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实录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实录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假设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材分析】?假设生活欺骗了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外国诗歌。诗歌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他一生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皇极度不满和仇视,他也因此曾两度被流放。在这样极其艰难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更加热爱生活,相信正义必胜,光明一定会到来。这首诗就是在他被流放期间创作的。这首诗歌是诗人真实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强烈呼唤,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和执著追求,自始至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人
2、们度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那过去的一切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这首诗仅八句,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它充满了人情味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情绪。诗歌问世后,许多人把它当作鼓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今天,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进行挫折教育的极好教材。【学生分析】初一学生也许知道普希金,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他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遭遇过战争和离乱的痛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从生活在都市,生活优裕;对独生子女而言,更是被百般呵护,缺少生活磨砺总之,“少年不识愁滋味
3、,十分有必要进行挫折教育。另一方面,初一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学好这首诗。【设计理念】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表达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同时语文学习又是个性化的体验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尤其要很好地表达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
4、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客观正确地对学生作出评价,要让学生长有所进,短有所补。【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生平。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普希金生平的有关资料;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大意。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设计教学情境和导学策略,准备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当你觉得失意、痛苦甚至不幸的时候,你都是怎样面对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相信
5、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少启发。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普希金吗?他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诗人之一。过去有人做过一个心理测试,要求被测试者在听到问题后不假思索,立即答复。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说出一个外国诗人的名字,结果70%的人的答案都是“普希金。师: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普希金。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源共享,选出优秀作业,然后选派代表,全班讨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查阅作业;多媒体展示优秀作业。教师发现,多数同学的资料都比较翔实,个别同学的缺乏条理)师:现在进行课堂发言,让我们来资源共享。(课堂讨论比较活泼,大家相互补充、指正。教师对有独到见解的发
6、言给予鼓励;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屏幕显示相关内容: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开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他一生热衷于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和诗作引起沙皇统治者极端的不满和仇视,曾两度被流放,最终在沙皇布置的阴谋决斗中遇害。他的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假设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写的。2、理解诗歌内容:师:请大家把这首诗歌集体朗读一遍。
7、(同学们齐声朗读,声音洪亮,整齐划一)师:有愿意为大家表演诗歌朗诵的吗?(不少同学举手,有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诵,有声有色,感情充分。教师及时予以鼓励)师:请大家先默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师:哪些同学想谈谈意见?生:这首诗歌的意思是,假设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要镇静。(引用书上的话。同学们大笑)师:能不能具体一点?生:我认为,意思是说假设生活欺骗了你,你不要过于悲伤,要有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到来。师:很好!能不能再明确一点?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消沉,对未来要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师:答复得很好!其实这首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生活
8、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和悲伤,欢乐也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眼前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快乐的日子终究会到来。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呢?大家反复读几遍,就可能感悟出来。学生们各自大声朗读诗歌)生: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态度。生:表现了作者蔑视困难,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师: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呢?生:“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师:同学们答复得都很棒。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之中,作者泰山压顶不弯腰,心情依然是那么平静,那么镇定,对未来充满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请大家把这首诗歌再朗读一遍。学生继续
9、朗读)重在朗读,感悟诗歌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探究奠定根底;探究法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起到了循循善诱的作用。三、重点探究师: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几个问题。大家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出示思考题:1、“生活欺骗了你是指什么状况?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同学们阅读思考,教师巡视点拨)生:“生活欺骗了你就是在生活中事事不如意。比方我们在学习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果成绩还是不好。生:我认为生活中事事不如意,不能说是生活欺骗了你,因为有时是我们事做得不好。(意见出现分歧,发生争论)师:大家可能有不同想法
10、,可以各抒己见。生:我认为&1squo;性活欺骗了你就是在生活中遇到麻烦,遇到困难。比方我们平常说话、做事有时不被家长、老师和同学理解,总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家可以讨论讨论是不是这样。同学们就以上意见展开讨论。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正确时机)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欺骗任何人。假设我们违背了生活规律,必然受到惩罚,这不能说是生活欺骗了你。(见解十分独特。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讨论得极为热烈)师:大家可以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根本同意这一观点)师:大家的意见很好,很有生活哲理。我们还是应该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时正是沙
11、皇黑暗统治时期,诗人坚持真理,追求光明,却遭到流放。正义被玷污,革命被扼杀。从这个意义上看,确实是黑暗的现实生活欺骗了诗人。应当说“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认识)请大家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生:从以往的忧郁到后来的快乐,作为一种经历,回忆总是美好的。师:很有道理!生:当快乐来临的时候,回忆过去的忧伤,越发感到快乐来之不易,因此,诗人感到亲切。师:有哲理!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生:比方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当时一定很烦恼。但一旦有了转机,我们会感到很快活。这时候再回忆往事,也就不觉
12、得怎样苦涩了。师:是啊。我们是不是能这样去理解:人的生活经历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活体验,包括痛苦和磨难都是一笔珍贵财富,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人生。这一环节表达了多角度阅读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有独到见解,出现剧烈争辩的场面,虽属意外,却是亮点。教师因势利导,加以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入与明晰。四、体验反思师:经过思考和讨论,大家对这首诗歌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同学们,假设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身处逆境,你又将怎样面对现实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学生略作
13、思考)生: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能退缩,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只要加倍努力,困难总会克服的。生:当我们在生活中失意的时候,绝不要灰心丧气,要有信心,有耐心渡过难关,争取美好的未来。不少同学都联系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到位,真正地进入了角色。今天的课上得非常成功,这不仅在于我们读懂了这首诗,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和感受。其中最令我快乐的是大家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这种大胆的探索精神,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根本,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再做些努力。体验性阅读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依据教材的人文因素,对学
14、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课后反思】这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都变换了角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培养了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讨论,既解决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教师“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给学生留下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使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共同的知识,而且应当充分表达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同一教材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片面强调紧扣书本,书写到哪里,学生的思维就停止在哪里;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强调“标准化、“一刀切这样,不仅影响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开展,而且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假设生活欺骗了你?犹如一个大的构架,其中许多内容有待于学生去填写,这就是所谓的“再创造。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便充分突出了这方面的特点。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拓展和延伸了教材内容。例如对“生活欺骗了你的理解,学生的认识角度就很独特,也很深刻。这是教学参考所没有提到的,更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泼的,他们确实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