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797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9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共基础知识总纲It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及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8,公文写作;9,经济知识;10,科技常识;11,中国近现代史;12,世界现代史;13,国际国内重大事务。题型:If单选;2,多选;3,不定项选;4,实务;5,论述;6,简析;7,写作;8,案例分析;9,综合分析;10,材料处理第一篇政治常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2,唯物可世界的物质性V意识、物质及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3,唯物辩证法(唯物

2、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I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及本质,必定和偶然,缘由及结果,可能及现实,形式及内容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4,相识论(相识及实践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及相识的辩证关系“相识的本质相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真理及价值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V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H哲学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2.及具体科学,是共性及特性,一般及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其他科学的

3、发展而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 .物质和意识的问题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分。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一一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如感觉,阅历,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由此派生;极端主见:唯我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

4、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万物的尺度事在理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帝创建世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依据和仿照的原型。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形态: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条件社会历史条件:资义经济高速发展,资义社会冲突充分暴露;阶级基础:无阶及资阶冲突上升为社会主要冲突,无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19C自然科学三大发觉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19C德国古典哲学,

5、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将唯物辩证观念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由它的实践性确定的,阶级性要求的。科学性,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其他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一一相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于其他学

6、科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实践性。第一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成果,邓小平理论;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节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主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

7、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记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不运动的物质一一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一一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确定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短暂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确定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依次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依靠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气改造物质力气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8、物质资料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1实践的形式,特点实践,是人以确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究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实践,科学试验;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4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主体及客体主体,指处于确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相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人的实践相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是人及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相互作用通过改造及被改造,即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二,iR(一)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的四个确定性环节

9、: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征一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一人类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一一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确定性作用。(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论思想正确及否,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恩格斯:一切观念都来自阅历,都是现实的反映一正确或歪曲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学作用,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相识,改造世界的实力及作用。2.表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安排性。一一人及动物区分的根本特征之一;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作性过程

10、。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从现象深化到本质和规律;复制当前对象,能够追溯过去,预料将来;能动的反映现实,能动的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人的意识具目的性,安排性。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限制。三,物质及意识的关系及实践;(一)物质及意识,是辩证统一的1物质,对意识具有确定作用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其次,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二)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确定了我们要

11、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及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反对教条主义,阅历主义。第三节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一)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联系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2.系统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是最基本特征/本质属性)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相识,解决问题的动身点和归宿。整体性观

12、点要求:视察处理问题时着眼有机整体,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相识处理好局部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二)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发展,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的范畴,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困难,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渐渐丢失其存在必定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根本区分: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定趋势相符合。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照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13、和地位;坚持及时俱进,培育创新精神,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方法,新体制,新科技。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质变,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程度上的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2 .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打算;量变,发展到确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3 .量变质变相互转化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状态依据:量变一质变一新的量变一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永不停息。4 .方法

14、论意义坚持适度原则。度,是质及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及量的范围,幅度,限度;事物的度,有其关节点。关节点,指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相识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重视量的积累。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及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1确定,否定,及其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确定,否定两个方面;确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

15、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确定中包含着否定,在确定意义上确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确定,在确定意义上否定就是确定。2 .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实质是,“扬弃,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主动的,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丢失必定性的因素;是发展和抛弃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否定一切,全盘抛弃.3 .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视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一,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确定的。事物都是确定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