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入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深入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甘肃省深入开展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更好支撑“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
2、行动,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食品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以上,消费品优质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并规范高效运行,建筑工程品质进一步提升,高速(含一级)公路、干线公路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分别提高到98.0%,97.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二、
3、重点任务(一)推进民生消费质量提升1扩大优质农产品食品供给。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大宗粮油产品和蔬菜、果品、油料质量保障。加强农业投入品质安全风险评估,推广应用缓释肥、有机肥和高效低风险农药。着力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发展以及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冷链食品监管,持续推进“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林草局、省市场监管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负责具体实施;以下措施均需各市州政府、兰州新
4、区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 .优化消费品供给质量。适应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产品需求,增强产品安全性、功能适配性和使用便利性。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提高家电和家装产品质量性能。提高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应急物资质量水平。推进商品包装和流通环节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促进健身器材、运动用品、文艺用品创新发展。提高工艺美术产品和传统文化产品创作设计水平。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严厉打击消费品制假售假行为。(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体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健全完善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机制
5、,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环节技术等研究,形成一批可转化可应用的研发成果。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提高生物医药和中药规模产能。鼓励药品医疗器械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重点领域质量攻关和产业化突破。推动新兴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生物制品批签发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完善建筑性能标准和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工程品质。加快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
6、化建设,推动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强化工程质量责任追溯追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机制、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市场监管机制,推动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完善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查处质量不合格和检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5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推进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精深加工水
7、平,研制精细化工、锲铜钻锌、特种不锈钢、高端铝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推动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可靠性,加强重大工程设备监理。(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促进新材料新能源质量创新。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巩固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大力发展关键战略材料,积极谋划前沿新材料。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和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推进河西走
8、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培养壮大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布局产业链缺失环节,打造以硅料加工等为重点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培育氢能产业,谋划氢能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传统能源绿色清洁高效发展,建设绿色化生产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 .推动数字经济惠民利民。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和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提高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提升云计算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支持企业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督促平台企业强化质量管控和追
9、溯,维护消费者隐私和合法权益。完善售后服务投诉处理体系,提升消费纠纷处理效率。深入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数商兴农”。推动出行服务领域平台企业持续改善用户体验。(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推动服务领域提质增效8 .促进服务品质提档升级。持续开展服务质量监督监测。推动体育、文化、法律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各类家政服务,推动大众餐饮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推广电梯“全包维保”“物联网+维保规范家居服务市场,提升家装服务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供给。推动物流网络化一体化发展,提升快递“最
10、后一公里”投递服务能力。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面提升“放管服”水平,着力打造“甘快办”等特色品牌。持续加大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改革力度,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省大数据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9 .加强生命健康质量保障。健全各类医疗、护理、体检服务标准,持续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强化药品安全风险管控。完善全省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功能。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和日常监测,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提质升级。健全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和相关标准,开展社区医
11、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0 .提升文化旅游质量效益。发展多样化、优质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持续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协同高效的文旅综合监管机制,营造优质文旅市场环境。充分发挥甘肃独特的资源优势,强化文旅品牌建设源动力。挖掘利用优势传统文化技艺,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产品加快发展。进一步对接国际旅游市场规则和通行标准,提升A级旅游景点(区)、旅行社服务水平,规范和优化旅游星级饭店和等级旅游民宿评定、优化线上线下旅游经营服务,促进甘肃旅游高品质发展。(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
12、委、省科技厅、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质量变革创新I1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和质量政策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质量提升的支持力度。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积极组建行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公共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持续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提升。鼓励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推动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和实现产业化应用。大力支持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着力构建以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激励企业和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
13、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 .开展关键技术质量攻关。加强对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激励引导,建立产业链梯次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着力解决产品性能和品质档次“卡脖子”“瓶颈”问题。推广运用公开竞争、“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重点面向影响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开展质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推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支持“链主企业”将相关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五)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13 .发挥企业质量提升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推动企业主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公开质量承诺,严格履行缺陷召回、质量担保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定义务。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和团体标准“领先者”行动,广泛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增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4 .加速质量管理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在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
15、服务等方面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开展质量攻关与改进、产品服务创新与提升。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实施在线、在机检测应用,实现设计、制造和消费等环节的数据共享,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在线实时检测能力。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增强防范应对质量风险的能力。(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夯实质量发展基础15 .完善质量共治体系。推动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方式创新,用好考核结果,将质量提升的动力和压力及时传导和分解到位。做好考核后续整改工作,推动形成“考核一整改一提升”的良性循环。健全质量社会监督机制,推动行
16、业组织、专业社团、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消费者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质量提升、促进质量强省建设。(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16 .加快培育质量品牌优势。健全促进品牌发展政策制度,强化质量品牌典型引领,开展质量强省标杆城市、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做好质量品牌培育和创建。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支持打造区域品牌,推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全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积极推动“陇字号品牌认证。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深入推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扶持发展产业集群和区域商标品牌,支持外向型企业加快商标海外布局。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品牌价值评价。(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7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加强区域、产业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推动全省质量基础一站式“陇质惠”平台的广泛运用,实施精准服务。大力推动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应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