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2月光曲教学目标:1 .会写“谱、莱”等8个生字,会写谱写等12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3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创作过程中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4 .想象课文中的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创作过程中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教学难点:想象课文中的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初听月光曲;2.介绍曲子的曲名和作者。3.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说一说。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读提示:1
2、.读课文,自学生字。2.请快速阅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3.课文围绕月光曲写了哪些内容?2 .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正音。(2)词语理解谱写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烛光失明纯熟琴键景象陶醉注意“幽”字笔顺交流理解词语:重点指导:清幽”与“幽静”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静”,而“清幽”侧重于清。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什么是传说?传说中的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重点概括第九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四、品读感悟三次对话,感受人物的
3、心灵美1感受手足情深:“要是能一一多好哇!”感受到失明的妹妹为了弹好曲子,想听贝多芬弹奏的愿望。“音乐会的人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达成所愿而不安。“别难过”,“随便说说”,“那有多好哇”妹妹为什么这样说?从中感受到什么。体会凄楚中饱含对哥哥的体贴,感受盲姑娘既热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品格。2.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J理解贝多芬为什么会被这位热爱音乐却贫穷的姑娘所打动,主动为她演奏乐曲。小结:贝多芬听到兄妹二人的对话。他感受到了兄妹二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们的手足之情,于是他走进屋去,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3
4、 .品读懂音乐(1) “多纯熟哇”,是赞叹弹奏技巧的高超;“感情多深哪”,是赞叹情感表现得充分。(2)指导朗读两个“您”,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可稍延长一些;后来她作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第二个“您”要读得很肯定。反复朗读,体会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的激动心情。4 .小结:对话表现了盲姑娘热爱音乐的程度:不仅听出了弹奏的纯熟和作品的情感,还猜出了弹奏者是谁;贝多芬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被她对美好音乐的欣赏和赞叹所打动,想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四、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2 .为什么弹了一首又一首?二
5、、以读代讲创作乐曲前茅屋里的景象过渡: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是因为盲姑娘兄妹手足情深、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遇到知音;也因为当时的月光下的以一切那么诗情画意打动了他。1 .齐读第八段2 .第8自然段主要讲贝多芬创作乐曲前茅屋里的景象。第一个“清幽”,是指清亮的月光下,茅屋里的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安静;第二个“清幽”,是指月光的柔美。3 .指导朗读这清幽的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三、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思考题2)问题一:皮鞋匠听着琴声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二:月光曲的旋律
6、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引导点拨交流三幅画面(用摘关键句法概括),描绘了月光曲怎样的意境?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酒满了银光。此刻,透过画面你感受到了贝多芬在怎样弹琴?你的耳朵里听到了怎样的音乐呢?节奏缓慢,音乐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J这时贝多芬的琴声比开始时有了怎样的变化?曲调出现转折,音乐气势逐渐增强。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涌过来”此时贝多芬在怎样弹琴?节奏又是怎样的?咖个词语体现出节奏的变化?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强音乐骤然响起。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2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乐曲旋律的变化:悠扬舒缓一一气势
7、增强一一高昂激越3 .配乐背诵4 .哼一段熟悉的小曲,你的脑海浮现怎么样的画面或听一段乐曲把想象到的画面记录下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和小伙伴泛舟湖上,快乐嘻戏。5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体会到画面及乐曲旋律的变化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是一致的,这就是曲为心声。它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家深厚的情感,这也是月光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6 .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是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不是,是联想)谁的联想?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他们的联想?(好像、仿佛)用“”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句子。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那这段文字有什么变化(失去99%的美)小结:读文章时分辨事物和联想的作用,从而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7 .让学生听一听喜爱的音乐,展开想象和联想,再写下来。播放送别或再见警察国歌等,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四、拓展延伸。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变得更美。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2 .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仿佛是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移动。3 .下雨了那清脆的雨声,宛如动听的钢琴曲,令人陶醉。四、布置作业1 .课后思考题2 .选一曲自己喜欢的音乐,听一听,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试着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