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135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根据健康2030规划纲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按照国家统计局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结合省健康产业实际情况,本规划所属健康服务业主要涵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养生、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产品研发、互联网+健康、健康保险等领域。一、规划背景(-)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健康服务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为经济转型升级

2、注入了新动能。1 .医疗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持续增加卫生投入,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8.69%。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15年的5.01张增加到2020年的6.89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大学肿瘤医院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我省,全省16个州、市实现三级医院和州、市级中医医院全覆盖,122所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22所县级公立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42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89.45%。1个州、市和31个县、市、区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2

3、.产业融合日益强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医养融合不断深化,全省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41家,床位3.74万张,从业人员1.7万余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达到148家,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增加至625家。推动我省气候、环境、森林、温泉等优势资源与中医药科技、中药材种植、生态休闲旅游、运动康复等深度融合,全省共认定82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一批特色康养基地不断展形象、显功能。打造形成了一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体育特色小镇,昆明市列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数字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搭建,全省互联网+智慧养老、互联网+药品流通等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多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入选工信部智慧健康养老示

4、范名录。金融和健康服务融合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年均增长率达到26.51%,2020年末市场规模达至!J148.75亿元。3 .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综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把健康服务业作为五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培育打造。制定印发健康2030规划纲要、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需求提出若干支持政策措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各地将促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科学合理定位,认真深入谋划,产业运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二)存在

5、的问题和困难当前,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矛盾已经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求与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尽管我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人民健康影响因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化投资不足等与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凸显,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特色资源潜力挖掘不够充分与区域之间同质化竞争依然突出并行,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与人才、科技等支撑保障不足同在,中医药名声与地位、资源与产业、需求与供给不相匹配等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健康服务业在规划引导、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体系健全、招大引强、统计支撑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等方面亟待提升。(

6、三)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关键五年,必须准确把握我省健康服务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和新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L国家沿边开放战略重塑我省健康服务业新发展格局我省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伴随着中国开放版图从沿海、沿江到沿边开放的不断推进,我省作为全国面向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迎来了从沿边末梢向双循环枢纽和开放前沿转变的历史机遇,带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发达省份和周边国家相关要素资源在我省集聚,不断拓展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保障基础和市场空间。2 ,新发展理念引领我省以资源禀赋后发赶超的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是国家西南

7、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率以及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前列。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我省具备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优势的先天条件和赶超潜力。3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健康服务业供需格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和品质要求持续快速增长,健康服务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亚健康人数增多、人口老龄化加速,癌症、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以及失能失智等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挑战。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健康、职业病等医防工作短板明显。健康消费需求由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

8、进型转变。随着区域一体化联动的加快,我省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境健康服务流入地,统筹服务周边群众与保障本地居民健康服务的难度加大,对健康服务和保障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国际医疗旅游加快回流,国际化健康服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 .科技和产业变革推动健康服务模式和业态深刻转型当前,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基因工程、分子诊断、免疫疗法、干细胞治疗等重大技术加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融合日趋紧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技术蓬勃发展,推动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互联网+健康等健康服务业新业态、新模

9、式蓬勃兴起,不断促进我省健康服务业发展体系重塑和实施路径变革。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把握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四个突出特点,以推动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加快健全体系、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扶优培强、开放共享,推动全省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推进形成以健康服务业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势头,增强健康服务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我省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加快建设成为服务全国、辐射

10、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筑牢坚实基础,为谱写好中国梦的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和市场监管,推进健康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推动政策宏观调控与增强市场活力的统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市场化供给,持续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充分考虑人口数量及分布、自然环境特点和现有设施资源等因素,引导健康服务资源在重点地区合理集聚、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科学确定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推动各州、市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健

11、康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多元融合,厚植优势。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多样的立体气候、丰富的生态资源、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等叠加优势,促进医疗健康与养生、旅游、互联网、高原体育、金融和食品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健康养生、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身休闲和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多元业态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辐射联动。立足我省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合作区和沿边口岸作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铁路公路等国际大通道,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形成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健康服务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以健康服务业辐射更广阔地区。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强化创新对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引领

12、作用,加快健康服务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健康服务领域数字化赋能及管理流程再造。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重点突破。合理利用,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遵守规划、土地、林地、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坚持生态优先,依法依规合理利用独特资源禀赋,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发展目标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加快建设面向医疗健康服务辐射中心、特色鲜明的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活力迸发的健康服务业开放创新试验区、业态多元的健康产业协同发展高地,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融合互促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基本满足

13、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健康服务需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健康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健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以上,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健康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产业,成为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到2025年,争创12个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同步创建一批省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0个业态集聚、特色鲜明的省级健康产业示范区,健康养生产业、健康旅游产业、智慧健康产业、健身休闲产业、健康保险业等多元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初步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辐射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健康服务业服务

14、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内一流水平接轨,建成一批业态集聚、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现代健康服务业园区和基地,推进一批服务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富有竞争力和更具吸引力的医疗旅游体系和跨境健康服务体系,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与国家卫生健康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健康服务业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三、空间布局坚持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结合健康服务业发展态势和地域特色,着力构建一核、六区、四带的健康服务业总体布局。(-)一核引领利用好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建设机遇,紧紧围绕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健康产品制造中心、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高端医疗服务中心、高原健体运动中心、健康文化中心六大中

15、心的战略定位,按照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结合大旅游、大文创,发展大健康的整体思路,全力推进城中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健康医疗城,打造全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核心,统筹协同城东北、城东、城西、城南等健康医疗服务业集聚区的资源配置,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依托省、州、市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国家心血管、呼吸、肿瘤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医疗服务高端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端医疗机构和特色专科医疗机构,加快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服务全省、辐射的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旅游、休闲体育、健康食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健康产业会展、论坛等新业态,打造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身休闲和健康食品与保健品等健康服务集聚区。促进健康服务业与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联动发展,推进疫苗、基因、干细胞、精准医疗、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