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688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模具制造技术专业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一、前百(一)课程定位3D打印技术是以三维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塑料或粉末状细微金属等可粘结材料,通过逐层堆积方式来构造真实三维物体的技术。传统的把多余材料去除方式所的零件称之为减材制造技术,而3D打印的技术以其成形原理,亦称之为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一增一减”可谓颠覆性的变革,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明显优势,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

2、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医疗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所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尽管仍有待完善,但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势必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众多突破技术之一。本课程致力于创新思维、3D打印技术的人才培养,其使学生掌握CAD/CAM软件相关知识及应用技能,具备CAD/CAM软件的零件建模、产品设计及零部件生产的新技能、新方法。前导课程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机械CAD、CAD/CAM应用技术。(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依据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兼顾学生知识技能认知发

3、展规律及创新能力要求,确定了课程目标,并设计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课题教学设计不同的活动,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传统教室、实训室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可设计的活动包括学习目标、任务分析、知识链接、实际操作、结果检查等内容。每一个任务的学习都以课题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分为知识学习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和技能测试活动三类,每类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关于知识、技能、态度的不同要求

4、,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及载体。本课程总学时为52课时。学时分配方案建议见课程内容和要求表。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能说出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2 .能熟练应用3D打印技术“切片”软件;3 .能编写零件的打印方案;(二)技能常自力培养目标1 .能够借助教师示范完成零件三维模型的设计工作;2 .能比较熟练地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打印G代码后处理及打印工作;3 .能制定出创意零件的建模、打印等整体解决方案并实施;(三)情感态度培养目标1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2 .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3 ,懂得与人分享成功经验。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

5、3D打印基本技能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课题任务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课时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项目一3D打印概论认知3D打印概论1 .能列举3D打印机常见的应用领域;2 .能说出3D打印机的操作方法和步骤。1.能地运用3D打印机编程软件处理模型切片工作及导出G代码;2.能根据给定模型完成打印工作。1 .参与小组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3D打印技术简介;2 .软件界面操作;3 .打印实例;4 .评价与总结。4项目二3D打印机结构与维护3D打印机结构与维护1 .能说出

6、3D打印的“切片”方法;2 .能说出常用的设置参数;3 .能说出打印操作的注意事项。1 .能导入打印模型并进行缩放处理;2 .能进行基本参数的合理设计;3 .导出G代码;4 .独立完成给定模型的打印。1.自主学习;2.学会倾听;3,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参数设置;2 .更换耗材;3 .平台调平;4 .展示与评价。6项目三3D打印操作3D打印操作1.能说出常用的设置参数;2.能说出打印操作的注意事项。1 .能导入打印模型并进行缩放处理;2 .能进行基本参数的合理设计;3 .导出G代码;4 .独立完成给定模型的打印。1 .自主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模型导入;

7、2 .模型打印;(1)参数设置;(2)后置处理。3 .任务评价。4项目四笔筒打印笔筒打印1.能说出3D打印的流程。1.独立完成模型的打印。1 .参与小组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L模型打印;(1)参数设置;(2)后置处理。2 .模型美化;3 .任务评价。6项目五正向建模介绍正向建模软件应用1 .熟记建模软件的常用工具;2 .能说出图形文件格式转换的方法。1 .应用建模软件完成建模;2 .输出正确格式文件1 .自主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正向建模软件建模;2 .输出正确格式文件;4.任务评价。6项目六UltimakerCura4.0.0介绍

8、Jltimake、Cura应用1.能说出3D打印的“切片”方法;2.能说出常用的设置参数;1 .能导入打印模型并进行缩放处理;2 .能进行基本参数的合理设计;3 .导出G代码;1 .自主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模型导入;2 .模型打印;(1)参数设置;(2)后置处理。3 .模型美化;4 .任务评价。4项目七花瓶打印花瓶打印1.能说出3D打印的“切片”方法;2.能说出常用的设置参数;3.能说出打印操作的注意事项。1 .能导入打印模型并进行缩放处理;2 .能进行基本参数的合理设计;3 .导出G代码;4 .独立完成给定模型的打印。1 .参与小组学习;2 .学会倾听;3

9、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模型设计;2 .模型打印;(1)参数设置;(2)后置处理。3 .模型美化;4 .任务评价。6项目八实训总结实训总结1.能说出3D打印一体化实训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2.能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1 .能独立完成实训总结的写作2 .实训总结格式正确1 .参与小组学习;2 .学会倾听;3 .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1 .总结学习1狄;2 .编写总结攵4复习考试6机动6合计52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或编写1 .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2 .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

10、,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3 .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4 .教材内容能及时反映在显示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二)教学方法1 .教学班或学生社团为主要的组织形式,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2 .本课程在教学中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立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 .本课程建议在CAD/CAM专业实训室中进行,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操作,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操作训练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整性,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果的成功喜悦;5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

11、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条件本课程安排学生在校内3D打印实训室进行实训,也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四)课程资源1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典型案例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 .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

12、(五)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实操+实训报告2 .期末总评计算方式:按照打印零件(80%)与实训报告成绩(20%)合并计算,计分采用百分制。3 .考核内容:包括建模、零件3D打印加工操作能力,实训报告的完整性。课程评分结构表考核项目考核方式比例过程考核学习态度根据课堂回答问题、学生出勤、上课精神状态等,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20%单元实践根据各小组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工件完成情况进行评分。20%综合实践根据学生零件建模、打印过程的参与程度、个人对机床操作及熟悉度进行评分。40%结果考核实训总结由教师评定实训报告的等级。20%合计100%五、其它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起草人:工作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