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政府管理规范有序、社区自治充满生机、市场机制充分发育、执政基础坚强巩固。围绕这个目标,需要从思想、政治、共建、服务等方面作出努力,全面推进我县的社区建设。1、建立思想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理念基础。一是要强化舆论引导。宣传、新闻部门要选择鲜明的主题,例:“什么是社区建设”“为什么要加强社区建设”“怎样推进社区建设”、有计划地组织研讨和宣传报道。街道、社区要开展针对性、多样性的宣传活动,形成“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通过设计社区标志,培育社区特色文化。二是强化领导示范。及时报道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社区考察
2、调研的活动,民政、城管、公安、卫健、文化等部门领导安排一定精力到社区,街道领导要定期研究社区动态,解决社区困难,建立县领导和县级部门与社区的联系制度。三是要强化活动凝聚。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经常组织社区特色体育活动,探索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吸引居民群众和法人单位参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2、建立自治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政治基础。一是健全自治组织。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设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分别履行决策、议事和执行职能。按照每300户1名标准,以公开招聘、民主选举和下派挂职形式,增配专职干部,确保每个社区至少有8名以上
3、的专职干部,并相应落实和提高他们的待遇。二是健全党建组织。*街道各社区正式党员均超过90名,可设立社区党委。按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以在职位党员为骨干,以联合、挂靠等形式,建联席会、开设社区党校、建立党员责任区和在职党员“一人一岗”等载体,不断增强党建活动。三是健全民主渠道。建立稳定的运作程序,保障选举、议事、管理、监督等权利的行使。举行社区事务听证会、事务商讨会和居民夜谈会,建立信访室、维权站、居民议事会等制度。提倡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推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公开化,开展居民评议街居工作和街居干部。3、建立工作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领导基础。一是建立县级社区建设指导机构。由县委
4、、县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和驻区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定期研究、决定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理顺街道条块关系,协调有关部门和驻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二是健全街道社区协调组织。由街道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牵头,驻区有关部门、企事业?彻落实上级的有关决定和工作部署;制定、实施共建机制;指导居委会和中介组织社区建设活动。三是县级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理顺街道、职能部门与社区的关系,县级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承担社区专业管理任务,在社区设置相应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4、建立共建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一是建立社区工作社会化机制。驻区所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执行代表
5、大会和共建理事会的决定。有序地开放文化、教育、体育等非经营性设施,实现财务、物力智力支持的合理配置。工青妇、残联、老龄委和公安、卫健等部门,要做好社区“责任田”,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二是建立中介机构的参与机制。推进部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向社会中介组织转制,培育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团体,出台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鼓励政策。三是规范物业公司的运行机制。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区,由住户推选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进行定期考评、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物业公司接受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尤其是旧住宅区,应以发展社区服务来管理辖区物业。5、建立投入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物
6、质基础。通过“财政支持、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社会赞助”四种渠道,建立社区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一是要政府增加对社区投入。县府、街道开设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用于社区的服务设施、基础性工作和办公经费。居委会干部津贴和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按百户8000元标准下拨,逐年有所增加。二是要出台“费随事转”政策。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需要社区协助其职责外的工作,须以“费随事转”的办法拨付必要的经费。财政、物价部门要规定“费随事转”的范围、计费标准和运作方式,使之有章可循。三是要形成鼓励优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从事社区服务业,在工商、税收上予以优惠,规划、房管、城管、劳动等
7、部门从事自职能出发予以扶持。发动各界开放资源、共建资助、智力投入,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投入。6、建立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凝聚基础。一是制定社区服务的设施标准。按百户居民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综合用房。每个社区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场地,街道拥有IOOO平方米的服务中心。新区配套设施须布置在住宅区的中心,列入小区建设规划,按资费用由开发商按基本造价在配套中列支。老城区要会同城建、房管部门,通过改造调剂,逐步达到配套标准。二是创新社区服务的组织形式。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网点等,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倡导邻里互助和协同包户,吸收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
8、员和中青年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不断深化社区服务。三是要完善社区服务的运作机制。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构筑便民生活圈,开展有偿服务,塑造若干特色服务社区。但是作为福利性的社区服务,必须走无偿或低偿相结合,尤其是对待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如实施为老年人服务的“星光计划”。7、建立激励体系,增强社区建设的动力基础。一是建立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主要是“示范社区考评指标”“街道社区建设工作考评指标”“职能部门社区建设考评指标”,做到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二是推进“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考核按“六化”进行,即: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干部专业化、功能全面化、设施配套化、工作一流化。由社区申报,街道推荐,县考核审批。三是评选“社区建设先进单位”。依托社区组织,对参与社区建设的单位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四是开展实践模范党员竞赛。在社区开展党员“四个一”活动,即每个社区都有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位党员都为社区做一件好事,为社区建设了一个金点子,结对帮扶一名社区特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