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区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和国家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治理任务,建立全区侵蚀沟治理工作长效推进机制,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和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政治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整改,以高度的使命担当抓落实,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重点突破,加快推进黑土耕地侵蚀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黑土耕地宝贵资源。二、任务目标按照XX省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前,完成XX条侵蚀沟治理任务。其中:中
2、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X条,国家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X条。(一)推进落实XX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要求,2023年完成整改治理任务X条。(二)全面推进国家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共治理33条黑土侵蚀沟治理,2023年完成整改治理任务X条,2024年完成整改治理任务X条,2025年完成整改治理X条。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推进督办,区农业农村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具体项目实施,XX乡配合治理工作,落实侵蚀沟治理后管护的主体责任。三、保障体系(一)领导责任为落实好侵蚀沟治理任务,区政府决定成立侵蚀沟治理领导和工作推进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国家专项规划“十四
3、五”期间侵蚀沟治理任务的推进落实和督导,统筹推进侵蚀沟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XX兼任,负责统筹督导推进侵蚀沟治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发生变动,由继任者自动接任,不再另行发文。(二)工作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要把侵蚀沟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具体实践,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落实与问责监督。各部门要沟通协商统筹域内侵蚀沟治理规划,共同推进侵蚀沟治理。二是实行挂图作战。领导小
4、组办公室根据各项重点工作阶段性目标、完成时限,制定全区工作任务推进时间表,定期督办,通报完成进度。对于未按时间节点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要详细说明原因并制定整改推进措施。三是实行销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问题台账,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准确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侵蚀沟治理工程建设进度,保质保量按时限完成治理任务。(S)考核评价侵蚀沟综合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已纳入全区年度河湖长制考核,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资金绩效管理规定及时开展自评,督促绩效目标落实,跟踪工程建设情况,加大对项目建设管理、计划执行进度、资金使用与拨付等重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有效措施
5、保障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四)督导问责侵蚀沟综合治理任务纳入全区河湖长制专项督查重点,区河长办要建立完善跟踪督办机制,督导发现问题要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对久推不动、落实不力、严重滞后、产生重大后果的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河湖长、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汇报,依法依纪追责问责。四、推进措施(一)加大投入力度。区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XX省水土保持条例规定,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将侵蚀沟治理和维修养护资金纳入年度预算。鼓励将水土保持补偿费用于侵蚀沟治理和维修养护。同时,调动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企业等投入主体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机
6、制,鼓励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二)严格建设管理。各项目要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能力的单位,依据侵蚀沟治理相关规划和技术规范,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施工前和验收后,在项目区公示工程建设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管理,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S)加强运行管理。要树立建管并重的理念,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将工程移交受益的XX乡人民政府进行管理维护。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乡政府的管护责任。要建立工程建后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四)加强宣传培训。要积极通过多种媒体,多渠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XX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成效、先进典型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强对乡村两级有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水土流失防治意识和参与能力,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