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心得体会发言 & 学习贯彻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心得体会发言 & 学习贯彻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贯彻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学习贯彻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二篇)贯彻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发言从2008到2022,时隔十四年,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中国再一次向世界奉献了一届奥运盛会。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用“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概括了北京冬奥会的三大特点。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重点工作,需要我们增添一些“冬奥味道”O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增添“绿
2、色味”。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有利于大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要把生态环境红线作为乡村产业准入的重要依据,把环境资源承载力作为乡村产业
3、要素投入的基本保障,把生态环境成本作为衡量乡村产业真实效益的重要标准,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暂时的、虚假的经济效益。强化农业产业建设,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增添“科技味”。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是根本性决定性力量。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驱动力,能精准聚焦农业“卡脖子”领域,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健康、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要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关键领域,加快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聚焦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传播机理、致病机制等重要因素,加快农业重大风险防
4、控能力提升。科技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发展农业科技的关键所在。要认真贯彻落实“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健全农业科研诚信制度,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出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味”。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
5、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村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俗。要积极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学习贯彻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二篇)篇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在
6、全面脱贫历史任务完成之际,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乡村振兴是挑战也是机遇,农经干部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工作“精益求精”,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坚持资金精准使用,以实际的为民方针来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精益求精”,为民方针要“实”。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作为农经干部,面对基层农村纷繁复杂的情况,必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
7、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为民方针倘若不“实”,乡村发展便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对照文件要求,自觉调整为民服务具体方针,针对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服务成效,使人民感受到农经工作实打实的影响。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好基础调研,充分了解人民所想所需,努力拓展农经服务范围,强化金融服务以及人才培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精益求精”,自身能力要“高”o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农经干部不能只满足于眼前所见,紧抱自身“一亩三分田”,而是要有意识
8、地开拓视野,注重平时积累,加强在数字乡村、绿色产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学习。要加强自身适应能力,面对新时期不断变化的基层形势,谨记“智者顺时而谋”,在今年“三农”工作伊始之际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精益求精”,资金使用要“准”。文件指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通过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等措施以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资金是乡村产业发展乃至整个乡村振兴的“命脉”,农经干部作为资金使用管理者和操作者,理应在资金使用时慎之又慎,不可掉以轻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经干部要在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阔视野,以实现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导
9、向,积极关注产业振兴、人居环境、金融服务等方面,保障资金服务,使资金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住乡村发展机遇,提供最大的后勤保障支持,使资金使用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篇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任务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方面重点工作,提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两新”目标。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
10、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形式,乡村振兴怎么振兴、谁来振兴、振兴成什么样子?这些问题不一而足得到各地区回应,但有经验样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当案例。有的完全照搬城市化一套逻辑,大兴土木引进企业腾地办厂,由于缺乏可持续人力支持和产品保障,最终不了了之只剩企业凋敝;有的一股脑招引大量人才回乡创业或聘请农村职业经理人,但由于缺乏历练以及对特色乡村的认知,最终只是人过无痕空留影,没有对乡村振兴起到实际作用;有的乡村振兴规划得美轮美奂、场面宏大,实际操作下来处处受限、问题百出,农民不仅未曾受益,家园反而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乡村振兴应为农民而兴
11、。乡村振兴不只是外界眼中的繁荣,更应是农民切身的舒适。农民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切身的增强,才真正说明短板在补齐、乡村在振兴、国家在富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远景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切实指明了新一年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乡村建设应为农民而建,不搞“刷白墙、换黑瓦”的形象工程,不塑造刻板固化的“千村一面”,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地域地理构造和历史渊源,立足村庄现有基础,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犒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在进行房屋改造时保留整体风貌,还原乡村的朴与真;乡村治理应为农民而提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内生发展动力,鼓励农民重新拾起村歌、“村晚”、村耕、村游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再现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的“威严”,体现农民的善与淳;乡村产业应为农民而壮大,贴近农村发展实际,在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的同时,加大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发展力度,从本源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的稳与实。华夏儿女的根都在土地里,魂都在乡愁处。将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乡村振兴之路必将是一道宽阔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