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受益碳中和建筑板块将迎发展契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受益碳中和建筑板块将迎发展契机.docx(3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材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受益碳中和,筑板块将迎发展契机1.1. 环境危机日益凸显,“碳中和”势在必行气候环境日益严峻,极端天气灾害频繁发生。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统计,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从19011990年的14毫米/年,增加至19932019年的3.2毫米/年;2019年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频繁且恶劣冰川融化,海平
2、面上升;气候分布异常,中国出现北涝南旱现象;西伯利亚苔原永久冻土层解冻;美澳山火频发等,气候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得到全人类的重视。危机逐现,“碳中和”应运而生。气候变暖引起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人类生存危机逐步显现碳中和”概念随之被提出。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二达到碳中和一般有去除温室气体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两种方式。国际社会频繁合作,碳减排进程进一步提速。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自1995年起联合国气候变化
3、大会每年在全世界不同地区轮流举行,近几年影响力最广的气候协议当属巴黎协定,近200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并明确了将升温控制在2乃至努力控制在1.5的目标。2014年中美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国承诺2025年减排26%,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诺也为全球碳减排进程注入了政治动力,世界各国也纷纷确立碳中和目标时间。减排目标逐步提高,政策力度不断强化。我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首次向国际社会确立并公布碳减排目标。2017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5%,提前三年完成2020年碳排放下降的目标;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
4、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我国自2009年提出第一个碳减排目标开始,均超额提前完成碳减排目标,且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由此可见后期我国仍会继续大力推进各项节能减排工作。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碳中和”势在必行。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8亿吨,约为全球碳排放量第二高位美国的两倍,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约29%,近十年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一直位于28%左右,且碳排放同比增速呈现先下降而后近几年又有逐步回升态势。据统计数据,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升温速率和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因此在全
5、球纷纷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推行碳中和以缓解环境危机势在必行。从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来看,全球发电与供热均占比二氧化碳排放高位,其次为制造业与能源业,但我国这两个排放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量比重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1.39%和28%的占比,两者合计占到我国将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供热和制造建筑业均为社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保证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又要实现碳减排,因此碳中和背景下对这两个领域的治理既要达量也要达质。危机逐现,“碳中和”应运而生。气候变暖引起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人类生存危机逐步显现,“碳中和”概念随之被提
6、出。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二达到碳中和一般有去除温室气体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两种方式。国际社会频繁合作,碳减排进程进一步提速。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自1995年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在全世界不同地区轮流举行,近几年影响力最广的气候协议当属巴黎协定,近200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并明确了将升温控制在2乃至努力控制在1.5的目标。2014年中美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国承诺2025年减排26%,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
7、诺也为全球碳减排进程注入了政治动力,世界各国也纷纷确立碳中和目标时间。减排目标逐步提高,政策力度不断强化。我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首次向国际社会确立并公布碳减排目标。2017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5%,提前三年完成2020年碳排放下降的目标;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我国自2009年提出第一个碳减排目标开始,均超额提前完成碳减排目标,且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由此可见后期我国仍会继续大力推进各项节能减排工作。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碳中和”势在必行。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8、98亿吨,约为全球碳排放量第二高位美国的两倍,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约29%,近十年中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一直位于28%左右,且碳排放同比增速呈现先下降而后近几年又有逐步回升态势。据统计数据,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升温速率和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因此在全球纷纷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推行碳中和以缓解环境危机势在必行。从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来看,全球发电与供热均占比二氧化碳排放高位,其次为制造业与能源业,但我国这两个排放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量比重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1.39%和28%
9、的占比,两者合计占到我国将近8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电供热和制造建筑业均为社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保证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又要实现碳减排,因此碳中和背景下对这两个领域的治理既要达量也要达质。1.2. 新阶段新要求,行业发展任重道远我国“碳中和”过渡期短,任务难度高。中国的经济体量大,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均处于双增长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再到碳中和普遍有5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只有30年过渡期,考虑到我国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发展阶段,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3060”目标,必须加快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和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减低能
10、源碳强度,增加碳汇与负排放。从实际国情出发,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是重中之重,而社会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及生产清洁化则是后续环节中的根本措施,只有搭建起合理的系统框架才能真正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8日发布的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指出,碳中和实现路径分为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2030年之前为尽早达峰阶段。这段时间以化石能源总量控制为核心,实现2028年左右全社会碳达峰,峰值控制在109亿吨左右。20302050年为快速减排阶段,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关键,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近零排放。2050-2060年为全面中和阶段,以深度脱碳和碳捕集、增加林业碳
11、汇为重点,能源和电力生产进入负碳阶段。实现全社会碳中和需要统筹考虑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不同领域,报告对不同领域的实现路径作了具体规划,仅次于能源活动领域的工业生产过程主要通过发展原材料或燃料替代技术实现减排。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生产优化需求迫切。单位GDP能耗是衡量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我国自“十一五”规划起便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201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48克/美元,高于世界127克/美元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在能源利用上仍有较大的增效空间,能源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
12、出2021年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且提出“十四五”时期总目标是将其降低13.5%,政策力度依旧强劲。单位GDP能耗降低表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节约消耗的能源,即相当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经济结构优化。建筑建材行业能耗及碳排放高,总量仍居高位。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te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为51.3%;建材生产阶段能耗为11亿tee,占全国比重为23.8%,碳排放27.2亿吨,占全国比重为28.3%。尽管“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调控背景之下能耗与碳排放同比增长率有所回落,但总
13、量依然较大,且从能耗及碳排放占全国总量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到碳排放占比近几年下降趋势逐渐不明显,而能耗比重自2010年以后呈上升趋势。提前达峰成行业倡议,行业升级成必然趋势。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预测,基准情景下建筑碳达峰时间为2040年,2060年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将严重制约全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而在脱碳情景下十四五末便可实现建筑碳达峰,使得2060年碳排放4.2亿吨,比基准情景下降72%o2021年1月16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出倡议: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并配套六方面举措,行业提前达峰的各
14、项具体指导规划开始出台,行业升级成为建筑建材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3. 欧美日等国已实现碳达峰,我国建筑建材行业前景广阔参考国外发展路径,明晰我国建筑建材行业前景。国外对于绿色建筑建材研究起步旱,发展水平较高。早在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就首次将生态与建筑概念融合,提出绿色建筑的全新理念。20世纪70年待中期一些国家开始推行建筑节能规范,并逐步提高节能标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形式和内涵有所丰富和扩延,在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等各环节均有进展。为了使绿色建筑更具可操作性,欧美日等国家相继实施了不同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进行了适当的政府干预手段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这些手段被总结为
15、“胡萝卜+大棒”政策,通过该手段欧美日等国均控制住了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并于20062008年期间实现了碳达峰。在对碳中和相关逻辑梳理基础上,结合国际建筑建材发展潮流,我们认为建筑建材子行业有如下受益路径:1)建材生产端首先关注碳排放占比最大的水泥子行业,主导企业的减碳环保举措率先启动,在未来有望获得更强开工优势;智能环保产线的升级需求也会促使相关企业充分受益。2)建材消费端的玻纤和玻璃板块将分别受益于光伏、风电和新能源车轻量化大发展,为相关企业带来广阔下游市场空间。3)建筑端首先关注园林生态工程板块,碳汇提高的需要、生态建设的政策推动以及将要落地的碳交易市场中都将助力园林工程企业迎来快速发展。4)建筑端还要重点关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板块,对材料、人工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将助力绿色建筑、BIM设计、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增加渗透率,对混凝土等高碳排放建材的替代需求将推动钢结构的市场空间扩张。2.1.多元减排路径下的水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