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电动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 电动势.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电工基础课教案(首页)课次授课时数课题教材对应范围321-3电动势章页次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1 .理解电源力的基本概念2 .掌握电动势大小、单位及方向的计算、判别。3 .掌握电动势相关计算及应用掌握产生实际中能量损耗的判定一教学重点1 .掌握电动势大小、单位及方向的计算、判别。2 .掌握电动势相关计算及应用教学难点电动势相关计算及应用难点处理方法举例:水力发电示范:通过示范例题15的求解过程教会学生计算方法。复习提问电源力是如何产生的?课程思政开展情况1. 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2. 了解国家绿色能源战略。作业教材【练习与思考题】一、二教学反思与改进(“三教”
2、改革情况)教案内容时间安排1-3电动势复习提问1 .复习概念:电压,电流。2.提问:电源内部和外部的电场的方向是怎样的?课程引入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电源的种类比拟多,干电池、蓄电池、充电锂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不同的电源的工作性能往往不同,怎样描述他们不同的本领呢?一、电源力1定义:推动正电荷从低电位到高电位的力教法:采取“提出问题”一“回答问题”-“总结结论”的教学设计方法(1)画出手电筒电路图,包括电池内部的电路。(2)带学生分析电路的组成:内外电路的差异;(3)提出问题:自由电子在导线中定向运动,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子的
3、电势能如何变化?在电路中有几个能量守恒的表达?(4)回答问题: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两个能量守恒的表达:第一是电池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第二是外电路中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5)总结结论: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源必须把自由电子不断地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自由电子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这就需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子。这个“非静电力是电源提供的。也就是说,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复习提问5分钟课程引入10分钟电源力25分钟二、电动势(一)教学内容:1、电动势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2、定义及定义式3、单位4、电动势的大小由什么
4、决定?(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类比使学生了解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 .初步培养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三)课程思政1 .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正确地获取知识的方法;2 .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3 .了解国家绿色能源战略。三、练习1 .例题1-52 .习题册习题讲解(重点是普遍错误的题)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内容2 .布置作业电动势25分钟课程思政10分钟练习10分钟小结5分钟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与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实施内容教学方法学时课前线上学习与辅导教师:1.课前对学
5、情预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调或补充。教学内容有:电源力、电动势的基本知识。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1学生:1 .学生接受学习任务。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对电源力、电动势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了解电源力、电动势的常识,完成预习。2 .完成作业,通过资源库学习网站上传作业。3 .线上交流、提问。讨论法课中互动教学教师:1.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课前学生反映的学习难点及知识点进行讲解,并随堂习题。讲授法4学生:1.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反馈学习结果。收集答题情况。工作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课后线上拓展学习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组指导。问题解决法1学生: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电源力、电动势课后作业;提交作业,学生利用论坛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程复习。问题解决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