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627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自4月份以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环境建设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成立了由市委书记xx任组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XX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纪检部门组织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二)政策环境逐步宽松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XX市优化经济

2、发展环境五项制度、中共XX市纪委、XX市监察局关于实行委局机关工作人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职能部门一把手为企业服务承诺制度、职能部门对企业检查“十不准”制度、重点企业监测点制度、项目手续代办制、优化办工作人员定期走访等各项规章制度,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三)政务环境不断优化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一是清理行政权力。二是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三是清理收费项目。保留我市34个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130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35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3项,停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9项,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147项。2、政务公开逐步拓展。实

3、行党务政务公开“一把手”工程,利用全市政务公开比较完善的网络,借助已有的公开平台,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形成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协调并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公布各类信息8362条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29条次。3、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推进。深入开展了作风转变暨环境创优活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市“转创办”抽调纪检监察、市委政府两办督查、组织、宣传、电视台等部门60名工作人员组成10个暗访督查和督导组开展明查暗访,严格问责问效,对上班不在岗、上网聊天、玩游戏,开会打手机、打瞌睡,中午饮酒及没有学习笔记和查摆报告的121起违纪行为电视曝光,并责令写出深刻检讨,给予34人党政纪处分,其

4、中科级干部3人,全市上下震动很大,社会反映良好。4、行政效能监察有力实施。在党政机关开展“庸、懒、散、浮、软”问题的效能监察,根据工作落后程度,对市直单位及主要负责同志实行停经费、停工资、停职务“三停”措施,有效优化了发展环境,快速推进了各项重点工作。对在“三违”专项治理和项目建设中的先进和落后单位分别授红旗和黑旗,推动了整治工作的按期完成。(四)服务环境明显改善1、实行一站式办公。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开展惠企服务。一是推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各职能部门到企业(项目)实施服务、检查、收费、罚款等行为,必须

5、有法律、法规依据和上级文件规定,到市优化办登记备案并填写涉企检查登记表,经市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二是推行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每月125日为我市所有企业和重点在建项目的“安静生产日”,在此期间任何单位不准进入企业实施服务、检查、收费、罚款等行为。三是推行绿色通道制度。对为我市企业服务的车辆,除严重违章外,相关部门只纠章,不罚款,不扣证。四是推行职能部门约谈制。有针对性地约谈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向,要求职能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整改,再有雷同问题反映,及时问责。目前,对8个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推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民主评议制度。按照xx市关于强力推进产业

6、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全市各职能部门从履职情况、治理“四乱”情况、服务情况、工作质量、信用建设情况、效能发挥情况等6项内容进行每季度一测评,对测评后三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和电视曝光,并写出整改意见,对连续两次落后的单位一把手进行问责。4、实施环境监测。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重点企业代表、产业集聚区企业代表和个体工商户选出监督员,对政府机关、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检查、收费、罚款等情况,进行登记监测。(五)法制环境有效治理1、加大法制宣传。采取印发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以及举办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和法律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掌握与市场经济有关的

7、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观念和意识。2、畅通投诉渠道。建立了以新闻媒体、网络和热线为重要载体的投诉机制。组织职能部门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形成纠风办协调督办、部门调查处理、媒体跟踪反馈的运行机制,畅通了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渠道。3、整治市场经济秩序。一是认真开展了 “五个周边”(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农贸市场、旅游景区、市场超市及其周边)市场主体整治。二是开展中原红盾“双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总计立案286起。三是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监管。四是强化红盾护农工作。五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传销,严格规范直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加大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力度

8、,全面提高广告监管执法效能。七是开展“双整治”(整治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整治霸王条款)工作。八是严厉打击“三强”、“五霸”行为(即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厂霸、市霸、村霸、街霸、路霸),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和任务。4、查办涉法案件。全市检察机关加强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两年来,共查办贪污贿赂案件31件,查办渎职侵权案件17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5、维护社会稳定。市优化办协同市公安局优化环境执法大队共查处影响重点企业建设中的案件40余起,其中刑事案件8起,治安案件30余起,依法刑拘17人,起诉15人,治安拘留12人,网上追逃4人,批评教育38人,调解处

9、理群众与企业的矛盾纠纷5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有效地震慑犯罪,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六)社会环境和谐安定1、社会环境氛围日益浓厚。全市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暨优化环境”等一系列活动,环境建设主体地位日益显现,企业和群众的环境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良好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氛围。2、社会文化生活不断丰富。xx市依托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来培育,按照“文化创新求繁荣”的“xx模式”,强力推进文化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效果。3、人文环境日趋改善。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国民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10、,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民风民俗不断改善。4、人居环境日新月异。全市交通、电力、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七)财税金融环境明显好转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投资大项目建设23821.97万元、农业生产项目建设10924万元,中央下达我市棚户区资金共计828万元。2、税收收入逐年增加。1 10月份,全市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244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54.6%,同比增长220. 5%o3、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10月底,全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81亿元,较年初增加29.75亿元,增长23.6%;各项贷款余额

11、34.75亿元,较年初增加1.74万元,增长5.3%。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8.6亿元,占贷款余额的24.75%,比年初有所下降。其中农村信用联社下降3. 23亿元,农发行下降0.37亿元。(八)环境机制不断健全积极探索完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建立惠企服务机制,打造新型政企关系;建立预警监督机制,规范从政从业行为;建立纠错问责机制,严格追究侵权失职责任;建立源头治理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协作共建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格局。二、存在问题和成因(一)环境意识不强有的部门对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真正树立起“重商”、“亲商”、“安商”的理念。(二)政策体系不健

12、全一是政策措施不配套。全市缺少一套较为完备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体系。二是政策相互冲突。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还存在政出多门、政令不一的问题。三是政策执行不平等。重外来企业、轻本地企业,重大企业、轻小企业。四是政策落实中梗阻。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各部门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的问题。(三)政务环境缺位一是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二是行政检查收费不规范。有的为了部门利益,违反纪律下达收费罚款指标。三是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作为、给了好处乱作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四)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服务意识不

13、强。有的部门重管理轻服务、只管理不服务,片面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二是服务质效不高。个别单位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在服务经济发展上缺少硬措施,甚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三是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城乡居民在享受财政所提供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较大。(五)执法监督职能弱化一是执法不公现象依然存在。交叉执法、重复执法问题突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二是经济案件执行难。(六)社会环境有待改善一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对工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二是经济型人才匮乏。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分布不平衡。三是创业环境不宽松。对创业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足。

14、四是人文环境不优。文明意识落后,创新观念不强。五是社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些治安乱点和治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七)信用环境缺失一是企业诚信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纳税信用缺失,不信守合同、偷税、漏税、逃贷、拖贷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商业信用等级低。三是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空白。无法及时全面的反映市场风险和筛选推荐优秀企业。四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充分,政府及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涉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八)硬件建设滞后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落后。供热、排水、排污等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市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功能

15、不完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落后。(九)财税金融环境不宽松一是财政实力不强。仍未摆脱“吃财政饭”靠补助的状况。二是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主体供给不足,功能有限。三是企业融资贷款难度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四是信用担保机构失缺。全市有经营活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只有2家,难以承担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重任。三、意见和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政令畅通的政治环境1、提高认识,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纳入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精心部署,狠抓落实。2、强化考核,实施目标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估体系指标,对职能部门进行量化考核。要把优化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