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中心XX县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区中心XX县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区中心XX县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基本情况XX市共有14个省级中心镇,其中两个中心镇(珠港镇与海游镇)为县城所在地。近年来,XX市各中心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养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心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中心镇以框架建设为重点,城镇规模刚性扩张,12个中心镇(不包含珠港、海游)建成区面积达到13中心镇建设存在的要紧问题及计策以XX省XX市为例3.1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2.9%。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各地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特色,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着
2、力特色产业的培养与进展。如院桥镇以五金机械及摩托、木制工艺品、塑料制品与文化纸业制品为主的四大支柱为特色产业;金清镇以高科技工业与高科技农业为要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电子照明、轻纺针织、机电产品、建筑建材、工程塑料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杜桥镇先后建成眼镜、机械、医化、工艺品等五大工业集聚区;横溪镇采取农业与工业齐肩并进,全镇建有杨梅、柑桔、提子、高山蔬菜等5个合作社,这些产业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心镇建设的主动力。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都已完成第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70.2%,其中有4个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85%;镇区村庄建设规
3、划编制率完成100%。城镇的生活服务能力得到加强。近几年,各中心镇在建设城镇时,都特别注重街道住宅、交通网络、供排水、供电、绿化、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丰富了群众生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城镇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各中心镇都设有城建管理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建有城建(管)队伍与环卫保洁队伍,并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城镇面貌明显改善。二、存在问题(一)部分中心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集聚与辐射效应目前台州的12个中心镇,泽国、大溪、杜桥3个中心镇镇域人口超过20万,金清镇镇域人口超过10万,而建成区人口超过10万的(包含外来暂住人口)只有泽国、大溪2个中心镇,XX县区人口不足
4、5万的有9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泽国、健跳2个中心镇,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有4个中心镇。由于规模偏小,一定程度上影响集聚与辐射作用,导致中心镇进展速度不快。(二)规划缺乏稳固性与连续性,建设跟着“感受”走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虽都已编制了第一轮总体规划,但由于有的地方领导规划意识淡薄,加之经济快速进展,总体规划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修编,从而导致城镇土地利用与建筑布局的混乱,违法占地与违章建设行为时有发生。(三)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与配套功能不全。由于大部中心镇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的道路,又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与优惠政策,缺乏融资能
5、力与融资主体,镇一级运作经费不足,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特别是供水、污水、垃圾三大设施建设已成为各中心镇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各中心镇都有水厂,但供水能力有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准备动工建设的也只有泽国、大溪、杜桥、白水洋等4个镇;12个中心镇共建有镇级垃圾中转站14个(横溪、白塔2镇目前还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心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不利于中心镇的进展壮大。(四)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人员及编制不足,执法工作难以开展随着中心镇的进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中心镇的规模与功能具备了小城市的性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现行的管理体制明
6、显不顺,作为一级政府,其功能是不完备的,缺乏应有的城镇管理、协调与执法权限,跟通常建制镇没有区别,没有一套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目前,院桥、杜桥2个中心镇设立了规划分局,泽国、大溪、松门、平桥、健跳、横溪、白塔等7个中心镇设立了规划管理所(站),这些分局(所、站)目前在岗管理人员2-6人不等,只能负责县级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部分规划管理审批,如“一书两证”、“一书一证”办理。尽管每个中心镇都设有城管监察中队,但监察中队未经编委核定编制,城管监察人员均为镇政府临时聘用人员,人员素养不高、待遇低、队伍不稳固,加上缺乏应有的城镇管理权限与执法权,各中队只能负责日常监管、劝阻。遇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7、、违章建筑拆除、车辆乱停放等具体执法问题只能救助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执法,使中心镇的管理效率低下,造成能管理到位的没有管理权,有管理权的管理难到位,不习惯新形势下中心镇的管理要求。(五)建筑缺乏特色,城镇自身魅力得不到展示有的中心镇只是就城镇抓城镇,就建设抓建设,缺乏对生态环境、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筑元素、人文环境等问题的研究,其长期建设结果必定导致“城镇一样化”,自身的特色与魅力逐步被湮没,失去灵魂,难以进展。(六)政策支持不力,中心镇建设“底气”不足中心镇建设方面,台州各级政府曾有过扶持政策,但基本没有落实,中心镇实际上与通常镇没什么两样,目前建设与进展上优于通常镇,要紧是区位优
8、势、产业基础在起作用,靠内源型、自发型增长,外力拉动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对中心镇的更快进展形成制约。投入的不足、支持的不力,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心镇的概念,削弱了中心镇进展的信心,有的甚至对建设中心镇产生了动摇。三、建议(一)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地位1、抓好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随着中心镇的建设进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与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不协调或者与中心镇规模与职能不相称的、不习惯城乡结构快速演变与一体化进展的规则,需要组织调整修编。中心镇是承接城市与农村的枢纽,处于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同意大中城市的辐射与扩散,依托城市
9、获得自身进展;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的集聚功能,带动通常小城镇、乡村等周边农村地区的进展。因此,总体规划修编务必按照建设小城市与特色镇的目标定位与城乡统筹进展的新要求,着眼于整个镇域范围甚至周边更大区域,研究城镇的进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明确强制性内容,努力提高总体规划的前瞻性与超前性,突出中心镇在县(市)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中心镇的发。2 .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操纵性全面规划、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专业的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操纵性全面规划、专项规划是中心镇的“软肋”。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中心镇要突出抓好近期建设规划、各功能区的全面规划与交通、供排水、供电、环保、垃圾等基础设施与
10、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镇区五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中心镇规划区内的重要区块如旧城改造、产业园区等都要编制操纵性全面规划,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全面规划覆盖率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对城镇重要地段、重要节点要做好城市设计,做到细微处见精巧,以有效操纵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与风貌特色,提升建设品位与档次。3 .重视中心镇的建筑风貌研究。在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研究与人文习惯、当地建筑元素的提取等,确定好建筑形式与建筑色彩,真正表达特色之特。(二)加快中心镇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绿化水平
11、,改善中心镇生产、生活环境要做好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安排,要从更大的区域对垃圾与污水处理作出规划,统筹考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避免镇、村各自为政,分散处理,不但达不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反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做好地下管线综合建设与管理规定,近期重点建设好污水截流管网,新建道路务必一律实行雨污分流、同步建设。有条件的中心镇应根据当地实际,逐步开征污水处理费,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中心镇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规划留足绿化用地,绿化建设要与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三)加强管理,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谐进展城镇的管理水平表达着城镇文明程度。规范、高效的管理是确保规划有序实施、建设有序推进、功
12、能全面提升的关键。根据目前台州各中心镇的管理现状务必从下列几方面强化管理。一要加强环卫管理。建立健全中心镇环卫管理机构,充实人员,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按照环卫一体化要求,全面建立城镇辖区内村级环卫投入、清扫、保洁机制,推进环卫向农村延伸,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问题。二要积极以创建活动为有效载体,三要完善城镇管理体制,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四)注重城镇特色,提升中心镇的档次与品位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等特点,努力编制有特色的规划,为建设特色中心镇奠定基础。二要以人为本,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四个突出。即突出“山、水、林”文章,使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
13、协调,构筑起伏有致,环抱自然的城镇形态与空间景观;突出做好生态文章,使有机景观与无机景观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努力制造与谐宜人的城镇环境;突出做好人文文章,使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相协调。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是人类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当地自然条件的习惯性,要把这种习惯性建筑结合运用到现代建筑上来,以形成具有当地特殊风格的建筑景观;突出做好标志性建筑文章,使重要地段、重点空间的艺术性建筑与通常的有用性建筑相结合。(五)做大做强产业支柱,增强中心镇进展后劲当前,台州大多数中心镇基础扎实,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平桥的工业过滤布产业,横溪的工艺品产业,
14、大溪的水泵行业,楚门的阀门行业等等。因此,这些产业基础较扎实的中心镇要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培养创新产业集群;从依托传统技术的低附加值生产向依托现代技术的高附加值生产转变;从横向平面竞争向纵向分工协作转变,强化创新推动力;而少数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心镇也要把进展特色经济、培养支柱产业摆到突出位置,从本镇的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实际出发,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拥有充足进展空间的优势,优化进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村镇二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尽早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提高自我集聚、自我积存、自我强化的能力。(六)制定与完善土地制度,促进中心镇健康进展土地是推进中心镇
15、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进展的瓶颈之一。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尽量少用耕地,对中心镇进展确需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优先保证。支持与鼓励中心镇通过改造旧城,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等,做好集中用地与集约用地。对大型的建设项目与重点项目,要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进入中心镇后原有承包地与宅基地流转的途径与管理方法。同意XX县区内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开发。(七)改革中心镇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城镇管理权限一要真正给予中心镇政府相当于县一级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对中心镇实行计划单列,计划、规划、建设、用地、工商、
16、环保、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可由县级主管部门委托中心镇政府或者其派出机构行使,其他县级主管部门行使的职能也要逐步采取委托或者授权的方式由中心镇政府行使。关于可能涉及到的部门间利益,应站在搞好中心镇建设的大局出发,积极协调、配合、支持中心镇的建设与进展。二要健全机制。建立一个精简高效、条块协调的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心镇设立公安、工商、土管、建设等分局,作为县局的派出机构,能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行政综合执法能力的城镇管理专门机构,中心镇镇域范围内的土地、规划、建设管理、市容管理及有关的违章、违规案件的处理,由县级主管部门委托与授权这一机构行使。此外,为提升管理力度,中心镇本级机构设置、干部职级配备,可适当高配。(A)转变思路,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针对中心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变中心镇现行的财政资金收支报账机制,给予完整的一级财政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