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六章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人才为根本,科学研究为支撑,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这一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科研、教学和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推动了学科建设,促进了学术研究。第一节学科建设思路一、首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专题研讨会学校组建之初就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但在“如何处理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等具体问题上含糊不清。2003年4月26日,学校召开首届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专题研讨会,就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在以下方面达成
2、了基本共识:(一)学科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二)学科建设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建设为支撑,促进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师资上水平、课程上质量、专业上特色、科研上档次。(三)学科专业建设必须从几个主要方面下功夫。一是学科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二是学科专业建设必须与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相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应该是制定和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依据。三是学科专业建设必
3、须围绕创特色、上水平下功夫。既要改造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保持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又要积极推动若干具有潜力和优势的新兴边缘学科专业的发展,还要制定特殊政策,扶持特色专业快速发展,在学科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四是学科专业建设必须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在有限的财力和物力条件下,集中力量创建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学校要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逐年提高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在学校预算中的比重;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的筹措渠道。(四)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选拔好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学科建设必须突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必须加大力度,实施人才战略,要选好、培养好中青
4、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后备队伍,建立学术梯队,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五)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获得声誉和资源的重要手段。提高科研水平,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科研经费是学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科学研究的规模与水平是学科实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要通过鼓励跨学科协同攻关,争取各级各类重大研究项目,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实施科研资助和奖励制度,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开放式的科研模式。二、逐步理清学科建设思路2004年4月,学校在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中指出:“学科专业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能力和办
5、学水平的重要支柱,我们要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整合现有学科专业资源,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一是制定完善各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省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尤其是加强近两年新批准的本科专业建设。二是加强课程建设,在继续建好校级优质课程的基础上,申报建设若干省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三是继续做好学士学位授予点申报工作,扩大我校学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涵盖面。四是启动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申报工作,力争2005年硕士学位招生计划单列。五是加大对学科专业尤其是重点本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在2004年预算中增列专项资金,验收合格一个,资助一个;申报成功一个,重奖一个二党委书记周元武在学
6、校第一次党代会上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整体提升的原则,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学科专业体系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学科和专业。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一-所省属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要立足于服务湖北经济建设,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建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等门类的多学科格局。要积极申报新的本科专业和学位授予权,力争开办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不少于30个。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建设好重点学科。在办好金融学、工商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和省部级重点专业的同时,新增省级重点学科和
7、专业数不少于6个。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申报硕士点。要大力扶持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广告学、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的发展,办出一批有品牌效应的专业。要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开办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急需的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动画设计、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等专业,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要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大力加强应用型科学研究,积极支持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研究,提高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使学校逐步成为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基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以学科带头人和
8、学术骨干为核心,具有较强团队精神的科研运作机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奖励力度,调动广大教师和其他各类专业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学术氛围和有利于科研的政策环境。加强科研基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学报、研究中心(所、室)的作用,广开渠道,争取较多的各级各类重大研究项目和科研经费,使我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未来四年,要力争科研经费IO(X)万元,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SC1收录论文实现零的突破。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服务湖北社会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湖北经济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扬优扶
9、新,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做强品牌学科,做大优势学科,做实基础学科,做精特色学科.(I)举全校之力,加大硕士学位点建设力度。硕士学位点建设要完善学科布局,整合学科优势,促进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学科的发展。积极支持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有较好基础、较强实力的二级学科申报硕士学位点,力争在“十一五”的头3年实现首批硕士点零的突破。(2)扬优扶新,强化特色。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管理类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为特色,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
10、学科体系,使学科建设与专业和学位点建设相结合、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3)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协调发展。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要加强与同类高校的差异性研究,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选择有特色的方向攻关,并注意在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壮大和发展自己。要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组织、管理和监督,制订好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强化立项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完善项目评价体系,保证建设效果。”第二节重点学科建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
11、原则,2003年以来,学校逐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紧锣密鼓地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一、遴选校级重点学科学校组建以后,按照“入主流,办特色,高起点”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各学科内涵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2004年,学校颁布了重点学科评选办法(试行),首次将重点学科分为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两个级别;将某些尚不完全具备校级重点学科条件但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作为校级扶持学科,将其纳入校级重点学科管理,不再分级。与此同时,强调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应着眼于学科优势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明确提出“通过分期分批重点建设学科优势领域,加快
12、学校硕士点的立项建设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建成46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争取2至3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并使这些学科领域或其中某些方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在科研数量和水平上成为学校的龙头,并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整体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和知名度”。此外,规定了重点学科的参选条件:(1)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两个以上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已处于省内先进地位或本学科发展前沿,有较强的相关学科相配合,经过扶持有望成为省级重点学科。(2)有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具有团结创新精神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每个学科研究方向要有一名学术带头人,每个学科从学术带头人中产生一名学科点负责人。学术
13、带头人一般应是教授或硕士导师,年龄在58岁以下(其中学科点负责人在55岁以下(3)学术梯队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有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同一研究方向上有副教授2名,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60%以上。(4)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基础,己培养出较高质量的本科生,科研成果水平较高或已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有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基础。(5)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较齐全的图书资料,管理体制健全。止匕外,还规定了重点学科的评选原则和程序,规定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3年,学校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学校“二定一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学科建设规划的具体目标与任
14、务,学校于2004年6月组织了首批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同年7月31日,学校出台关于公布校级重点学科的通知(鄂经院发(2004)148号),宣布“经校内遴选,专家组评审,学校决定,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学校将制定重点学科资助和管理办法,各重点学科与扶持方向资助对象要制订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重点学科的产生,推动了我校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在发展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目标管理方面逐步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二、凝炼学科方向2005年,按照“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经济管理类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为支
15、撑,以应用学科为特色,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的思路,学校在确定校级重点学科后,进一步整合力量,在按照二级学科相应归类的基础上,敦促相关院系研究并确定各学科的重点方向。相关院系经过调查研究、摸底、整理后,向学校申报了各自的学科研究方向。学校为此专门组织了专家评审,2005年1月4日,学校公布了15个校级学科和35个学科方向(见下表),首次明确了我校的学科结构、布局和主要研究方向。学科结构和学科研究方向分布表二级学科名称(15个)学科方向名称(35个)评定等级金融学(校级重点学科)区域金融发展A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A金融创新C保险改革与发展C财政学(校级重点学科)税收政策与
16、税收法律制度A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A地方预算支出管理D公共管理学公用事业的电子服务C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民营企业发展B现代营销技术A企业核心竞争力C物流作业系统B会计学(校级重点学科)会计理论A会计实务D会计信息化A公司财务C国际贸易学(校级重点学科)WTO研究B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A国际投资C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A经济计量分析C广告学广告文化的地域特色研究D传统文化艺术与动画艺术研究B户外广告媒体研究D英语语言文学专门用途英语B商务翻译与跨文化交际C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D经济法可持续发展法律研究C旅游管理学乡村休闲旅游B特色文化旅游B技术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B统计学经济数学模型C应用经济统计B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B电子科学与技术长线传输通信技术研究C注:上表评定等级中的A为重大方向,B为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