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宁县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会宁县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年)二0一0年八月一、概述(一)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南北长114km,北部东西宽90km,南部东西宽40km,呈倒葫芦状,总面积6439km?。会宁县水资源十分匮乏,多年平均降水3738,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OnIn1以上,境内要紧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祖厉河,流域面积5940k2,占全县总面积的92.3%。入境地表水资源量7870万m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356万m3,大部分由于水质苦咸,矿化度高,难以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祖厉河干支流河道及两侧阶地均有分布。地下
2、水质较好的南部厉河流域,水质矿化度在1.48-2.64g1之间,可开发利用,其它区域水质矿化度都在3g1以上。多年平均气温6.4,日照时数为2506.5h。县境内属黄土高原梁卵沟壑区,是陇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有通谓县的华家岭(海拔高度为2457m),西北有本县的铁木山(海拔2397m),山地海拔均在200OnI左右,相对高差在50060On1之间。总的来讲县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平,梁郎交错,沟壑纵横,平均沟壑密度2.4kmkm2o低山丘陵在全县总面积中约占80%左右;黄土残源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4%;河谷川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o靖会灌区是县境内最大的川道,关川为
3、县境内第二大川,其次是县城南部“四小川”。2、社会经济状况会宁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扶贫困县,全县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64个社区,总人口58.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49万人,占总人口的918%。会宁县是甘肃省中部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是基本县情,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农业基础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难。建国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截止2009年底,全县已进展水地有效面积30.27万亩,保灌面积22.94万亩。全县总耕地面积226.06万亩,其中,粮播面积193.15万亩。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283354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82661万
4、元,粮食总产量22774万kg,其中水地总产量11272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2351元。灌区内要紧以种植小麦、玉米、胡麻、洋芋等农作物为主,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概为8.2:1.8。会宁县境内现有国道3条,省道1条,县乡公路22条,专用公路1条。出境与毗邻7县1区有直通公路,境内形成连接全县全部乡镇与大多数村社的公路网。3、自然灾害情况会宁县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带的西北边缘部,气候干燥、降水少,且降水年变率极大。多年平均降水373.8mm,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降水要紧集中在69月之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对农业生产与人民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旱灾与洪涝灾害,一
5、年之内往往是旱、涝频繁、交替发生,尤以干旱危害最为严重。据统计,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55年中,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干旱38年,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次,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几乎连年干旱。4、农业生产现状会宁县是甘肃省中部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干旱少雨是基本县情,农业基础落后,靠天吃饭,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难。全县共有耕地226.06万亩,其中,水地保灌面积22.94万亩,平均亩产426.6kg。其余旱山嫄区产量很低,遇旱减产甚至绝收。县域内要紧以种植小麦、玉米、洋芋、胡麻为主。以2009年为例,农作物播种面积193.15万亩;粮食作物157.55万亩,其中:夏粮52.7
6、9万亩,秋粮123.1万亩;经济作物34.6万亩,其他作物(青饲料)0.97万亩。总的来看,会宁县农业经济的有利条件是:农业历史悠久,土地潜力大,日照时间长,劳力资源充裕,交通方便,农田基本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其不利条件是:水资源十分贫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土地贫瘠,水利设施不足,自然灾害较多,特别是干旱灾害严重,大旱之年,不但农业大幅减产绝收,而且人畜饮水也相当困难,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展。(二)小型农田水利现状会宁县的水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合当时实际,确定了在降雨相对充裕的南部地区修建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与井提工程,在北部干旱地区实施以引黄提灌为主的“南蓄北引”的
7、水利建设总体方向。先后建成了北川渠、西河渠、关川渠三个万亩自流灌区与靖会电力提灌等四处水利骨干工程设施,从而奠定了全县水利事业进展的基础。截止2009年,全县共建成农田水利工程270多处,其中靖会灌区电力提灌小泵站工程96处,井提工程62处,小型水库11座,塘坝10处,河道截流灌溉工程59处,其他水利工程32处,建成水窖24.77万眼。形成了以靖会引黄电力提灌工程为主,西河、北川、关川三个万亩自流灌区,与南部机井灌区为辅的农田水利格局。进展有效灌溉面积30.27万亩,保灌面积22.94万亩,其中靖会灌区26.1万亩,关川灌区12万亩,北川灌区154万亩,西河库灌区0.4万亩,机井灌区1万亩。全
8、县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4,灌溉水利用系数0.35;灌溉渠道长2700km,已衬砌586km,完好率22%,各类渠系建筑物4390座,完好率28%。现状工程总供水能力7142万m3。1、小型水利工程类型、分布及完好程度井灌区62处,分布在南部“四小川”地区,设计灌溉面积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0.35,灌溉水利用系数0.3。渠道长度85km,未衬砌,建筑物270座。完好率15%o小型水源工程塘坝共10处,设计库容92万m3,工程完好率15%;小型灌溉泵站96处,设计流量9.53S,装机163台,装机容量6807.5千瓦,工程完好率30%;机电井62眼,配套功率1627千瓦,
9、工程完好率8%;集雨水窖(池)24.77万处,供水能力720万m3,补灌面积49.5万亩。小型水源工程水库分布南部祖厉河上游的会师镇、新添、中川、丁沟、扬集乡,共11座,其中,小(一)型8座,小(二)型3座,设计总库容3290万方,工程完好率30%。2008年有6座水库列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目前已完成3座,3座正在建设,2010年10月即可完成,2010年1座列入20102013年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工程总投资2404万元。2、灌区灌溉渠系现状县境内共有中型灌区4处,设计灌溉面积3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9.27万亩;灌溉干渠长243.8km,已衬砌208km,渠系建筑物4
10、390座。末级灌溉渠道长1025km,完好率不到20%,而且全部为土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重点中型灌区1处,即靖会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1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0.54,灌溉水利用系数0.48;干渠长178.8k,已衬砌178.8km;末级灌溉渠系渠道长度750km,建筑物2884座。工程完好率35%。通常中型灌区3处,即北川、西河、关川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7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0.3,灌溉水利用系数0.27。干支渠长65km,已衬砌35.8k,末级灌溉渠系渠道长度375km,未衬砌,建筑物1236座。工程完好率30%o这些工程
11、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运行以来,由于缺乏投入,建设标准低、历史欠账多,特别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小农水建设投入剧减,导致相当一部分工程运行状况急剧下滑,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效率低下、效益衰减。靖会灌区96座小泵站提灌工程,操纵面积11万亩,建成通水至今,大部分设备已运行多年,设备年运行在3600小时以上。其中,运行30年以上的泵站达69座(七十年代建设土木结构泵房47座),没有改造且带病运行的55座,其中22座基本接近瘫痪状态。从泵站设备的新度系数与外损系数来看:主水泵新度系数小于0.2的有141台,占总台数的85.9%,外损系数在0.81之间的有42台,占总数的2
12、5%,在0.60.8之间的有72台,占总数的43.6%;主电机新度系数小于0.2的有139台,占总数的84.4%,外损系数在0.81之间的有38台,占总数的23.4%,在0.60.8之间的有83台,占总数的50.5%o目前已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灌区群众叫苦连天。南部62处井提工程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加之多数机电井工程老化失修,正常运行的不到15%,灌溉效益锐减。水库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破烂不堪,渠道衬砌少,渠系水利用率很低。能够说,现状水利工程已严重制约全县水利事业的正常进展,病险两全的水利工程已不能支持当前农业快速进展对水利的需求。3、工程管理与运行管理体制会宁县西河、北川、关川三个万亩自
13、流灌区运行管理分别由基层水管单位西河、北川、关川渠水管所管理,在运行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目前,三个水管单位已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两费”已纳入县级财政,运行良好。水费征收按亩计收,水费收缴率在95%以上。引黄电力提灌工程由县水利部门、所在乡镇水管站、受益区村社共同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斗渠下列由村社成立用水者协会实行参与式管理,已成立了39家用水者协会,协会普及已达80%,运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运行管理比较良好。4、灌区骨干工程更新改造情况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多方措施资金,通过政府补助,灌区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改造小型泵站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截止目前,全
14、县已有19座灌溉泵站得到改造。其中,郭城镇改造南坪一二级、吉坪一级、沙沟、驮营、小羊营、方寨等8处灌溉泵站;甘沟镇改造中坪一二级、范坪一二级、张坪等5处灌溉泵站;白源乡改造西寨一二级、树儿王、二百户等4处灌溉泵站;河畔改造宋坪三泵、宋川一泵等2处灌溉泵站。灌溉泵站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760万元,更换泵站管道18km、设备30台(套),改造维修渠道28.5km,各类建筑物142座,改善灌溉面积2.35万亩。南部11座小型水库列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有新添、炭山、高庄、米峡、南嘴、芦岔等6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690万m3。其中,新添、炭山、高庄水库已完成验收,米峡、南嘴、芦岔水库正在建设,2
15、010年底即可完成,工程总投资2404万元,工程建成后对北川、西河水库灌区效益发挥产生极大作用。5、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及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上投入1169.29万元,要紧建设小型机井水源工程6处,小型泵站维修改造7处,灌区渠道节水改造11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处;衬砌渠道24.9km,建筑物35座。恢复与新增灌溉面积1.3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72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2万公斤,较好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及设计能力状况会宁县具有“抓土改水”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自八十年代以来,“两西建设”、“世行项目”、“121工程”、“集雨补
16、灌”、“人引解困”、“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的开展,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随着建设项目的规范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水利部门的技术队伍逐步壮大,基本上达到了知识化、专业化。在技术设计、组织施工、项目落实、质量管理等方面有一整套技术体系,可确保项目实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而且通过几十年的工程建设,建筑施工队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三)水土资源状况1、水资源状况会宁县的河流均属黄河流域,全流域面积为6439km2,境内分为祖厉河、渭河、清水河三个水系(祖厉河境内流域面积为5940km2,渭河支流463km2,清水河36km2)。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206万m3。其中: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058万m3(包含重复量),地下潜流量106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5100万m3,自产径流量7250万m3,入境水78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