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5349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因海而兴,海洋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优势。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引,按照省委关于海洋强省建设和市委加快发展向海经济的决策部署,着力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深化海洋开放合作,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以滨海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市海洋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优势和特色,以全球视野和策略思维,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大策略实施中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方略,找准新定位,厚植新优势,培育新业态,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竞

2、争力和影响力。为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城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按照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一、发展基础与形势(-)发展成就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20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600亿元,增长7.7%,占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26.7%提升至I29.9%。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目标,统筹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港口吞吐量由2015年的3.61亿吨提高到2020年的4.96亿吨,城市港口吞吐量由2015年的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提升

3、到2020年的第7位。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深远海养殖项目,建成首个现代渔业园区,建设19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初步实现近岸近海养殖向深远海、园区化集聚;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资源、海水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海洋生态建设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城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港口岸线退港还海生态修复经验被全国推广,获批全国首批级海洋公园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沿海唯一地级市)。全面实行湾长制,打好海河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扎实推进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推动入海河流

4、水质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100%。海洋科技创新迸发新活力。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达59处。城市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海洋牧场智能化技术研究院、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及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与涉海高校院所共建的科研机构加快建成,科技创新研究院、城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涉海院所科技力量不断加强,涉海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65个。海洋开放合作开拓新局面。与一带一路沿线海洋经济合作加快拓展,策略合作进一步深化,集装箱班列开通。城市综保区封关运营,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园。被确定为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支点城市。(二)面临形势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和

5、今后一个时期,蓝色经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进入深耕阶段,蓝色伙伴关系稳步推进,海洋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蓬勃兴起,海洋经济领域深度开放合作、海洋领域科技突破面临重大机遇,将在深层次影响加速海洋动能转化。从全国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具备扎实物质基础和优越制度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从全省看,海洋强省建设全面展开,海洋动能转换已成为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要的动力引擎,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6、要明确提出: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要地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科技制高点与全球价值链竞争日趋激烈。沿海多地竞相发展海洋经济,探索引领高质量发展,海洋领域科技、资本、人才等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发达地区在支持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频出,对我们构成挑战。我市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不够优化,海洋经济规模总量、海洋新兴产业占比低;经略海洋意识有待增强,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不够精准有力;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融合程度不够

7、,海洋科技力量不足,科技创新带动能力有待提升;海洋资源环境约束仍较紧迫,海洋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等。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策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随着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必须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尽快形成向海发展合力,奋力开启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陆海联动协同、融合发展引领,加快培育生态、产业、港口新优势,着力提升海洋创新驱动能力、向海开放合作能力和

8、海洋综合治理能力,加快建设海上绿水青山、新时期海上丝路重要节点和现代化国际港口、海滨旅游度假、海滨体育、生态宜居名城,着力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增长极,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城市贡献。(二)工作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理念,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近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岸线、港湾、滩涂、湿地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修复,守牢海洋生态红线,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生态价值体系,打造海上绿水青山。坚持陆海统筹。统筹协调陆海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推进陆海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协同发展,拓展沿海与

9、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通道建设,推进形成陆海空间良性互动、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面向海洋科技前沿、面向海洋经济发展主战场,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资源整合、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创新人才引育,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立足港口优势,主动对接重大策略,以海洋为纽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地区产业联系,不断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构筑南北对接融合、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三)发展目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加快跃升。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到2025年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2%以上。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

10、提升。产城融合发展体系更趋完善。港口布局体系和港口集疏网络进一步优化,港口对海洋产业带动能力明显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体系更加完釜口O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引导全社会形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优势更加突出,滨海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全面形成。完成省下达任务目标,力争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100%。海洋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推动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向海开放合作空间深入拓展。与经济圈沿海城市、经济圈内陆腹地城市临港涉海产业

11、协同互补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及港口业务合作深入拓展,引进一批建链、强链、补链重大项目,建成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园中园。展望2035年,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一流强港优势充分彰显,向海开放合作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培育形成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经验,在海洋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列。城市十四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指标属性综合实力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7以上预期性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9.9*132以上预期性科技创新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40100预期性涉海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个)16

12、5342预期性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增速比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的提高幅度()2预期性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4.965.55预期性人均滨海旅游消费额(元)787*2833预期性生态保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100100约束性涉海自然保护地面积(万公顷)77约束性开放合作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占全市进出口比重()43.545预期性涉海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710预期性民生共享渔民人均纯收入(万元)3.24.5预期性人均海产品供应量(千克/人)1583169.7预期性注:*1为预计数,*2为2019年数据。(四)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海洋、港口、区位、环境优势,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形成

13、强港支撑、多组团提升、全域协同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强港支撑。坚持把港口作为最核心的策略资源,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强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与港口规划双向衔接,推动港城空间一体布局、要素一体配置、项目一体推进,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航物流服务能力,增强港口辐射带动能力,努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提供充沛动能。把片区打造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总体布局,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港口资源整合,着力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陆海空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三位一体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创建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区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坚持煤油气

14、并举,实施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五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全国能源储运基地和交易中心。围绕打造临港产业平台,拓展港口发展空间,吸引钢铁、综合能源等产业和人才向港口聚集,构建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的临港先进制造基地。多组团提升。活力区高端服务业组团: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持续推进滨海核心活力片区和休闲度假活力片区、商贸物流活力片区、商务金融活力片区、科教创意活力片区、精品民宿活力片区、体育康养生活力片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大力发展滨海文化旅游、医养健康、海洋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现代海洋服务业,积极培育商务金融、总部经济、体育会展等新业态,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重要展示区。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组团:加强滨海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滨海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依托、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积极推进海洋渔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海洋文化旅游、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现代海洋服务业,打造全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组团:深入推进区港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现代海洋渔业、游艇制造等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与航运服务创新发展。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创业组团: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快打造海洋高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