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算法代做同步跟踪设计说明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tlab算法代做同步跟踪设计说明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B1系统理论仿真:main1.m这个部分的代码主要设计了相位可调的窄脉冲和相位可调的锯齿波,以及在理想环境下的捕获仿真,仿真的结果如下所示:主机端发送的窄脉冲:玉机及近时莘脉律.10.3-0.20.1-主机发送的相位值本地节点的锯齿波:锯齿疲窄脉冲和锯齿波的相关结果:系统最后的仿真结果:difftheta=-1捕获成功实际在参数预先设置的时候相位差为-1,这说明捕获成果。其中,代码中16 %定义主机发送的窄脉冲函数17 -gt=funjgt(Theta1,Ts,Tao);%窄脉冲函数2425-这个是参数可调窄脉冲,三个参数分别为相位值,积分长度,窄脉冲宽度。%定义标签节点的锯齿波信号S=fun
2、c_S(Theta2,Ts,Kd);这个是参数可调锯齿波,三个参数分别为相位值,积分长度,环路增益(锯齿波斜率)。B2系统实际的捕获过程:main02.m这个部分,主要将该模块用于实际环境,加入噪声进行仿真,并分析捕获误差。主机通过无线发送到节点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因此,本地接收到的窄脉冲为:上面两图是不同噪声下,标签节点接收到的窄脉冲信号。然后进行相关,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此信号为误差曲线,即在不同的噪声下捕获到的相位和实际的相位的误差。从仿真结果可知,当SNR为6的时候,误差接近0.由于受到噪声的干扰,在标签节点接收到的窄脉冲信号为:1+n(r),Orrrfg(t)=n(t1
3、dt=欠(G-CAd+1kdt-)n(t)dt2jrIkGf)Td+N因此,相位误差为:Rvcorr=-2Td所以相位差就为kkd-kd因此,整个捕获的精度受到N的影响。B3系统实际的捕获+跟踪过程:main()3.m在完成捕获之后,需要进行实时的跟踪,本代码主要用来仿真实际的捕获和跟踪过程。这里,跟踪的主要细想如下:在完成捕获之后,在本地节点保存获得的相位误差:册(i)=当本地节点发送相位变化的时候,会导致如下的过程。-d(i)=E也A,节点相位变化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说明误差较小,则不需要KdKd反馈。即主机不需要通过调整相位来跟踪或者重新捕获。e(i)-d(i)=b=A,节点相位变化在较大
4、的范围之内,说明误差较大,则需要反KdKd馈,根据某一时刻节点的相位误差反馈,主机重新发送一个相位的窄脉冲进行捕获并跟踪。通过设置门限进行反馈判决,门限的大小根据具体的精度要求进行。捕获阶段可将门限设置大点,而根据阶段可将门限设置小点仿真结果如下所示:主机发送的窄脉冲标签节点的相位值这个依然是窄脉冲和锯齿波。捕获误差。相位捕获过程。跟踪误差,只要在设定的门限内,就进入跟踪状态。跟踪误差分析:当系统进入跟踪状态的时候;在捕获完成之后,其得到的所以相位差就为a*Jc)f)=GF+幽kkd-kd这里,由于噪声的影响,相位差存在误差”2。当标签节点的相位发生改变的时候,W)+-T的时候,主机调整发送新的相位脉冲,这个时候,跟踪误差则主要由噪声因子造成。B4反馈次数和捕获时长进行仿真:main04.m这个部分和论文中的相似,代码和你提供的相似,主要是考虑锯齿波的反馈延迟进行设计的,具体的理论,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主要参考最早的参考论文。反馈次数为:这个是理论和实际的反馈次数及捕获时长的仿真对比图。B5反馈次数和捕获时长进行仿真和原论文的对比仿真:main05.m这个部分是采用本文的算法和论文中所说的一步两步算法的性能对比仿真。反愦次数201816141210步步锯单双三.50.60.70.80.9由此可知,本文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