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战略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投资机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指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战略是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的碳排放结构:从能源结构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来自的燃烧;从产业结构看,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三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接近90%o为实现“碳中和”战略,未来40年我国的能源、产业、消费和区域结构将发生重大的调整。(1)能源结构方面,为实现“碳中和”,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中的比重将大幅提升,预计整体比重将从目前的10%以内提升至70%以上,平均每年提升1.5至1.6个百分点的比重。(2)产
2、业结构方面,将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从碳排放看,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凸显,产业链比重上升;清洁设备及环保产业需求长期向好,产业比重上升;新能源行业替代传统汽车行业。从碳吸收看,森林相关产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3)消费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消费普及。(4)区域方面,能源中心将由中部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向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扩散,西部将成为重要的能源中心。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发展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第一驱动力。清洁能源比重将由现在不足10%提升到70%以上。中长期看,光伏、风能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清洁设备行业是最大受益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一个长期战略的影响下,其经
3、济的路径并不是线性的。在环保力度增强的情况下,去除周期行业中的过剩产能是一个现阶段可行的选择。随着供给的收缩,价格抬升,行业内部具有优质产能的标的将受益。另一方面,现有比较成熟的降低周期行业能耗及排放的环保企业也将受益。因此,短期看,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造纸等周期行业内有优质产能的标的将受益。另一方面在环保行业中,具有降低工业企业生产能耗和排放技术的环保企业也优先受益。正文1前言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
4、40年的长期策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未来将从能源、产业、消费和区域结构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结构如下:1 .第二部分将介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2 .第三部分将介绍我们环境政策的变化,以及碳中和战略目标可能的节奏。3 .第四部分将介绍碳中和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影响。4 .第五部分将介绍我们在碳中和下长期的战略投资机会及2021年短期的战术投资机会。2我国及全球碳排放的结构研究碳中和战略的第一步是分析我国碳排放的结构。近代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现代经济打破了自然界二氧化碳排放、吸收的平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2020年9月国家主席向世界
5、做出承诺,我国要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碳排放的结构,1)从能源角度来看,80%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炭;2)从部门角度看,最主要的来源是电力、钢铁、非金属制品(水泥、玻璃)、化工、有色等行业。2.1我国的碳排放结构2.1.1从能源结构看:80%的二氧化碳来源来自煤炭燃烧从排放量增速上看,2012年之后,我国碳排放增速显著放缓。根据IEA数据显示,197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7.8亿吨,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95.3亿吨,近50年排放量增长超过12倍。从增速上看,我国碳排放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1年至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相对缓慢,平均增速约5%;2)从2001年至20
6、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上行,平均增速约9.8%;3)2012年之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迅速下行,平均增速约为1.5%。从结构上看,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煤炭的燃烧及使用。与世界能源结构不同,我国更依赖于煤炭资源。在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约为80%,2018年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76亿吨。石油燃烧及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约为15%左右。今年随着天然气的推广,天然气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从1%增长到5%o2.1.2从经济部门结构看:电力、工业、交通运输是重要的二氧化碳来源2018年,我国碳排放部门结构中,90%来自电力行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三个部门。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
7、不断推进,电力部门碳排放量比重逐年增加。2018年,电力部门碳排放比重最高,约占51%;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重分别为28%和10%0具体看制造业部门,主要耗能较高的行业有冶炼、钢铁、化工、非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煤炭、造纸7个行业;2018年,7个行业耗电量约为68%。7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业耗电量比重上升,其余5个行业耗电量比重下降。从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来看,钢铁、非金属制品、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的排放量居前列。2.2全球的碳排放结构全球二氧化碳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煤炭的比重相对均衡,自1971年到2018年,煤炭和天然气的碳排放量比重小幅上行,石油碳排放量的比重小
8、幅下降。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335亿吨,其中煤炭碳排放量比重44%,原油碳排放量比重34%,天然气碳排放量比重21%o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产业结构看,电力、交通运输、工业和居民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其中,电力和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增加,工业和居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重降低。2018年电力、交通、工业和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分比为41.7%、24.6%.184%和92%。从国别来看,中美两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国。因此我国在2020年9月承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碳中和的前世今生3. 1“十二五”到“十四五”:环保减排不断加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多次出现在政府
9、工作报告中。十二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减排目标,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以上。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这一关键词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从能源、产业和技术多个维度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能源方面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型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产业方面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并推动发展战略性和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十三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截至2019年,“十三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8.2%,已经超过了预定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节能
10、减排方面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将“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这一表述被写进了党章,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将污染防治上升到与脱贫相同的重要位置。党中央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碳达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将碳达峰和碳排放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1月,国家领导人在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特别致辞,再一次强调中国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发展
11、议程。4碳中和战略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碳中和作为我国未来40年重要的发展战略,势必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节,我们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区域结构做出详细的分析。除此之外,碳中和发展战略必然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力量的发展。4. 1能源结构:2050年预计清洁能源比重超过70%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下降,但2019年占比仍超过70%。1989年至2019年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清洁能源水电、核电、风能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煤炭比重由1989年的79.8%下降到2019年的71.2%,清洁能源比重上升8.6%。近年,清洁能源贡献主要来自风能与核电。光伏、风能在能源中的
12、比重将大幅提升,预计2050年将超过70%,平均每年提升15%-16%。可再生能源机构根据IRENA的预测2030年我国光伏渗透率将达到18%,到2050年渗透率达到23%。目前我国光伏渗透率不足2%,未来10年,光伏比重将有显著提升。风能比重将有更大幅度的提升,根据IRENA预测,2030年,我国风能比重将由2018年的4%左右提升到2030年的29%,到2050年的51%。新能源将会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第一大贡献力量。4.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清洁设备比重上升,林业助力碳吸收4.2.1碳排放:新能源产业比重上升,清洁设备需求长期向好,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随着“碳中和”战略的发展,我国
13、产业结构将有如下变化。1 .能源行业的资源属性向制造业属性转变,新能源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上升。未来新型能源比重将由现在的不足10%,上升到2050年的超过70%o而新型能源的分类将由采矿业转向制造业,制造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2 .清洁设备行业长期收益,设备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降低能耗及减少排放将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第二大助力。未来工业生产对清洁设备的需求将不断提升,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必然会带来设备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3 .新能源汽车行业比重提升。根据2020年11月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实现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到203
14、5年纯电动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和效率的提高。4. 2.2碳吸收:森林碳汇助力“碳中和”“碳中和”战略的一端是节能减排,另一端则是提升碳吸收能力,森林固碳是重要的途径。我国从2004年到2018年深林覆盖率实现提升,由18.2%提升至23%,为碳吸收做了重要贡献。根据人民日报报道,在20012010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提高60亿立方米。4.3 消费结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家居普及2018年,居民部门碳排放
15、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1%。居民部门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新能源汽车以及低能耗家电。4.4 区域结构:能源中心向东西部扩散西部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中心。“碳中和”战略下,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必然推动我国的区域结构产生重大改变。现阶段,我国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70%),而原煤产区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70%)。中部地区是现阶段我国的能源中心。未来,2050年我国清洁能源比重将超过70%,其中光伏约23%,风能约51%。我国辐射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风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未来集中式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都将占有重要比重;离岸风能比重也将提升。未来能源中心将向西北和东部沿海扩散,替代中部,形成新的能源格局。4.5 科技力量的提升碳中和也是一场科技革命,在能源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同时,与之相关的技术必将实现突破。“碳中和”战略下,未来我国将在很多领域实现科技力量的提升,推动光伏、风能、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