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学习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篇)学习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R第一篇1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数字“升降”的背后,传递出民生温度、服务力度和实绩厚度。党员干部要从中读懂“民生”,心系人民、改善民生,贴近人民、造福于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在察实情
2、、访民意中摸清民生民情民意。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中就难免下情不明、束手无策,就容易隔靴搔痒、隔山打牛,摸不清情况,用不对举措,解不了难题。党员干部要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与群众谈,“身入”基层,更要“心至”基层,注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从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手,俯下身子听取民声、了解民意,迈开步子找准路子、用对法子,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切实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要以调研开局,确保调研对象的广泛性、调研形式的多样性、调研内容的针对性和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弄
3、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下足真抓实干“硬功夫”,在敢担当、善作为中破除民生难点痛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唯有实干,才能解决难题,才能实现价值,才能成就梦想。党员干部要有“想干事”的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事业抓在手上、人民放在心上,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第一目标;要有“敢干事”的魄力,勇斗风险、勇克难关、勇担重任,迎上去克难,也要埋下头干事;要有“会干事”的本领,向书本学习,向人民请教,向智者问策,向榜样看齐,到艰苦复杂地区、重
4、大斗争一线摔打、磨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拿出实的举措、硬的办法,一茬茬推进、一件件落实,切实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书写人民满意“合格卷。在求实效、创实绩中办好民生实事好事。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尺,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百姓的口碑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群众的满意是检验好干部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察实情、找准痛点出实招,更要为民谋利求实效,多做让群众咧开嘴笑的好事,多干让群众拍手叫好的实事,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实现人
5、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只要是为人民谋福利、增福祉的事情,就想方设法地干、脚踏实地地干、不求回报地干,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使各项工作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认可。学习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R第二篇1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再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有力的政策举措,是党和政府过去五年向人民群众交出的一份份优异“成绩单”,给人以深刻启示和奋进力量。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重若千钧”的数字,破译“高分密码”、
6、汲取前行力量,以坚如磐石、实干担当、念兹在兹的为民心态、姿态、状态奔赴新征程,做到时时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中、事事把民生责任扛在肩上、处处把民生服务融入血脉,续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从“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中读懂“坚如磐石”的初心使命,时时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中。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70%这一数字背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历史已经证明,保障群众利益、践行初心使命是
7、我们党能够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能够在千难万险中一次次浴火重生的关键所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二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坚如磐石”的为民心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利益,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本领,让为民之心在实际行动中熠熠生辉。从“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读懂“实干担当”的接续奋斗,事事把民生责任扛在肩上。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八年持续
8、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壮举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梦,同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回眸过往,多少闪光的时刻、多少圆梦的激动、多少破防的瞬间,从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再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每一份奋斗成果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奇迹闪现都绝非偶然,这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也见证了无数次的翻山越岭和乘风破浪,更镌刻了无数个实干担当的高光时刻。面向未来
9、,广大党员干部要锻造“实干担当”的为民姿态,立足岗位实际履职尽责,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紧盯民生“问题清单”,以埋头苦干的作风稳扎稳打,以兢兢业业的状态为民服务,打通“肠阻梗”,破解“老大难”,铺就“幸福路”,扛牢民生事业责任,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中读懂“念兹在兹”的公仆情怀,处处把民生服务融入血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上
10、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从报告中的这些数字,我们欣喜地看到,民生服务的政策举措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同时也深刻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公仆情怀。时代各有不同,情怀一脉相承。如今,我们架桥修路、优化医疗、振兴教育一件件一桩桩,皆是民之所盼的“关键小事”化成政之所向的“民生服务”,稳稳托举起老百姓的“幸福梦”。面向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念兹在兹”的为民状态,时刻将“人民”置顶,“想民之所想、行民之所嘱”,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党的好政策落实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真正把每件民生服务都办成群众有口皆碑的民心实
11、事、满意实事。学习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R第三篇1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通览报告全文,“人民”二字贯穿始终,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树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坚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在为民这条道路上
12、勇毅前行、笃行致远。镌刻“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以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真挚情怀贴近“百姓心”。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政治舞台的主角、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书写历史的主人,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于民,才能夯实执政底气,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坚守为民之心,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记共产党人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第一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心中挂念人民,事事利于人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把“为民”二字落实于行,迈开步子去走,俯下身子去听
13、,甩开膀子去干,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称心人。续写“拼搏奉献”的实干篇章,以担当作为、奋发向上的最美姿态勇攀“最高峰”。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关系到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离不开真抓实干,离不开拼搏奋斗,离不开有效有力的举措和敢抓敢管的魄力。党员干部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操心最烦心最揪心的难点问题,摸清民生民情,找准民生痛点,以想干事的自觉、会干事的本领、敢干事的魄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拿出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昂扬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
14、,做到敢担当、善作为,不畏难、敢攻坚,以“迎上去”的作风、“敢吃苦”的劲头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口、困难面前冲在前、干在先、立标杆、作表率,以实的举措、硬的办法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锤炼“为民造福”的过硬本领,以能担重任、可挑大梁的坚实臂膀扛起“利民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作风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评判权。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要拿出“立马就办”的速度,提高“一次办好”的质量,以书为媒,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精学业务知识,争当行家里手;以行为径,
15、在实践中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多听听群众的想法,多问问群众的意见,迎着群众需求和期盼、顺着群众心意和心愿、奔着群众问题和难题去办实事、做好事,找准群众满意的“风向标”,以实干开新局,以实绩聚民心,赢得群众的好口碑。学习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研讨交流发言材料R第四篇U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上下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变“实景”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会议。
16、通过视频学习、原文研读等方式,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目标任务切实可行,实干性特点明显。报告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每一个方面既有明确目标,又有具体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充分展现了实干与担当。二是总结工作令人鼓舞,成效性特点明显。报告从认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用数据说话,晒出了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成绩单”,并着重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搭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三是总结提炼站位很高,经验性特点明显。报告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自觉,体现了政府主动抓实人民福祉、抓发展、抓改革、抓自身建设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