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767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年-2024年发展规划XXXX中学发展规划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在继承学校原有文化与价值观的基础上,每年由学校党委组织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对有关具体事宜进行修订,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为学校发展提供引领。第一章学校的现状第1条学校沿革1952年8月,学校由XX省政府拨款,XX省教育厅设计,XX县政府文教科具体负责筹建。学校名称为“XX省XX中学”。1956年夏天,“XX省XX中学”改为“XXXX中学”。从这年开始,学校除招收初中班外,又招收两个高中班,成了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文革”期间,先后改为“XX县红卫中学”、“XX省XX中学”、“XX县中学”等名称。198

2、0年,学校正式恢复为“XXXX中学”的名称。2005年7月,XX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XXXX中学、XX九中合并成立新一中。2007年XX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兴建XXXX中学新校区的重大决策。2008年5月,XX市体育学校并入XXXX中学。2009年9月,新校区正式启用,学校整体搬迁到龙都街办新校址。2013年2月XX市第二中学并入XXXX中学,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迅速扩大。第2条学校设施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学校主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2.8万平方米,其中东、西两大教学区为5.8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图书、阅览、教师办公等功能,普通教室面积871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8281平方米,物理实验室12

3、个,化学实验室12个,生物实验室8个,通用技术实验室6个,学生用微机560台,教师用笔记本电脑950台;教师阅览室3个,学生阅览室6个,学校共用图书30万多册;学生公寓、教师休息室等共8栋,建筑面积为4.6万平方米;学生教师餐厅2栋,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43097平方米,学生住房面积17484平方米;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含行政办公和报告厅等;体育馆1栋,建筑面积为0.4万平方米;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1个;3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2个;篮球场24个;排球场4个;网球场4个;足球场、沙排场各1个。第3条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1学校规模大、学生多,生源质量下降,影响学校

4、的内涵式发展。目前有120个班,5815名在校生。一个年级40个班,不仅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对学生实施精致的教育、不利于选课走班和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师资规模大、师资水平被缩水。目前有专任教师525人,具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2人,XX市立德树人标兵92人,XX市教学能手230人。名师、骨干教师的绝对数较高,但比重降低,成为制约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瓶颈。3 .学校合并、重组和搬迁,也给学校发展带来的问题。4 .学校是农村重点高中,地处县级市,在办学的社会资源、家长资源、国际资源等方面缺乏优势。5

5、.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新旧动能转换相对滞后。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需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尚有不足。6 .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学校新的教职工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加有效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7 .新的课标变化、教材变化、高考综合改革,为学校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推进育人模式变革带来机遇与挑战。第二章学校发展战略第4条愿景我们的使命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将“XXXX中学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把“XXXX中学教师”打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卓越团队,把XXXX中学建设成为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勤奋

6、进取的学生,卓越的教师团队,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构建十项育人体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学生发展指导体系,个性化课程供给体系,跨学科综合教学体系,综合实践育人体系,“评价一反馈一改进”的评价诊断体系,与高校的人才贯通培训体系,课程实施监督体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家长、校友、社会三位一体的资源保障体系,经费、校舍等其他硬件保障体系。第5条战略改进领域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3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整合,形成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课堂优质高效,选课走班组

7、织规范科学,学生才会卓越,教师才会成长。要通过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进育人模式变革,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课程与课堂是学校今后需要重点改进的战略领域。第6条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师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1核心文化:责任文化,以责任文化立校,培养勇于担当的人。2.理念文化:办学宗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办学策略:树立大教育观念,实施开放式办学。校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人类走出去。发展战略:名师兴校,科研兴校,借脑兴校,质量兴校。工作方针:质量为本,规范为

8、重,能力立身,文化立校。工作作风:深入实际、雷厉风行、善于落实、持之以恒、事争一流、独挡一面。核心文化:责任文化,以责任文化立校,培养勇于担当的人。校风:严、勤。严为治校之本,勤是成才之路。教风:民主、科学、高效。学风:尚学、勤学、笃学、博学。服务理念:一中承诺:使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满意。教学理念:努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有效劳动。教育理念:自我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一中精神:干事创业,奉献争先。学校发展的三要素:学习力、创造力、执行力。工作理念:用心做事。人才理念:智能多元。学习理念: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学习上最大的不认真。第三章

9、培养目标第7条学校致力于培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素质全面、勇于开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与人生规划,确立远大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强化学生特长发展,为每位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第四章党建工作按照XX市中小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标准高标准打造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党建与业务“双提升”。第8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切实保证各支部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

10、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引导全校师生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切实做到“四个服从”“五个过硬”,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地生根见效。第9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习贯彻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每学期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并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组织专题学习,并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第10条抓实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举办党课、专题报告会等方式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校园、进

11、课堂,各支部书记要先学一步,力求学深悟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落实支部生活日制度。开展党员培训教育,组织全体教职工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网上学习,实现学习模式、学习方法集约化和高效化,坚定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教师的综合素质。第11条深化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善“双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名优教师,确定学校后备干部人选时优先考虑骨干党员教师;把觉悟高、能力强、作风正、业务精的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不断壮大党组织力量。每年创建党员名师工作室5处,带动名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

12、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每学期组织党员干部教师进行深刻自我剖析和反思,查摆问题,找出差距,带动全体教职工做出作风建设公开承诺。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12条坚持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实施党建品牌提升工程。推进“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国情教育”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深入开展,利用XX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让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党建与育人的融合联动。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项活动一次收获,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第五章课程根据新高考方案和新课程标准

13、的要求,梳理学校现有国家课程设置,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建设课程高地,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做好基于学校实际的国家课程整合。第13条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参与课程开发的主动性,明确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的观念。第14条加强学校课程的体系构建,重视对已有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完善“三区六域”课程体系。第15条按照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课程开设专项排查整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通知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第16条深入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落实XX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推进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化

14、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第17条要广开途径,挖掘课程建设资源,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在进一步完善教师学术报告的基础上,完善学生报告、校友报告和家长报告。充分利用XX人杰地灵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广泛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事迹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充分开拓和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系统有效的家庭教育课程。进一步利用好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校本课程,传承红色基因。探索语文、英语等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阅读课程建设,提高阅读

15、和语言能力。深入推进学科拓展类、体验类、社会实践类课程建设,聚焦特色课程,积极与高校对接,实施联合育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第18条发挥XX市生物学科基地优势,努力推进其他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组建学科专家团队,进行学科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二次开发与个性化实施。要积极对接京沪浙先进地区,加强沟通交流,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推进学科课程建设。第19条完善课程管理。认真落实XX市课程建设“生活化、综合化、学术化、传统化”要求,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打破课内外、校内外等空间阻隔,创造有利于课程实施的多维空间,探索多种课程实施方式。实施“学分制”管理,运用过程性评价等方式调动学生

16、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组建学科团队,深入研究自主招生的相应政策及应对策略,制定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第六章教育教学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实施艺体复兴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的质量观。第20条突出德育时代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