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2890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买器昉月工作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干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

2、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在陆游的一生中,除了诗文外,书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远的追求。从其有关书法的诗作和存世的书法手迹、碑帖看,陆游擅长正、行、草三体书法,尤精于草

3、书。陆游的正体书法,师从晋唐法帖,沉雄浑厚,极富神韵,有明显的颜真卿楷书笔势;其行书、草书,取法张旭、杨凝式,又受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影响,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讲究对比的变化和节奏。陆游的书法简札,善于行草相参,纵敛互用,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意致深远”。其自书诗卷,仍然保留早年学习颜真卿、苏轼书法的笔法风格和习惯用笔,但又明显地融会杨凝式行书、张旭草书的长处,无论是用笔、结字和布白都与其诗浑然一体,明人程娜题跋为“诗甚流丽,字亦清劲”,是难得的书法佳作。主要作品有:怀成都十韵诗卷尊眷帖自书诗卷苦寒帖长夏帖桐江帖怀成都诗卷致仲躬侍郎尺牍北齐校书图跋秋清帖上

4、问台阂尊眷尺牍书愤游山西村自书钗头凤等。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怀成都十韵诗赏析陆游怀成都十韵诗卷纸本行草书34.6cmX82.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行草诗卷乃陆游中年退闲暂归故居时所书。诗甚流丽而字亦清劲可爱。笔势与五代书家杨凝式相仿佛,清健洒脱。朱熹云:“务观笔札精妙,意致高远。”释文: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帽。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壮士臂立绿绦鹰,佳人袍画金泥凤。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

5、灯,旧游欲说无人共。省庵兄以为此篇在集中稍可观,因命写之。游。此卷为陆游晚年为其友人手录旧日所作七言古诗一首,内容描写作者50岁左右在成都做官时的生活景况。格调豪放跌宕,书风亦瘦硬通神,可谓词翰双美。后纸有明陆金弋、谢铎、程敏政、王鳌、周经、杨循古、沈周题跋。卷中铃有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玺及“商丘宋牵审定真迹”、“陈宗后印”等鉴藏印章。著录于装余偶记、石渠宝笈。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尊眷帖赏析陆游尊眷帖,宋,陆游书,纸本,册页,1页,纵29.3cm,横38.3cm。行书,11行,80字。尊眷帖释文:避惶恐拜冏契家尊眷,共惟加才雍春祺。工竟中有委敢言青,子聿六粗能勤苦,但恨不能卒蕖。函

6、丈若不粢遗,尚未晚也。张七三哥口贫可念,官期尚速,奈何。每舄之心者,雇其辗所置力耳。三丈亦念之否。避惶恐再拜。本幅鉴藏印有“宋荤审定”、“淞洲”、“江恂之印”、“德畲借观”以及成亲王、成薰等。此帖内容为委请类,即陆游委请函丈帮助其幼子子聿完成学业。帖中言及的子聿为陆游之幼子,据陆游年谱知其生于淳熙四年丁酉(1177年),是年放翁53岁。“镜中”指绍兴镜湖即鉴湖,故此帖当书于家中。此帖结体顽长,笔画劲健,转折点画精致爽利,既可见杨凝式、苏轼及黄庭坚书法遗意,又自具面目。书画鉴影卷一著录,海山仙馆藏真帖卷三摹刻。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自书诗卷赏析陆游自书诗卷陆游自书诗卷,纸本,纵31厘米,横

7、701厘米,连款识共95行,460余字。辽宁省博物馆藏。全卷书诗八首,均曾收入剑南诗稿第五十五卷。据卷末交待,此卷书于嘉泰四年(1204)一月三十日,作者时年八十岁,已告退归里,系与村中父老过从所作,书体潇洒遒劲,气势磅礴,豪迈不减当年。从题跋中得知,这件珍品在元代至治、泰定年间,也就是问世一百多年后,曾一度在镇江流传,当时的镇江人郭畀、俞庸及四川眉山人程娜在镇江见到这幅珍迹后,仰慕陆游的诗名,先后为之题跋。卷上藏印累累,卷后有元、明人跋尾五段,从中大略可知其流传过程。此卷曾为明末清初鉴藏名家孙承泽所有,并著录于所著庚子销夏记卷一。后归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卷29。上世纪20年代随溥仪出宫。

8、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苦寒帖赏析陆游苦寒帖陆游书,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写于淳熙九年(1182),纸本,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札陆游硬笔横斜,行草相杂,似乎急促地书写着关于赈灾之急切心情和看法。此札体势略右上扬,结体略扁,笔法亦多以侧锋出之,受苏轼影响至为明显。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此作为陆游的传世名作之一,整幅作品的结体用笔与他晚年的另外一件作品桐江帖非常相似,都是书法自然流畅,意势连绵。所以历代鉴赏家都认为这件作品为陆游晚年的作品。释文:游惶恐

9、再拜,上启仲躬户部老兄台座。苦寒,恭惟省中雍容,台候神相万福。尊眷闻已入都,必定居久矣。第闻在百官宅,无乃迫隘乎。游村居凡百迟钝,数日前,方能作贺丞相一笺,托无咎投之,然不敢及昨来所谕也。节后度亦尝见之,不至中悔否。此公于贱子实不薄,然姓名不祥,正恐终难拈出,奈何。奈何。不入城七十馀日矣,以此亦自久不见原伯,不论它人也。累日作雪竟未成。都城何似生。惟万万保护。即登严近,不宣。十一月二十六日,游惶恐再拜,仲躬户部老兄台座。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长夏帖赏析陆游长夏帖,纸本,行书,纵30.9厘米,横30.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鉴藏印记:“珍绘堂记”(朱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帖书法自然流

10、畅,意势连绵,结体用笔与桐江帖如出一辙,当同为晚年之作。亦是陆游习得杨凝式书法神髓之佳作。释文:游顿首再拜上覆,知府中大亲家台坐。即日长夏毒暑,共惟怀章有相,台候起居万福,未由参晤,伏祈上为主知,倍加宠珍。前膺郎省之求,不宣。游顿首再拜上覆,知府中大亲家台坐。六月十八日。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桐江帖赏析f23抄杯七力Ixti7融 45忠王目 J专心诊i力A代*匆龙心力去 7,八田戊N下游老A-5A门闯H日我刈抄 彼 t?上,( 3J溜加就ff I/ ,大为重AxSr0反商,M/讹I初2 Y秒,7匕4陆游桐江帖,纸本,行书,纵32.7厘米,横34.2厘米。鉴藏印记:“珍绘堂记”(朱文)。石

11、渠宝笈续编著录,刻入三希堂法帖。桐江帖又称拜违道义帖,是陆游在淳熙十三年(1186)知严州上路前所作,时六十二岁。用笔细劲,意致高远,为其晚年佳作。释文:游皇恐再拜。拜违道义,忽复许时,仰怀诲益,未尝一日忘也。桐江戍期、忽在目前盛暑非道涂之时,而代者督趣甚切,不免用此月下浣登舟。欲远门阑,心目俱断。然亲家赴镇亦不过数月间,彼此如风中蓬,未知相遇复在何日。凭纸黯然,惟日望召归,遂跻禁途,为亲旧之先尔。游皇恐再拜。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怀成都诗赏析陆游怀成都诗,纸本,纵34.6厘米,横82.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此行草诗卷乃陆游中年退闲暂归故居时所书。诗甚流丽而字亦清劲可爱。笔势与五代

12、书家杨凝式相仿佛,清健洒脱。朱熹云:“务观笔札精妙,意致高远。”后幅有明代陆金弋、谢锋、程敏政、王整、沈周等题跋。清乾隆时入内府收藏。装余偶记、石渠宝笈初编等均有着录。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赏析有aT3升上端F一穿行上夕?一Y氏入弦4卑月游的Y体吸言6i峻一N堂阳2不落行照KN、娼Vu-支Ax-w名号rA.家力0交嘎,宦而a米X再湍去2电7度,饯4-主*A4作用整本仪yJ?今if1*1r1,而神4AHf4i二i1x%涉K-Q3a可,亦.1“、第|减力Jia彳切I士=X丐如H寸少认出M去四学档24由a软-5女反卑豕匹石名号驻Z香J上?,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纸本册页,行书,31

13、.7X54.4cmo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淳熙八年(1181)的夏、秋之间,浙东一带水灾不断,造成严重的饥荒。当时陆游虽刚从江西解官,闲居浙东家中,对百姓生计相当忧虑。十二月时,陆游就曾写信给将前往处理赈灾事宜的朱熹,殷切地盼望他能尽早到来,舒解民困。而在翌年(1182)初,朱熹到任并前往婺(今属浙江金华)、衢等(今属浙江衢县)州视察灾情时,陆游便写这封信札给曾逮(信中的仲躬侍郎),一方面祝贺他升迁,一方面也寄望对方在朝廷能对当时浙东一带的水患尽点心力,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北齐校书图赏析背战好产就立父iJ-必X-y-1蜷盛姓次我孑力汆?2f4HAx44Ir:r陆游行书北齐

14、校书图跋,书于宋淳熙八年(H81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暴亲听月工作室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泗,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工竞听月H作这释文:高齐以夷虏遗种,盗掘中原,其所为皆虏政也。虽强饰以稽古礼文之事,犹犬着方山冠。而诸君子乃挟书从之,游尘埃膻腥、污我笔砚余,但见其可耻耳。淳熙八年九月廿日陆游说。陆游北齐校书图跋,通篇笔力遒健,字形奔放,但于千变万化中见细微,如“原”字撇画最后收笔的处理,轻盈、洒脱、自然,交代清晰;如“砚、见”二字,其最后一笔处理

15、奔放,但不失法度。再观其通篇气势恢弘、枯笔飞扬,墨色游离之间恣肆变化,耐人寻味。附:中国名画北齐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秋清帖赏析宋陆游秋清帖书尺牍,尺寸:40.5x70.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陆游秋清帖,此札为乾道六年(1170),写予友人曾逢(字原伯)。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法丰厚多动态,结字笔意源于苏轼,亦可溯自颜真卿沉厚的行书,为其中年以后尺牍书法的典型。陆游曾云“学书当学颜”,文集中多次跋东坡帖对苏字精研甚深,此札便是其行书上得力于颜、苏两家的具体呈现。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陆游上问台闵尊眷尺牍赏析一英言听可工售陆游书札赏析上问台阂尊眷尺牍陆游的书法简札,善于行草相参,纵敛互用,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墨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