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一)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世界各地需加大减排力度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重大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挑战。截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巴黎协定明确了21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被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的目标,并将1.5温控目标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努力方向。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每五年提交一次“国家自主减排贡献(NDC)并自主确立减排目标。然而多项研究均显示即使各国都兑现自主指定的减排目标,全球温升平均水仍非常可能超过3,无法满足15甚至2的要求。因此全球各国均需大幅提升减排力度,以免温度变化成为长期
2、不可逆的问题并带来巨大风险。(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并入国家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碳市场、增加生态碳汇等一系列措施落实减排政策。当前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些许成效,如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4年前降低约48%,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5%,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并超出预期。为在全球减少碳排放行动中做出更多贡献,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上公布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未来期望。相较2015年中国的ND
3、C方案,二氧化碳强度由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变更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非化石能源比重由20%提升至25%,森林蓄积量从45亿立方米提升至60亿立方米。中国的碳排放较美国、欧洲而言较高,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比美国、欧洲分别高出约50亿吨、40亿吨,但伴随,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意识的提高、粗放式经营的收敛、精细化高效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三产高精尖技术等,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新的目标不仅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实力,同时亦推动了全面绿色转型的实现,对加速形成绿色、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三)钢铁行业先行响
4、应“达峰中和”若要实现碳中和,则全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捕集与封存或通过植树造林及其他固碳技术进行吸收,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相对紧迫,任务相对繁重,即中国需要用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更短的时间实现更大体量的碳中和。此外,由于碳达峰的时间节点和峰值直接决定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转变的可用时间以及需要完成的减排体量,因此碳达峰的计划实施必须在充分考虑碳中和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之前提下经过严格统筹和规划。然而目前关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的研究乏善可陈,且后疫情时代下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综合经济、科
5、技、社会生产模式等诸多因素来看,制定出适合于中国自身发展状况的碳中和计划非常必要。自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以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在制造业引发了讨论热潮。中国冶金报指出,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碳排放量在国内占比13%-15%,因此钢铁行业应承担起碳减排的主体责任,努力成为碳减排的先行者。工信部与2020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中国钢铁碳达峰的时间点比国家目标向前推进了5年。而行业龙头中国宝武则在此基础上又将目标提前至2023年,河钢集团定于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于2022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前
6、钢铁行业面临环境和资源两大约束以及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双重挑战,但从钢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钢铁自身便是一种低碳材料,因此凭借此次机会,钢铁行业或可实现技术突破,进行能源革命,转变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及生产模式的低碳竞争力。(一)环保举措已见成效,钢铁生产应考虑环境承载力自2015年起,国内钢铁行业在绿色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首先是超额完成1.5亿吨去产能目标,并出清1.4亿吨以上地条钢”;其次,实施大规模超低排放改造,环保水平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2015年明显降低,2020年前三季度又继续
7、分别下降0.05%、4.33%.10.68%、15.43%。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指出,尽管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对钢铁产品维持高需求,但高需求并不意味着产能拥有大幅扩张空间。中国钢铁总量大,即使各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但排放总量对局部环境而言仍将难以承受。比如津真北、晋冀南、长三角等三大钢铁产业集群地及山东、辽宁两大钢铁板块等,上述地区汇集了全国约70%的钢铁产能,区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显著。因此,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根本是解决钢铁生产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问题。(二)钢企环保水平仍待完善2020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区域钢铁企
8、业的60%左右完成产能改造,并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标时间,全国约有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尽管改造目标基本达成,但各企业环保水平仍难满足意见标准。首先,铁前工序能耗占70%以上,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流程的2/3,是污染物排放治理重点,因此仍需更多突破性创新治理技术使其进一步改善;其次,无组织排放占钢铁工业颗粒物排放的50%以上,因此无组织排放控制急需加强;最后,每吨粗钢需4-5倍场外运输量,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占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因此实现清洁运输十分迫切。(三)氢能炼钢-环保炼钢技术逐步发展钢
9、铁是国内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根据钢铁冶金过程环保和节能技术探讨可知,中国钢铁冶金的吨钢能耗超过600kg,长流程企业平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2.1吨,而炼钢过程中的生铁冶炼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整个冶金过程的90%o因此,控制炼铁过程中的碳排放是绿色钢铁发展的关键。目前世界上低碳炼铁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氢代替焦炭的高炉炼铁技术、将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并存储的碳捕集和存储技术等。前者的代表是韩国浦项等13家签署了源其能氢气合作协议的企业及研究部门,后者的代表包括日本JFE、蒂森克虏伯、瑞典SSAB等知名钢铁公司。此外,还有以碳捕集与利用思想为基础,将钢铁生产尾气进行收集再利用的德国钢铁
10、工业界。世界如此,中国亦如此。纵观国内钢铁行业,目前中国钢企也在积极发展氢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所用氢气则期望来自于钢厂产生的含氢废气。目前中国已有一批单位正在筹划复合铁焦技术(氢气替代部分焦炭),计划通过搬迁对钢厂进行相应改造亦实现铁焦的实际应用。此外,中国钢企亦聚焦于利用钢铁流程煤气制取化工产品的新模式。在对上述钢企对技术的引进、研究及发展为中国钢铁行业进行绿色发展,实现与化工及能源行业的联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四)发展电炉钢对减碳意义重大中国钢铁积蓄量尽管已达100亿吨左右,但由于尚未到报废期,因此每年回收废钢比例仅约2%,2019年中国废钢资源量为2.4亿吨,富宝147加钢厂废钢库存约40
11、0万吨。此外,国内钢企生产模式以长流程高炉炼钢为主,因此废钢产出严重不足。然而近几年由于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变高、社会钢铁积蓄量不断增加,叠加“地条钢”的清除使得废钢资源重回企业视线,短流程炼钢模式逐渐获得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电炉钢比例仅为10.5%,相较世界平均水平28%、美国70%、欧盟40%、韩国33%、日本24%,仍存在明显差距。2018年,中国完成废钢比达到20%的目标任务。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2025年,中国钢铁积蓄量将达到120亿吨,废钢资源两将超2.8亿吨;到2030年,废钢资源量将超过3.3亿吨。按此算法,中国年废钢增长量为10007500万吨,2035年左
12、右或将迎来废钢资源高峰,而后伴随钢铁需求回落逐步达成废钢供需动态平衡。电炉钢的碳排放量较长流程约低30%,对铁矿石、焦煤、焦炭的消耗量更少。发展电炉钢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假设采用全废钢为原料,废钢比每增加10%,相应可降低吨钢能耗50千克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4吨。国家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新建产能中约74%为长流程,下一步在针对废钢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以及少矿地区的产能减量置换行动中适当鼓励短流程钢厂建设,最终形成长短流程兼顾、布局合理、低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钢铁生产局面。(一)污染物排放量大,不锈钢污染严重且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产生铁88752万吨,同比增长9.6
13、6%;粗钢产量105300万吨,同比增长5.69%。然而钢铁作为排放工业大户,2017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82.31万吨、143.42万吨、131.12万吨,分别占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5.6%、22.2%.10.3%o不锈钢生产以废钢为原料,冶炼过程需加入氟化钙(萤石)以加强钢水流动性。因此,不锈钢生产将得到含有错、镒、镶、氟等有毒物质的冶炼渣。由关于推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文可知,每吨不锈钢将产生固废危废约500千克,总量可达千万吨。该水平至少相当于钢铁行业其他钢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危废的加和。国外因其产生危害较多,因此常出现
14、不锈钢生产增量不足的情况。然而中国2019年不锈钢产量为2940万吨,表观消费量2405万吨,同比增长约13%,占全球消费总量40%以上。当前中国不锈钢产量占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50%以上,但在建及规划的相应产能仍在快速扩大。因此,伴随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钢铁产能置换计划的推进,预计未来不锈钢扩建产能或将伴随政策调整得到释放。(二)氢元素炼钢或成方向指引,废钢添加比提升及短流程化成未来方向钢铁属于长流程高能耗行业。假设吨钢综合能耗600kgce(能源消耗量)计算,则相应煤炭消耗为6亿吨/年甚至更多。由于疫情控制得当,经济处于苏醒状态,预计钢铁产量将经历持续增加态势,届时碳排放亦将相应
15、提高。尽管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启动将减碳需求列入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国内钢企仍然面临来自能源结构的巨大挑战。首先,以氢为核心的冶金“流派”虽然在业内引发轰动,但在其正式大规模投入实际冶炼之前,其巨大环保潜力仍然是且只是钢铁行业环保方面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目前资源使用率较低、钢铁生产原料单一等实际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钢铁企业原料及生产结构,如鼓励增加废钢用量、鼓励短流程炼钢等,或许是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并达到碳排放下行拐点的迅速且有效的途径。2019年,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按照长、短流程看分别为552.06kgcc、106.77kgcc(关于推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O此时中国粗钢产量接近10亿吨,铁水产量超8亿吨。由此计算可知,中国钢铁工业铁钢比约0.82,较世界平均值高15.7%o采用废钢短流程工艺的吨钢综合能耗约占以铁矿石焦炭为主原料的长流程工艺的20%o若能在长流程工艺中采用相应技术措施提升废钢比,则降低铁钢比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