加方便沟通。注重理念、课程、发展、物理环境和组织制度的衔接,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强调儿童、学校、家庭和社区四个方面准备。法国的幼儿园附设于小学中,称为母育学校。法国的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样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它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以游戏为主;法国教育部通过科学划分幼儿园与小学的学科设置、统一的教育监督及培训、以及增加幼儿园男教师的比重等手段促进幼小衔接。日本则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于终身教育宗旨F考虑,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让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相关联的东西,而是培养幼儿上小学后能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内容;小学教育重要的则是如何将幼儿

8、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深化和扩大。日本幼小衔接的其特点是:追求共同的教育目标;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活动。英国、瑞士采取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合并教育形式,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逐步向小学过渡。两国都十分重视物质环境的布置与安排,力求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师培训等方面创设一个连续、整体、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同时,各国还通过法律支持,进一步推进幼小衔接立法巩固其地位,并深刻影响政府参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课题范本与强度与深度。芬兰的基础教育法案的核心精神之

9、就是实现儿童向小学学习与生活的平稳过渡,还颁布了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旨在从课程内方面服务幼小衔接。丹麦政府颁发的日间保育法案2007规定了幼小衔接应当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美国所有儿童都成功法案,着重强调要利用现有资源保障幼小衔接,尤其要为弱势家庭提供服务。斯洛文尼亚则通过立法为幼小衔接提供支持性的合法框架,破解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性障碍。综上所述,国外对幼小衔接的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富,实施成效显著,有全方位的研究视角和科学的操作方法,很多做法值得本研究学习与借鉴。2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现状关于对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高佳(2009)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小衔接幼儿

10、园教育阶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她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片面向幼儿灌输小学阶段才会学到的知识,追求高难度和数量;在教学形式上,自由活动和游戏被课堂教学取代;在教学管理上,用小学生的课堂制度和行为规范来管理幼儿。她提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加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加强幼儿教育和幼小衔接的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等改进策略。栾萍萍(2011)认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幼小衔接小学化现象严重、幼小衔接单向性、幼小衔接片面化和表面化、家长观念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中的不当现象主要是由于幼儿园

11、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断层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树立正确衔接观、多方衔接、培养儿童社会适应等方面着手。刘敏红(2012)认为幼儿园过重关注学业成绩并且缺乏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片面追求幼儿学习知识的数量,早学多学过度学,不利于儿童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因此,应该关注儿童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的交流。在小学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中,陶翠萍、林存劲(2013)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幼小衔接中存在“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被动化、消极化;幼小衔接课程陈旧化固定化:幼小衔接教学环境单一化,突变化”等问题。她提出应该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负责衔接,协调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及时更新

12、教材,缩小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差异等。郑斐(2013)对如何做好小学一年级的幼小衔接做了几点思考: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其次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再次着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具备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最后还要锻炼其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力。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幼小衔接的整合研究中,李华(2011)提到“幼小衔接教育是幼儿园、学生家长与小学共同关心的工作。为了能让学龄前儿童更好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需要三方共同努力”。幼儿园和小学要相互了解两个阶段的特点,还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只有双向互动才能为儿童顺利过渡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樊玉莲等人(

13、2(X)9)提出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包括三方联动教研机制、课程双向互动机制、教师交流机制、联合研修机制、幼小班级联谊机制、幼小互评机制。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幼小衔接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站在小学阶段谈幼小衔接的文献很少,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幼小衔接的整合研究更是少见。对于幼小衔接的对策研究也只是基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一些针对性建议,对策建议零散、不系统,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课题范本缺乏从整合幼小衔接主体角度把握幼小衔接的研究。国内幼小衔接理论与实践的缺失为本

14、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切入点。(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 .选题意义在理论意义上,通过研究,在分析产生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为幼儿园和小学在互动模式下开展幼小衔接提出优化策略,可在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互动的研究。此外,该研究也能够促进教育管理者、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后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借助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良好契机,进行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呈现真实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园校互动模式下的幼小衔接策略,为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段过渡做好衔接,并形成成果推广,真正发挥市级示范园

15、的示范引领作用。2 .研究价值在现有的幼小衔接研究中,主要关注幼儿园单向的衔接工作,强调幼儿园教育要向小学教育靠拢,表现在不少幼儿园积极开展小学入学准备工作,而小学则较少关注幼小衔接问题,被动等幼儿园向上靠。即使在以小学为主体的幼小衔接研究中,大部分都只阐述了儿童在进入一年级后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相应小学教育如何改进、学校如何引导。这种研究角度片面的将幼儿园和小学割裂开来,导致幼小衔接理论不完整。本研究将从着力研究幼小衔接双主体,即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如何有效联系、互动与合作,为在园校互动模式下开展幼小衔接的活动形式、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家长工作等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幼小携手助力科学衔接。同时,通过本研究为幼儿园、小学、家庭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促进本学区乃至本区幼小学段融合发展,有效化解衔接难题,实现学段无缝对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通过本研究,初步构建四年一体化的园校互动模式(幼儿园三年+小学一年级),初步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操模型框架,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从而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