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9852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坚持“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全面提升康养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将乐样板”,推进我县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至2025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康养产业体系。在全县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小镇3个,市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5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养生休闲旅游基地1个,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1个。建成省级森林养生城市及1个特色康养品牌,培育发展2-3家重点康养企业。二、重点任务(一)完善康养产业多元化布局。立足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坚持生

2、态优先,注重特色发展,做好康养产业多元化布局。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优先,以“康养+”为核心引领,走多元产业融合的道路,全面推进康养+森林、康养+红色文化、康养+体育运动、康养+文旅研学、康养+医疗养老、康养+农业观光、康养+乡村振兴的产业大融合。形成以穿越的金溪滨水康养体验为纽带,龙栖山、常口、鹭鸣湾(梅花谷)、玉华洞四个康养基地为核心的休闲旅游、森林康养、健康养老、自然研学、体育运动全产业链、全覆盖的康养产业多元化布局。牵头单位:森林康养中心;责任单位:文旅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卫健局、教育局、医保局、总工会,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建设森林康

3、养基地。充分结合我县森林资源禀赋与康养市场需求,发挥龙栖山、玉华洞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培育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划分森林康养区、体验教育区、综合服务区、林下种植区、特色民宿休闲区等内部功能,建设完善的森林康复管理中心、森林疗养、森林浴、森林氧吧、森林康养步道、中草药种植基地等配套场所服务设施。到2025年全县森林康养基地实现营业额3亿元。牵头单位:森林康养中心;责任单位:民政局、文旅局、卫健局、医保局、林业局、总工会、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三)创建文旅特色品牌。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

4、市为抓手,持续打响“山水将乐镭城名宴”美食品牌,打造“食尚将乐”文创IP,开发具有将乐特色的旅游伴手礼。推进全县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打造一批积聚人气、有市场吸引力的主题特色景区。提升改造将乐龙栖山、水南镇鹭鸣湾、白莲镇小王村、高唐镇常口村、南口镇蛟湖村森林康养小镇等一批契合康养需求的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加大“厦明山海康养卡”发行力度,提高山海区域协作质量,力争每年完成IOOO张任务。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培育创建星级森林人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康养小镇,提高目的地知名度。牵头单位:文旅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工信局、林业局、森林康养中心、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

5、府(四)促进体育健康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积极推广“运动处方”,推进以健康运动为支撑的国家、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依托高唐镇常口村、水南镇朱布村、南口镇蛟湖村、白莲镇村头村、龙栖山等5个首批县级运动康养示范基地为支撑,推动开发各类户外休闲运动项目,打造“一基地一特色”的运动康养产品套餐。建设县级国民体质测试与运动健康指导站,提供运动场地、体质特征监测、慢性疾病运动干预等一站式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牵头单位:文旅局;责任单位:卫健局、林业局、医保局、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五)探索多元养老模式。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探索旅居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健康养老、旅

6、居养老和医养康养结合的专业机构,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扩充居家养老服务上门服务内容,依托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到2025年,县总医院要设立老年医学科,新建城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虬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城区乡镇,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牵头单位:民政局;责任单位:卫健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医保局、总医院,各乡(镇)人民政府(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的,按要求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鼓励县属公立医院开展养老服务,建立综合性医养结合医院,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以康复护理为

7、主的住院床位,承接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中的下转病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型医养结合机构。开展老年医学科和康复治疗服务。在县医院、中医院均设立老年医学科,并开设老年病区,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积极寻求与省、市级综合公立医院的合作,根据医养结合型机构的实际需求,将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医养结合机构,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优质、连续、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建立激励政策,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

8、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民政局、医保局、住建局、总医院,各乡(镇)人民政府(七)发展中医药康养。拓展中医非药物治疗技术,引进火龙罐灸、平衡火罐、十字灸、苇管灸等多项新中医适宜技术,将相关非药物治疗中医技术普及至院区各个临床科室。完善“治未病科”相关配置,逐渐将中医体质辨识、经络检查等项目纳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体检。计划制作多个院内制剂,如咽扁贴、防感贴、鼻炎贴、强肾贴等。鼓励中医药向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领域延伸,发展“中医药+”新业态。牵头单位:卫健局;责任单位:医保局、总医院,各乡(镇)人民政府(A)丰富康养膳食产品。加强我县森林康养食材、中

9、药材种植培育,依托农副产品优势,结合特色文化,推出杨时家宴、绿色全福宴、全菇宴、玉华洞宴、龙栖山宴、苏区红军宴等将乐“六大名宴”。加强菌菇、中草药的开发种植,传承非遗擂茶的制作方法和沏饮方式。发展黄精、忍冬、七叶一支花、茯苓等林下经济产品的种植规模,强化林下产品开发利用,丰富健康膳食。牵头单位:文旅康养集团;责任单位:林业局、卫健局、森林康养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九)推动职工疗休养。加强职工疗休养基地建设,对已命名挂牌的1个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1个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1个县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展开动态管理,提升职工疗休养特色品牌,提高职工疗休养服务品质。20232025年,计划在全县培育命名1

10、-2家新的疗休养基地,建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疗休养基地网络。牵头单位:总工会;责任单位:人社局、卫健局、林业局、医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三、主要措施(一)做好招商选商工作。结合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涵盖休闲、康养、旅居、运动、研学等功能的康养项目,鼓励招引理念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我县森林康养基地、红色文化资源、休闲旅游景区、综合性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型养护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与上海、厦门思明区对口帮扶协作机遇,面向客商开展推介活动,加大景点宣传,进一步打造龙栖山、常口村、蛟湖等“网红”打卡点。各乡(镇)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及闲置土地策划1-2个民宿招商项目,

11、规划审批部门予以支持。牵头单位:文旅局;责任单位:民政局、林业局、卫健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森林康养中心、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积极举办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论坛、运动康养高峰论坛及其他康养产业会展等平台,依托各类健康学会(协会)和各类联盟机构,定期举办康养、旅游项目推介活动,形成季节性推介目录,宣传推介本地生态资源、旅游品牌、康养优势。加强与厦门思明区、上海对口合作,积极对接厦门、上海国有企业和投资基金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共同打造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谋划建设沪明康(疗)养基地,吸引多层次、多年龄段消费群体来将乐旅居养生、健康养老,扩大我县康养品牌知名度。加大

12、景点宣传,进一步打造龙栖山、常口村、蛟湖等“网红”打卡点。组织参加厦门“98”、福州“618”、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等推广平台,利用微将乐等各类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将乐康养品牌和康养知识。牵头单位:文旅局;责任单位:县融媒体中心,林业局、森林康养中心、文旅康养集团,总工会,各乡(镇)人民政府(S)发展康养保健服务。充分利用总医院康复医学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一是充分发挥康复技术在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促进医药养生保健开发,鼓励医院有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在森林康养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利用森林环境对相关慢

13、性疾病的疗效,如森林中具有药理效果的空气负离子等开展森林养生活动,以达到防病、治病和疗养的目的。二是利用现代康复技术在运动医学等业务方面提供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服务。三是普及健康宣教。建立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团队,将过量食盐、肥胖超重、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吸烟等可控的行为危险因素纳入教育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科普文章宣传等活动普及慢病防治基本知识,倡导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防治结合。牵头单位:卫健局;责任单位:民政局、文旅局、医保局、总医院,各乡(镇)人民政府(四)壮大培育人才队伍。强化省内外林学、医学、体育类院校与我县康养企业、基地和院校的智力合作;根据康养产业市场需求,引导本

14、地中职学校和社会力量开办康养学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为我县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康养人才队伍。拟依托市级研学基地龙栖山,在我县高中学段开展研学活动,满足高中学生的研学需求。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林学会森林疗养三明工作站等高校、社团组织,开展森林讲解员、森林疗养师、森林康养师、森林康养基地运营管理师等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牵头单位:教育局;责任单位:人社局、卫健局、文旅局、民政局、林业局、森林康养中心、文旅康养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四、保障机制(一)健全会商制度。建立以文旅、林业、卫健、民政、工会、森林康养中心为主的全县康养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全县康养产业发

15、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引领我县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共同推进全县康养产业做大做强。(二)完善资金保障。设立康养产业发展基金,根据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引导和推动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向康养产业集聚。在康养产业服务设施建设、机构开办及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探索以“点状供地”模式助力康养企业经营发展。(三)落实扶持政策。各责任单位要围绕全县康养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开展政策宣传普及工作,切实惠及康养产业经营主体。(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微信、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全方位报道推进康养产业建设情况和取得成效,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定期公布康养产业发展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