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管理制度12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管理制度12项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件编号:GHJN/ZD-2023版本:A/0受控状态:受控Ef非受控持有人:XXXCNG加刊播弱度滴编制:InaSZhC审核:_XXX批准:_XXX广海洁能有限公司CNG加气站发布管理制度页码关21页*2页主题目聚朦率A/O聿节号0.0文件多夕以矽ZD)O2023目录1 .设备管理制度ZD-O132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ZD-0253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ZD-0364 .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器具)管理制度ZD-0485 .CNG加气作业管理制度ZD-05106 .安全例行会议管理制度ZD-06127 .技术档案归档管理制度ZD-07138 .环保管理制度ZD-08169 .站区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ZD-091710 .门卫管理制度ZDTo18I1事故管理制度ZDT11912 .交接班管理制度ZDT221管理制度页码於210第3页主题&*0取度概本JI/0聿节号1文件i号9ZD-01-2023CNG加气站管理制度汇编1设备管理制度ZD-O11.1储罐的管理1.1.1新建储罐的设计、制造、选用、验收和使用均应符合GB50156-2023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的要求。1.1.2储罐的使用和检验应严格执行国家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相关规定。1.2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或储气井的管理1.2.1加气站储气瓶组宜采用同一种规格的储气瓶;1.2.2CNG储气瓶应选用国家
3、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产品;1.2.3储气瓶应按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规定定期检验,以保证钢瓶安全,严禁使用过期未检钢瓶;1. 2.4储气井的设计、建设和检验应符合SY/T6535高压气地下储气井的有关规定。储气井的建造应由具有天然气钻井资质的单位进行。13压缩机、泵的管理1.3. 1压缩机的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其振动影响其他设备。13.2定时巡检时应检查机泵的声音、振动、压力、温升有无异常。13.3经常检查机泵润滑系统,定期加注润滑油。电机、泵每两月加注一次润滑脂,每半年化验一次压缩机油,不符合要求时立即更换。特殊情况下应随时安排化验检查,及时依据检查情况决定更换与否;管理制度页码辞27。*4页主题
4、&*0取度概本JI/O聿节号1文件i号9Z-02-20232.设备维修保养制度ZD021.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坚持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的“十字”作业方法,严禁设备超湿、超压、超负荷带病运行。2. 2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搞好润滑“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人)的工作,坚持“三级过滤”制度。3. 3操作人员除搞好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还应加强技术学习与岗位练兵活动,做到“四懂”即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懂性能;“三会”即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4. 4当班人员应按“岗位职责”和“巡回检查”制度,每隔半小时对各部位的升温、压力、运行情
5、况等进行一次检查,一小时一运转记录。5. 5每一小时对可泄漏点进行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6.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将设备运转情况交接清楚,并搞好设备润滑与清洁卫生工作,填好运行记录。管理制度页码关21页*6页主题设*理同检宜制度朦率A/0聿节号3.文件多709VZZaM)3-20233,段备巡回检查制度ZD037. 1巡回检查原则3.1.1在生产过程中,当班人员应定期按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逐点逐件认真的对各设备、管线、阀门、仪表等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要即时报告班长和站长,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并要做好记录。3.12交接班时,当班人员与交接班人
6、员一道沿巡回检查路线,进行交接生产情况介绍和意见交换,让接班人员了解设备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下班的生产。3.2巡回检查线路3.2.1进气调压系统流量计f安全阀f缓冲装置f压缩机进气口3.2.2压缩系统进气f1级fII级fIH级一IV级(压力、温度)f轴瓦(温度)f脱水装置f阀门组3.2.3储气系统程序控制盘f高中低储气罐(井)一工艺管线阀门组3.2.4控制系统控制柜一水分析仪f硫化氢检测仪一配电室3.2.5售气系统管理制度页码关21页第7页主题设*理同检宜制度朦率A/O聿节号3.文件多709VZZaM)3-2023售气机f充气咀T车载储气瓶3. 2.6水冷系统水泵一压缩机进口一各级冷却器
7、-冷却塔一各级气缸3.3巡回检查的内容1. 3.1过滤器:是否有堵塞现象或进行清洗。3. 3.2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无误。4. 3.3分离过滤器:定时检查排污是否堵塞。5. 3.4电磁阀:是否失灵或开关不到位及各级气缸气压是否正常,各级排污阀与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运转是否平稳无异常响声,各点温度是否正常,电机的电流电压与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有无异常响声。6. 3.5压缩机:检查曲轴箱油底盒内润滑油的高度,定期检查润滑油的品质,检查和压力表读数和各级温度,检查齿轮油泵工作是否正常,压缩机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各级呼吸孔有无严重漏气、漏油现象,电动机噪声、表面温度。7. 3.6干燥器:再生气压力,
8、温度是否正常(特别注意!再生气压力不得超过0.8Mpa),温度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三相电流是否平衡。8. 3.7控制室:控制柜与配电屏上的各电器元件及压力表、压力表导管、导线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失灵或异常情况,压力、温度、电流、电压等的读数是否正常。9. 3.8各连接点、阀门有无泄漏。管理制度页码关21页*8B主题安金荣Jr和咳护用扇JU取利度率A/0章节号4.文件,多0%Z2nM-2O234.安全装置和帆护用品(器具)管理制度ZD0410. 1要求4.1.1配置在生产设备、设施、厂房上的起保障人员安全的所有附属装置(防护罩、平台、钢梯、护笼等)和设备安全的所有附属装置(安全阀、联锁装置、报警装
9、置、防雷装置等)必须加强管理并定期检验和校验,保证完好。4. 12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穿(佩)戴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噪音、高温、静电、电击、坠落等)也属加强管理的范围。4. 2装置的维护管理4.2.1公司对各种安全装置要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档案、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对安全装置定期进行专业检查校验,并将检查、校验情况载入档案。4.2.2安全装置由加气站负责按规定进行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4.2.3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临时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4.3防护器具管理4.3.1 公司必须根据作业性质和现场条件、劳动强度,正确选择符合安全卫生标
10、准的防护用品和器具。管理制度页码於21,*9B主题安金荣Jr和咳护用扇JU取利度率A/0章节号4.文件,多0%Z2nM-2O234.3.2 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主管人应定期检查。4.3.3建立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领用登记卡制度,并根据有关规定制订发放标准。4.4管理分工1. 4.1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等装置)、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等)、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超限报警装置和安全联锁装置、生产区域中的火灾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其它固定、半固定灭火装置,均由设备部
11、门负责管理。4. 4.2凡在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用品和器具,均由综合部门负责管理。管理制度页码於21,*10,主题O伶加名信或。取制度朦率A/0聿节号5.文件多gHHZ-05-20235.CNG加气作业管理制度ZD055.1严禁为超期未检的车用气瓶加气。严禁为非车用气瓶以外的任何燃气装置、气瓶加气;5. 2作业时每台加气机应有一名操作人员,但一人不得同时操作两把加气枪作业;5. 3操作人员应站侧面引导车辆进站,汽车应停在标有明显标识的指定位置,保持与加气机Im以上距离;5.4 汽车停稳后,操作员应监督司机拉紧手刹,引擎熄火,取下车钥匙,离开驾驶室。夜间应半闭车灯;5.5 加气前
12、,操作员应对车辆的储气瓶仪表、阀门、管道进行安全检查,查看其是否在使用期内;5. 6作业时加气胶(软)管不应交叉或绕过其他设备;5.7 压缩天然气放空时,枪口严禁对准人;5.8 加气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加气机计量仪表压力是否正常。压缩天然气压力不应超过20MPa;5.9 加气期间,操作人中不应离开现场,严禁非操作人员代为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自己主动充装;5.10 加气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如车辆或设备泄漏)应立即停止作业;5.11加气结束,关闭加气枪、储气瓶阀、加气管阀,卸下加气枪,管理制度页码於21贡第,主题O伶加名信或。取制度朦率A/0聿节号5.文件多gHHZ-05-2023盖好加气口保护盖,
13、核准加气数量,并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启动车辆;5.12接卸气、加气作业期间,安全员应定时巡检储气罐的运行参数,发生异常停止加气作业。管理制度页码於21,*12,主题央企例行会战取度朦率A/0聿节号6.文件多HWZ(D-06-20236.安全偈行会议管理制度ZD066 .1安全例会制度的建立公司应成立由行政、工会组织、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建立安全工作例行会议制度,全面管理安全工作,定期研究并解决存在的问题。7 .2安全例会的召开6.2.1公司应每月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研究并协调解决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检查安全工作目标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情况;制订阶段性安全工作措施。6.2.2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内容:(1)贯彻公司及政府有关安全工作的要求;(2)研究制订安全目标计划;(3)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4)总结和评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