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索引号I1134160073302996XP/202301-00052组配分类I市政府文件发布机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题导航I综合政务/通知信息名称H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文号呼政发(2023)2号关键词I内容概述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2023年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1月31日(此件公开发布)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全面推进
2、呼伦贝尔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国家综合防灾成文日期I2023-01-31发布日期I2023-01-3117:06废止日期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2023年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3、。2023年1月31日(此件公开发布)呼伦贝尔市“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及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为全面推进呼伦贝尔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十三五”
4、取得的进展“十三五”期间,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发展。应急管理体系更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完善。旗市区级应急管理局全面组建、基本到位,新时代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形成。调整完成市级安委会、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防震减灾等议事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则和运行机制,应急管理指挥体制初步建立。新组建的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了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分工清晰、互为衔接的内部职能体系。应急决策和集中指挥、信息报送、新闻发布与舆
5、情响应、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得到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现有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3400人,整合组建和加强常备救援力量880人以及呼伦贝尔市航空护林站7架应急救援直升机等。应急保隙能力继续增强。积极推进应急救援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库22个,形成了以市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旗市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为支撑,辐射全市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充分保隙了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应急共建共治共享能力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灾害事故风险网格化管理,组建了新
6、闻发言人、安全监督员等应急管理宣传监督骨干队伍,应急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升。推动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新闻媒体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全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建立责任与考核相结合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依法治安能力有效提升。大力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实施监管执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全部实现轮训、持证上岗。安全预防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安全生产
7、专项整治,提升了重点领域和区域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十三五”期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238人死亡,比“十二五”期间减少22人;较大事故12起,比“十二五”期间减少9起。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基础更加巩固。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得到加强,高新技术装备广泛应用,重大水利工程、气象水文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应急避难场所、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设防水平大幅提升。创建26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了灾情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市-旗(市、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灾情统计管理队伍,共计1984人,形成了自下而上衔接紧密、运行顺畅的层级
8、联动机制,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全过程管理。“十三五”期间,自然灾害受灾26.03万人,因灾死亡0人,紧急转移安置489人,倒塌房屋0间,直接经济损失6.08亿元,比2015年分别下降&05%、100%、65.73%、100%55.75%o第二节“十四五”发展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全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体系,推动形成我市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是深入推进平安呼伦贝尔建设的关键阶段,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对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应急投入,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思想保证和
9、政策支持。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全面推进,卫星遥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及区块链等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求日益增强,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深化平安呼伦贝尔建设提供巨大动力。第三节“十四五”面临的挑战“十四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风险防控难度日益增加、应急基础依然薄弱,应急管理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仍较薄弱。呼伦贝尔市中小企业占比较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安全防控措施不完善,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责
10、任制落实仍然不到位,安全生产水平不高。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仍然不足,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依然偏大,安全治理任务依然繁重。风险防控难度日益增加。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旱灾、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损失较大,救灾任务十分繁重。现有森林面积1330万公顷,草原面积149亿亩,是全国的森林大区、草原大区和生态建设大区,防灭火任务非常繁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涌现,不可知、不可控的风险大量出现,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隐蔽性、突发性、耦合
11、性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难度更大。应急基础依然薄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统与分”“防与救”的职责分工仍不完全清晰,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各专业领域应急资源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和企业对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受限,还不能完全应对实际需求。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欠缺;应急力量不足,应急装备水平不高、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存在差距;应急物资储备、紧急运输、科技支撑等保障还不完善;基层基础薄弱,社会动员及公众防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
12、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种风险,大力提升处理急难险重
13、任务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建设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作出新贡献。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坚持预防为主。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作为根本遵循,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筑牢防
14、灾基础设施,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及时有效应对灾害事故,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坚持系统观念。在充分利用己有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需要,补充、完善和强化建设内容,重点完善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核心应急救援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基础能力。坚持社会共治。完善政府治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有效途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第三节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自然灾害防御和巨灾应对能力显著增强,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
15、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第四节“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着眼构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领导体制、指挥体制、监管监察体制、协同机制不断完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
16、更趋合理,应急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责任有效落实。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灾害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力量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支持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地方行业专业救援队伍、区域救援基地、救援装备研发基地、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专家队伍和社会力量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应急物资、交通运输、应急通信、救助恢复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应急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安全应急理论和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顺畅,应急专业人才、创新型人才队伍初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