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级诊断技能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级诊断技能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理诊断技能复习提纲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 .征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2 .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3 .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白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5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6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征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7 .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8、与求助者协商,拟定征询方式9、问题归类。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有其特点,是征询工作针对性的依据。二、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拟定谈话内容、
2、范围的依据2、根据谈话目的和想收集的资料内容拟定提问方式3、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找出关键所在。4、控制谈话方向5、谈话后对问题归类6、结束会谈三、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一)避免态度中性(二)提问中避免失误(三)不讲任何题外话(四)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五)不给绝对性结论(六)诚恳、客气,不用生硬语言做结束语。四、摄入性会谈切入点拟定会谈目的、内容与范围拟定会谈目的、内容与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五个:1 .根据求助者积极提出的内容。2 .根据心理征询师观测到疑点。3 .根据心理测评分析发现问题。4 .根据上级征询师下达的目的。5 .分清前后主次依次提问。五、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
3、误重要体现:(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why-question)(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征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or-question)(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征询师缺少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and-questio)(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tag-questi。n)(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Whatfor-question)(6)避免解释性问题。征询师表达自己见解,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isitbecause-questio
4、n)六、会谈内容选择原则一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会谈内容选择原则涉及以下七个方面:1 .符合求助者能力爱好。2 .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3 .有助于探索深层病因。4 .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5 .有助于帮助改善认知。6 .有助于个性矫正发展。7 .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七、如何对会谈内容进行归类1 .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挫折和不良行为)2 .现实生活状况3 .婚姻状况4 .人际关系中的问题5 .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6 .情绪体验、生活态度7 .其他八、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1 .整理归纳一方面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2 .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情况。3 .环境
5、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活环境条件。4 .别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价。九、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1 .一般资料(1)该求助者婚姻家庭、生活居住状况。(现在)(2)生活事件与因素,现状与过去比较。(过去)(3)该求助者对未来的愿望及相应依据。(将来)2 .个人成长史(1)该求助者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2)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相关情况。(3)该求助者以往解决相应问题的行为模式。3.目前状态(心理、生理、社会功能)4.可靠性说明(对中介资料验证;用问卷和心测验证;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合理思维方法分析)(1)信息的验证(2)心理测量5、按性质分类此外还要注意影响资料可靠
6、性的因素1、过度随意地交谈、征询师的倾向性很也许给求助者形成暗示,导致求助者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失真,对所获资料会有重大影响。2、同一征询机构中,资料收集和决策者非同一人,决策者会对资料理解错误。3、求助者阻抗对收集资料有重大影响4、原始资料与后期资料不一致,会影响诊断和征询十、心理征询师如何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与行为特点(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和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十一、提问过多的悲观作用有哪些(1)导致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4)不准确的信息。(5)当事人被审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影响概括
7、与说明十二、引发求助者心理和行为临床表现的关键点(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因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自身性质不变。十三、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O)环境适应能力。十四、拟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征询的范围(一)使用病与非病三条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二)完毕上述工作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
8、题或神经症。(三)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地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四)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五)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限度来分析十五、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1、调查法;2、观测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十六、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连续时间较短(连续一个月或间断连续两个月)、情绪反映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映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映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连续时间长期(
9、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足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初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十七、如何进行转介1、征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一方面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因素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新征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新征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征询师的活动;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征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十八、如何提出心理评估报告1、临床资料的核算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3、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4、综合拟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