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云谱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云谱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全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做好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特制定细则如下:一、总体要求建立以区级图书馆为总馆,三家店街道、洪都街道、徐家坊街道、京山街道、岱山街道、青云谱镇、昌南工业园区管委会7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分馆,各个社区、村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推进“三轴”(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网络化、管理运行一体化),实现“五统一”(图书统一采编流通、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培训、服务统一规范、绩效统一考评)。到2023年,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室)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一证通行、通借通还
2、,为全体市民提供优质、就近、便捷、无差别和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二、建设标准(一)总馆建设标准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设备,保障服务开展。2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当地编办等部门核准的编制数配齐工作人员,每馆配备不少于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比例不少于70%。积极探索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派送文化辅导员、招募文化志愿者等多种形式,满足人员配置要求。3 .总藏书量(包括总馆、分馆、服务点)达到15万册以上,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8册(件),人均年新增藏量不少于0.05册,文献年外借量不低于10万册。4 .阅览座位不少于200席,其中少儿座位不少于50席。5 .电脑数量达到30
3、台以上,具备互联网上网条件,带宽不少于10M,全馆WIF1免费覆盖。定期推送好书推荐,提供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等图书文献的二维码,供各分馆使用。6 .馆内业务管理系统、数字化应用系统须与“南昌文化云”平台的总分馆管理共享平台进行整合,实现数字图书资源、通知公告、统计数据等信息的互通。7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8 .专职人员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72小时。9 .全年举办读者活动(讲座、展览、报告会、读者沙龙、阅读推广活动、线上讲座活动等)不少于12次,其中每年组织开展全县联动的阅读活动不少于1次。(二)分馆建设标准1 .图书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设备,保障服务开展,有
4、条件的分馆可增加使用面积。2 .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每站配备有编制人员1至2人,使专兼职文化干部人员数量不少于3人。规模较大的乡镇、街道适当增加。积极探索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派送文化辅导员、招募文化志愿者等多种形式,满足人员配置要求。3 .电脑数量达到7台以上,具备互联网上网条件。配备触摸屏等硬件设备,提供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等图书文献的二维码,供群众免费使用。业务数据与总馆的系统实现数据互通。4 .阅览座位不少于50席,其中少儿座位不少于20席。5 .图书总藏量(仅限于本馆)不少于5500种,6000册,其中报刊杂志类、少儿读物不少于1200册,音像制品和
5、电子出版物不少于200种(张),年人均图书新增藏量0.02册,报纸期刊及时更新。年外借量3000册以上。6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7 .专职人员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40个学时。8 .全年举办读者活动不少于3次。(三)服务点建设标准1 .图书馆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2 .政府购买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益岗位,每行政村(社区)不少于1名文化(广电)管理员(文化辅导员)。3 .藏书(仅限于本服务点)不少于1500种、1800册,报纸期刊不少于10种、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少于100种(张),年均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报纸期刊及时更新。4 .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具备互联网上
6、网条件。配备触摸屏等硬件设备,提供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等图书文献的二维码,供群众免费使用。业务数据与总馆的系统实现数据互通。5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专职工作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每年参加专业培训学时不少于20个学时。6 .全年举办读者活动不少于1次。三、运行管理模式(一)规范管理。总馆统一调度分馆和服务点业务工作,指导开展本地图书借阅、阅读推广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分馆、服务点统一使用“XX总馆XX镇分馆”、“XX总馆XX街道分馆”、“XX分馆XX村服务点”、“XX分馆XX社区服务点”名称。统一规范规章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二)分级运行。总馆负责全区图书文献的采编加工,并配送到分馆。
7、在做好总馆图书借阅和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负责对分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业务活动和读者服务工作。分馆负责配送图书的登记、上架、借阅,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文献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并负责服务点人员业务培训及图书配送等工作。(三)定期配送。县级图书配送业务由总馆牵头,定期组织实施。总馆、分馆基本藏书均纳入总馆藏书量,纳入流动借阅范围,通过邮局配送、流动车巡回服务、快递配送等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覆盖范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四)通借通还。总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开发辖区内一卡通用的读者借书卡,联通中心馆、总馆、分馆、服务点,最终实现在全市总分馆体系内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8、和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五)创新服务。充分利用图书大蓬车、流动图书车等设施和手段,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覆盖。(六)社会参与。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图书馆(室)、职工书屋、文化室等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在自愿原则下成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鼓励符合条件、具有资质的上网服务场所成为总分馆的基层服务点。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引入社会专业机构,采取委托管理或连锁运营的方式,通过专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做好总分馆日常管理运行。大力推进文化志
9、愿服务,动员社会专业人士参与总分馆制管理运行。四、职责分工(一)政府的主要职责青云谱区人民政府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对总分馆制建设尤其是总馆建设所需的人、财、物进行保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分馆服务设施、运行经费、基本工作人员等。(二)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青云谱区文广新旅局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意见(方案),对总分馆建设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和管理,组织专家组对总分馆体系开展评估考核工作,通过评估找出各分馆的薄弱环节,推动改善工作条件。(三)总馆的主要职责总馆是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具体业务执行部门,负责
10、总分馆运行管理;负责研究制定本地区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长远发展规划、短期工作计划、业务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地图书文献的采编加工,并定期组织图书配送;负责建立图书文献物流传递系统,加速周转总分馆之间的图书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负责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与业务管理平台,研究开发读者借书卡,落实通借通还,实现读者借书卡在辖区范围内一卡通用;负责组织人员的岗位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负责辖区内分馆业务的指导与提升、进程的监管和绩效考评。(四)分馆的主要职责分馆须服从总馆的统筹安排和业务指导,接受总馆的资源调配,承担总馆分配的各项任务,负责服务场地的提供、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监管、服务的提供、对服务点的指导管理、协调服务点的文化资源配送等。(五)服务点的主要职责服务点在分馆的指导下开展延伸服务,负责服务场地的提供、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监管、服务的提供以及其他配合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