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融结合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产融结合提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齐培培徐璨【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既要重塑经济增长动能,升级转型经济结构,又要引导货币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强化制造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我国推动产业经济质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产融结合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构建金融和产业双向经济体内在联合模式,对我国加快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融资效应、协同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3个方面阐述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和逻辑机理,最后基于制度环境视角进一步从政府和企业双方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关键
2、词】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产融结合【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2-0022-030引言长久以来,制造业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这往往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产融结合这一新型合作方式,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拓展了便利渠道,愈发受到企业关注。但产融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方式、结合程度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3、都要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当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优越时,企业能够融通足够的资金用于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成果也能够得到法律保护,从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相反,当企业所处制度环境不完善时,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政府干预严重,企业很难从外部市场融通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法律制度的缺失也无法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导致企业不愿进行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积极性不高。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创业创新的主战场依然集中在制造企业,基于此,探究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对丰富产融结合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推动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文献回顾
4、与综述1.1产融结合与技术创新研究国外学者大多从银行与企业关系的视角研究产融结合,鲜少直接研究产融结合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Zademach(2022)认为金融行业属于高收益行业,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可分享其获得的高额利润,以此支持企业内部技术创新1。Peng(2022)通谩研究日本的产融结合模式发现,银行是否选择共享企业信息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不同影响,原因在于信息垄断和信息竞争导致的信息不对称2。国内学者对产融结合能否促进技术创新持有不同观点。葛宝山和何瑾(2022)用持股比例排名前三名的金融机构市值衡量高端制造业的产融结合程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结论,证实产融结合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5、3。吴春雷和张新民(2022)发现产融结合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4。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如杨筝等(2022)以20222022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实体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向金融机构投资会导致企业忽视主业经营,反而会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5。李文贵和蔡雍蓉(2022)研究发现,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会导致自身“脱实向虚“,对企业主营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6。1. 2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国外学者们从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发展层面、知识产权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展开研究。(1)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Pain(2022)通过研究经合组织国家的技术创新活
6、动发现,若该地区通货膨胀率不是很高,相对稳定,反而能够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推动作用7。Waegenaere等(2022)从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跨国公司为了享受更高的税收减免,会将研发投资从税率高的国家转移至税率低的国家8。(2)从金融发展角度来看,Chowdhurya和Mating(2022)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建设程度发现,发展程度高的金融市场信息流通更高效便捷,能有效降低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9。Bernstein等(2022)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兴起为实体企业获取资金提供了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引入风
7、险投资获取资金,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发展10。(3)从产权保护角度来看,LedermanMaloney(2022)研究发现,完善健全的产权保护体系,能够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企业研发投入11。Hall(2022)则得出相反结论,认为专利保护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反向作用12。国内学者主要基于地区差异对制度环境开展研究,王超恩等(2022)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产融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则呈现反向影响13。严若森和姜潇(2022)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优化,随着金融法治环境的完善,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缓解效应会逐渐减弱14。王勇和王小丽(
8、2022)研究发现,通过改善区域法律制度环境,可以弱化供应商过于集中带来的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5。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产融结合、技术创新和制度环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国内研究多侧重于实证分析而理论分析较少,制度环境为何能够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其影响效应如何?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理如何?目前,从理论层面,基于微观视角对制度环境、产融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尚不充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作为产融结合的主体,着眼于企业的微观分析应更为真实有效;而基于我国特殊国情,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从政府角度
9、制定产融结合的相关政策或许更有意义。2制度环境视角下产融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研究2. 1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制度环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与分配所面临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任何微观的企业行为决策都处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制度环境的优劣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府作为“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干预会更加合理,不会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干预,而是借助适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微观主体的经营环境进行适度调控。法制与金融理论认为,法制建设是金融发展的前提,优越的金融环境离不开完善的法制建设,而完善的法制建设将会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增强
10、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提供信贷的信心和意愿。同时,高度发达的金融环境会弱化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即使没有股权关联,金融机构由于掌握了实体企业技术创新的充分信息,经过调研和评估,依然可能愿意向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项目提供大规模信贷资金,缓解实体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融资困境,从整体而言更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由此可见,通过完善政府治理、推动金融发展、健全法制建设等方式优化制度环境,可为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产融结合提供制度保障,说明制度环境对企业产融结合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16o3. 2产融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具有逐利性,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资本市场中出现借贷关系,
11、资本持有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高的利润,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企业资本家将一部分利润以利息形式回报给资本持有者,后期随着资本持有者对更多利润分享的渴望,原有的借贷关系逐渐转变为投资持股关系,金融资本为了获取更高报酬,某种程度上愿意承担更多风险,从资本流通角度看,资本的积累其实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过程。金融资本与实体企业相互渗透融合,能够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这就意味着在产融结合过程中,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扶持、相互作用,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起点。技术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企业实施产融
12、结合战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具体如下。(1)基于融资效应的作用路径。制造业企业进行产融结合,金融机构向企业注入大量资金,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为技术创新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往往需要借助外部融资筹集所需资金,但在融资过程中,由于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资金提供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调研资金需求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估提供资金的可行性,而资金的需求者为了获得资金通常会粉饰报表,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产融结合这一策略的实施,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作为股权投资者,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有利于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通道,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隐患,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缓解
13、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2)基于协同效应的作用路径。制造业企业实施产融结合,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资源互补,能够发挥管理协同效应,推动企业创新投入。产融结合本质上是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交叉持股,产权关系的合理设定和交叉分配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有效配置,使得不同部门与环节能够相互协调,不同利益主体能够共同协商,相互监督,发挥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相互促进、彼此制约,产生高效互补的正面影响,使得原本处于对立面的双方能够互惠共享、横向整合,凸显多项协同效应。(3)基于风险承担效应的作用路径。制造业企业实施产融结合,能够提高自身风险承担能力,进而促进技术创新产出。一方面,产融结合为实体
14、企业规模扩张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提供金融保障,提高了企业研发失败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在寻找投资对象时,往往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了解项目研发成功的概率,尽量确保实现预期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由此可见,产融结合可为企业研发提供资金保障,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3制度环境视角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对策研究4. 1从政府角度而言政府应根据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形势,加强引导和监督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及时调控。首先,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产融结合,
15、发挥其优势效应,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产融结合的稳定发展需要法律支持,以实现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为更好地发挥“以融促产”效力,政府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明确产融结合实施准入机制,严格金融机构投资动机审查,强化投资绩效考核,切实提高产融结合有效性,严厉打击投机套利行为。最后,政府部门还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及时披露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关联交易信心,保证金融市场信息公开透明,规范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倡导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多样化创新融资方式,鼓励支持产融结合发展。3.2从企业角度而言目前,产融结合因其种种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盲目与金融机构合作,导致企业面临“脱实向虚”的风险,产融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以融促产,因此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首先,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