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讲义.docx(7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讲义核心概念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2、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初步具有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与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3、掌握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与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利用与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基本方法;4、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其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5、掌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典型模式与结构,并能够将不一致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知识概览】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实例研读】语文教学设计一风筝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
2、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作为教学资源。使用总一分一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目标,针对课文的内容特点与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图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存文中重点词语,熟悉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与懂得主旨。并分别给学生与教师安排了课前准备。第一课时:首先,导入新课,简介作品。播
3、放歌曲让学生互谈感受,以引入正课,并对鲁迅及作品作介绍。然后,整体感知,朗读思考。检查预习,订正字词,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显示问题组,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与课文内容进行小结。前两项任务完成后,自读课文,理清思路。使用师生共读共论的方式,明确讨论的顺序: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接下来,自主质疑,合作探究。以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与学生对话两种方式进行。最后,布置作业,课外拓展。让学生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准备课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首先,精读课文,品味语句。教师设置四个问题情境,通过朗读课文,深入懂得文章内容。然后,体脸反思,合作表演。学生与作者对话,使用
4、角色扮演与想象虚拟空间的形式,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懂得。以师生与作者对话,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懂得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教师分别给出主题讨论提示与主题探究提示。接下来,课堂总结,提出希望。指出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最后,对比阅读,拓展延伸。(资料来源:CZyW/201003/3296.hm1)【实例分析】该案例是基于初中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细致分析,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背景,合理地设置了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选择教学策略;在教学步骤的安排上,紧紧围绕教学
5、的三维目标,注重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经脸、生活出发,设计问题情境,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表达层次性。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与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一致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险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与制造性阅读的能力。【学习问题】1、从风筝的教学过程,你如何懂得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2、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
6、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奉献的一个范畴”,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我国对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20多年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展非常迅速,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教学系统设计在教育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各个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作为指导,教师在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教材、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进行多媒体教学评价等方面才能
7、做到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的真正优化。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比较多,各个定义的侧重点也不一致,但这些定义有共同的认识:首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教学,否则教学设计的整个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其次,教学设计运用的是系统方法;第三,教学设计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包含整个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我们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实施解决方案,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以上步骤进行修正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设计的通常特征有下列几点: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与评价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尽管在执行时它们大概是按照一定的先
8、后顺序,但实质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非线性的,其中制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是它们的核心。2、教学目的的确定务必建立在对系统环境分析上,即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形成教学目的。3、学习目标使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使师生双方对学习产生的结果都很清晰,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与教师准确对学习是否发生进行推断,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测量标准。4、对学习者的熟悉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正是教学设计熟悉学习者与关心学习活动的表现。5、教学设计研究的工作重点在教学策略的计划与媒体材料的选择与开发上。6、评价是设计与修改过程的一部分。教学系统设计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策略务必通过多次反复的试行与修正的过
9、程才能达到最优化效果。因此,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调控信息。二、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不一致,教学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一致的层次,即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一致层次的教学系统。通常可归纳为三个层次:1、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一教学系统设计这里所指的系统是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与更杂的教学系统,比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新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施计划等。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含系统目的、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建立、试行与评价、修改等,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大。因此教学系统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包含
10、有关学生构成的设计小组来共同完成。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针对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单元,甚至是一节课或者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我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设计,它要紧根据课程规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每个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与各知识点的设计。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它是在课程目标体系的指导下,选择教学媒体,指定教学策略,形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方案,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评价与修改。课程教学设计通常由教师或者教研组来完成,也能够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共同完成,以保证课程规定的总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由任课教师完成
11、。3、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一教学产品设计教学设计的最初进展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与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设计人员与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简单的教学产品可由教师自己设计与制作,比较复杂的教学产品有的时候还须汲取媒体专家与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测试、评价。以上三个层次是教学设计进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他们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中处于中心地位。三、教学设计的通常过程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试行、评价与修改的过程
12、,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明确目标、把握内容、制定策略,到权衡利弊,即从教什么与为什么教、如何教、教得如何几个方面入手,形成各个层次。共分为前端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过程设计与教学评价四个部分,如图4-1。图4-1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一)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与环节进行分析,包含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与学习者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萧要是指学习期望达到的状况与学习现实现状之间的差距。在这里,期望来自于社会与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是社会与学生自己对其能力素养及其进展的要求。目前的状况是指学生群体与个体在能力素养方
13、面已达到的水平。期望的状况与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揭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通过教学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指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分析方法要紧有两种,即内部参照分析法(常模参照测验分析法)与外部参照分析法(标准参照测验分析法)。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行为经验的总与。学习内容分析也称教学内容分析,是指对学生从起始能力(教学之前已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转化为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终点能力(满足学习需要后学生所形成的
14、知识、技能等)所需要学习的从属先决知识、技能与态度及其关系进行全面剖析的过程。学习内容分析表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习内容分析的结果是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总的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个总的教学目标,学生务必掌握什么相应的具体知识、技能与形成什么样的态度。分析方法要紧有下列几种:(1)归类分析法:要紧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2)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性方法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法,用于对认知学习内容的分析。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内容与逻辑上高度概括学习内容的一套图表或者符号。(3)层级分析法:层级
15、分析法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技能的内容分析法。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他们务必具有什么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需要具备什么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4)信息加工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是由加涅提出来的,是根据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内容分析法。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又称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习者要紧目的是为了熟悉学生的能力、特征与风格,为教学外部条件习惯学生内部条件提供重要根据。第一,初始能力的分析。初始能力是指学生从事特定学习内容的学习前己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与有关学习
16、内容的认识与态度。预估学习者的起始能力的目的,是为了熟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熟悉学生是否具备了从事新的学习所必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二是熟悉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白了多少;三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熟悉。第二,学习者通常特征的分析。学生的通常特征是指学习者具有的与具体学科内容无关,但影响其学习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特征,包含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生活经验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通常特征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集中教学时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等工作的根据,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学生在通常特征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作为制定个别化学习的策略,进行个别辅导等工作的根据。第三,学习风格的分析。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与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实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