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docx(4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南宁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助力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核心城市,现依据广西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南宁市民政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21年至2025年。第一章开创民政事业新发展格局第一节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南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委、市政府
2、的决策部署,革弊鼎新、攻坚克难,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效显著。紧紧围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低保渐退期满后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不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退出低保范围。全面实施按户施救和按人施救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完善相对贫
3、困家庭的兜底救助渠道。脱贫攻坚期间,全市共有13.95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农村低保范围,2.03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全面实现应救尽救、应兜尽兜目标,切实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一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救助标准进一步提升,对象识别更加精准,审批流程更加规范,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创新取得多项突破,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城乡低保无纸化审批改革,建设南宁市社会救助综合管理平台,推行低保、临时救助网上自助申请,推进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城市低保
4、和农村低保分别实现同城同标:先后4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9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500元/人年,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58%、77.4%;各级财政对城市低保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390元/人月,对农村低保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到平均235元/人月,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34.5%.80.8%;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426元/月,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240元/月,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49.5%,93.5%。截至2020年末,南宁市有城市低保对象6.44万人,城市低保覆盖率2.19%;农村低保对象22.55万人,农村低保覆盖率为5.17%。2020年末,全
5、市特困救助供养人员2.17万人,救助供养水平明显提高,各县(区、开发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6元,城区(开发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780元,各县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642元。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086元、543元。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02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044.57万元。全市7.02万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安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六条保障线有效筑牢,临时救助、社会资源帮扶两个全覆盖全面落实。一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深化。“十三五”期间,南宁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
6、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为契机,全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采用PPP模式建成南宁市第二福利院(2000张床位),10个县区(开发区)建成一所300-500张床位的公办示范性养老福利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成绩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三,布局了太和自在城、泰康桂园、合众优年生活社区、华润悦年华颐养社区等一批具有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79个(含乡镇敬老院92个),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8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由
7、十二五末的18张增长至28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完成2017年第七届村民委员会、第五届社区居委会和第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届满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推进全市2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投入2.48亿元设立村、社区惠民项目专项资金,投入8788万元开展556个村(社区)服务用房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684万元开展118个政府购买城乡社区服务项目。推广城乡社区治理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探索老友议事会协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理三社联动机制
8、,专业社工人才及社区志愿者数量不断增长。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健康有序发展。十三五期间,建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成立并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南宁市社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南宁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工作的意见南宁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励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强化社会组织管理,配备专业人员,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基本形成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体系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截至2020年底,社会组织总数达4800个,持续居全
9、区首位,评出5A等级社会组织35家;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超过6.5个,年均增长率达10%;取得社会工作师证书1732人(次),发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奖励281人次。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2600多个社会组织及其会员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扶贫项目5900多个,捐款捐物累计11多亿元,受益贫困人数达50多万人。福利慈善事业长足发展。筹措福利彩票公益金3.04亿元。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乡镇设儿童督导员,村设儿童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孤儿及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和保护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共发放助学金204.15万元,资助学生309人。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局
10、际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工作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救助体系,畅通救助管理分流安置渠道。通过开展大爰寻亲工作,以发布寻亲公告、人脸识别、DNA比对、发动志愿者参与等多种途径提高寻亲效果,成功寻亲762人,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3万人次,得到民政部通报表扬。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共为13.13万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33亿元。一专项社会事务更加高效规范。区划地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完成邕宁区中和乡等三个乡撤乡设镇以及横县撤县设市工作;完成南宁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建立南宁市地名地址库系统,编制形成南宁市地名命名规则南宁市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完成界线调整勘定、联合检查以及道路
11、、地铁站等命名工作。婚姻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登记办理合格率达100%,补录婚姻档案数据117.2万条;开展每月一讲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受益对象达1650人次。加大殡葬设施、服务设施和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进一步深化我市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免除本市户籍城乡困难群众、城市三无对象以及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死亡的无人认领遗体的殡葬费用,年均免除金额超600万元。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连续5年开展花坛葬和海葬活动,安葬骨灰1000多具,并对花坛葬、海葬的群众给予每户500-800元奖励补贴,发放奖补资金200多万元。群众正在以全新观念接受新的殡葬服务,每年报名参加花坛葬、海葬的家
12、属逐年增多。加大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建成南宁市马岭城市公益性公墓和武鸣凤凰山陵园城市公益性公墓,墓穴销售均价为2万/个,深受群众欢迎,对平抑高墓价起到积极作用。止匕外,还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工作已于2019年随着机构改革划转到相关职能部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南宁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关键时期。南宁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
13、性国际大都市、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以及全国省级全域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区位、生态、交通等优势明显,未来五年将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核心城市。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政公共服务逐步由兜底转变为兜底与普惠”并重,南宁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已由2010年的12.86%增至14.78%,民政服务对象越来越多,民政服务工作越来越繁重;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
14、对民政公共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高铁、高速等交通网络快速发展,地区间、城乡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民政公共服务的便捷可及性成为民众关注焦点。当前南宁民政事业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民政服务人才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服务便捷可及性不高等问题,未来五年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南宁市民政应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快补齐民生公共服务短板,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奋力开创南宁民政事业新发展格局。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民政工作的
15、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着力点,以强首府战略为总抓手,抓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全国省级全域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在提升民政公共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中走在前作表率,引领带动全区民政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南宁民政事业发展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开创南宁民政事业新发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