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复习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复习清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复习清单一、文学文化常识1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2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3 .六艺:(1)诗书礼易乐春秋。(2)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六义: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4 .名:长辈对晚辈说话晚辈自称一姓名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对平辈或尊
2、辈一称字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5 .乘:兵车,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骐乘居右),共七十二人。春秋时期,万乘为大国,千乘为中等国家,百乘为小国。万乘也指天子、皇帝。(一人一马为骑,二马为骈,三马为修,四马为驷/乘。)6 .师旅:军队;五人为伍,(五伍)为行,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两千五百人)为军。7 .饥僮/凶年/歉岁:泛指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馍。8 .(1)宗庙制度:宗庙制度,简称庙制。是指儒家为已故祖先建立灵魂依归之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
3、,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土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其次序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一世为昭,二世为穆;三世为昭,四世为穆;五世为昭,六世为穆;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2)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肩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3)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溢或溢号。私谥是士大夫或其他有名望的人死后,由其亲友、门人等为之议立的谥号,如陶渊明溢“靖节”就是由南朝宋时的诗人颜
4、延之私定的(4)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新君即位改变年号,称为改元。9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统称。会,诸侯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后来两君相见也叫会。同,众诸侯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春季朝见天子曰朝,秋季曰觐(jin)。10 .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盥gudn:洗(手、脸)I1相:在祭祀或盟会时主持礼赞和司仪的人,主持礼赞的有分为大相和小相,卿大夫主持礼赞,称为大相,士主持礼赞,称为小相。12 .莫春:莫,通“暮,暮春,指农历三月。农历年分十二月份,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
5、每三个月为一季,即孟、仲、季。春季三月,农历一月为孟春,农历二月为仲春,农历三月为季春/暮春。13 .冠者/弱冠/及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童子:未成年男子。二、文言词句点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子曰:“以(因为)吾一目(古:很短的时间,今:一天)长乎尔(状语后置),母(不要)吾以(同“已”是止的意思用)也(宾语前置)。置(平日,平时)则日:,不吾侬(了解)也(宾语前置)。如期(有的人)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子路率冬(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的样子)W(表修饰)对日:“千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
6、二人)之国,堤(夹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如(攻打,侵凌)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国(接续)之以,隼(状语后置饥馍,指饥荒);由也为(治)之(代词这个国家),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且知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也。”夫子晒(微笑)之。“求!尔何如?”(宾语前置)对日:“方(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治理)之,密及三年,可使足(使动用法,使.富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赤!尔何如?”(宾语前置)对曰;“非曰熊(胜任,能做到)之,愿学稹(兼词,于此,在这方面)。绿庾之事(
7、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或者)合同(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在非规定的时间朝见天子为会,诸侯一起朝见天子为同。今:跟有关方面会和起来(办事),瞄(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章常(名词作动词,带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点!尔何如(宾语前置)?”尊(名词作动词,弹奏)瑟希(同“稀”,稀疏),等冬(止瑟声),畲(放下)瑟而作(起身,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家(才能)。”(状语后置)子曰:“何伤乎?(宾语前置)亦各言其志也。”曰,“莫(同暮”)春者,春服版(已经)成,(成年人)五六人(定语后置),事于(古: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男孩子,指儿童)六七人(
8、定语后置),浴乎沂(状语后置),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乎舞零(状语后置),(唱歌)而归。”夫子用然(叹息的样子)叹曰:“吾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卮(名词作动词,留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弓矣(相当于“罢了“)。”曰:“夫子何晒(微笑)由也?”曰,“为国以礼(状语后置,以礼为国),其言不让,悬政(因此)晒之。“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而非郑(国)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形容词做名词,小相),孰能为之木(形容词做名词,大相)?”三、理解性默写1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三句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述志。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馒”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6、子路、曾皙、冉有、公
10、西华侍坐中,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o7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听到老师的问话,曾皙“鼓瑟希,子尔,舍瑟而作”,体现了曾皙回答师长问话时恭敬的态度,可见其温文有礼之态。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9、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10、在子路曾替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面子六七人,
11、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Ik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暮春咏归图”,它的具体内容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玉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皙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晒笑子路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4、冉有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有有意在鼓励的句子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指出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只不过讲的谦虚一点罢了的句子是:“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