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发放津补贴六种特殊行为的认定与追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违规发放津补贴六种特殊行为的认定与追责.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违规发放津补贴六种特殊行为的认定与追责2020年1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曝光的案例中,有143起涉及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143起通报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名目花样繁多。常见的有违规发放过节费、慰问费、加班费、误餐费、置装费、加油卡等。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六种特殊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六种特殊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认定L将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2 .以发放津贴补贴的形式,变相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3 .违反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定核算津贴补贴;4 .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贴补贴;5 .利用职务上的
2、便利或者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贴补贴;6 .以虚假、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发放津贴补贴。追责范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其实质是单位相关责任主体滥用职权行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失职、渎职行为,应区分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者。按照这个原则,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第二条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区分直接责任人员与间接责任人员。相关领导人员都是直接责任者的形式:一是领导人员直接作出
3、违反规定决策,具体实施人员执行;二是具体工作人员建议,领导人员同意,再由具体实施人员执行。具体工作人员承担责任:一是提出违反规定发放津贴补贴的建议或主张,并获得批准执行的;二是明知领导决策发放津贴补贴行为违反规定,但不提出不同意见,仍然执行的。这两种情况下,具体工作人员也都是直接责任者,只是前者责任更重。如果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反对意见,但未被采纳的,不负责任。区分决策环节是集体研究决定还是个人决定。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如果是主要领导个人作出错误决定的,主要领导个人应负直接责任。如果错误决定是经集体研究作出,主持集体研究并拍板决定的人员仍负直接责任,是主要责任者,参加集体研究、赞同错误决定的所有人
4、员都应承担重要领导责任,但直接主管和负有监督责任者的责任相对较重。没收、追缴、责令退赔应当如何区分适用?监察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监察机关经调查,对违法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涉嫌犯罪取得的财物,应当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应当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依法予以退还;属于国家财产或者不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根据以上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处置时应当准确区分适用没收、追缴和责令退赔:(1)没收,是指将公职人
5、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强制收归国有的行为。追缴,是指将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予以追回、收缴的行为。追缴不是一种对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最终的处理方式,而是要待案件办结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该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的,依法予以退还;属于国家财产或者不应当退还以及无法退还的,上缴国库。(3)责令退赔,是指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因违法的公职人员消耗、使用或者毁坏而无法追回原物或恢复原状时,责令违法的公职人员用金钱或者实物予以赔偿。责令退赔的财物一般直接退还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但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也参与了违法活动的,则不予退赔,而应当上缴国库;找不到原所有人或者原持有人,无法退赔的,应当上缴国库。需要指出的是,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外,方可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