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3135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之一,尚书不仅在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层面有重要价值,其在东亚文化圈的重要作用亦不容忽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尚书流入西方世界,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管道。尚书东传与东亚文化圈的建构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的四书五经形塑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也塑造着一个民族的影响力。蕴含着丰富治国理政思想的尚书及由其阐释史建构起来的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其早期传播对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尚书东传由百济入日本,汉籍传入朝鲜半岛约在汉代,而由半岛传入日本约在公元6世纪初。秦代南传入南越,作为其文化载体的典籍与内地相同。韩国成均馆大学编纂的韩国经学

2、资料集成是了解中国经典对朝鲜半岛文化影响的重要史料,该丛书汇集了14世纪至19世纪中期朝鲜半岛的经学文献,尚书文献有22册,与中国同期尚书学同调异趣,朝鲜半岛尚书学思想上宗蔡沈书集传,承宋明理学理路,讨论天理人欲之辨、心性论、道统等问题。方法上,承宋以来辨伪路径,重视尚书辨伪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内容上,多洪范著述、科举用尚书义拟题著作及尧典“期三百”的天算著作,这与箕子入朝的古史、科举取士及西方天算知识传入相关。近现代以来,以经典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遭受质疑否定,半岛专门研究尚书的学者很少。尚书在日本的传播,文本上最早是郑玄注本,由百济传入,今已不存。平安时代以来,日本以习伪孔安国尚书传为主,亦有很

3、多唐隶古定写本,对尚书文字研究有重要价值。14世纪,清原良贤引入蔡沈书集传。研究方法上,日本早期接受尚书的方式主要是传抄、训点、授读,至平安至室町时期逐渐形成中原氏家、藤原氏家、清原氏家等传经世家,各有秘说,主汉学训诂章句路径。十四世纪,书集传引入,开汉宋兼采新风。十七世纪,伊藤仁斋、荻生徂徒渐重汉唐经学,考辨之学兴起,山井鼎尚书古文考考订了尚书误字误句,伊藤仁斋有古文尚书疑辨之伪等。19世纪,西学涌入,日本尚书经学性质渐渐淡化,而成为了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文史考辨、文献书志等人文学科研究的史料,林泰辅周公及其年代开启尚书为史料的先河,平岗武夫经书的成立阐述了尚书作为中国文化枢纽的地位,松本

4、雅明春秋战国时期尚书之展开讨论了尚书学变迁,加藤虎之亮皇道所见之书经、中江丑吉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等借尚书寻绎中国古代思想。但对尚书经文的注解和译读仍是日本学界研究重点。在传播上,尚书在日本有由宫廷、寺院垄断走向民间的历程。儒家典籍公元前3世纪传入南越,赵佗“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东汉末年,交趾太守土燮通尚书大义。六朝时,南下交州避难土人许慈、程秉皆通尚书。仿唐宋科举,李朝于1075年开科取土,其后陈朝取土大略与宋元经义取土同。黎朝于1467年设五经博士,国子监生“专治诗书者多”。阮朝时,四书五经成为了土人的基本读物。今存有黎贵惇著书经衍义,摘尚书各篇关键处略加解说。以尚书为代表的五经在东南亚的传

5、播及影响尚待深入研究。东亚文化圈王朝时代,尚书是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才选拔的依托,主流意识的重要构成,其学术流变与作为东亚核心的中国基本一致。在阐释路径上,由汉学、宋学到考据之学,经典的阐释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建构、价值塑造的资源,由此形成共同文化认同。西方学术方法融入的近代,作为经学文献的尚书成了中国历史、文化、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研究的史料,传播方式上由国家教育转为个人研究爱好,影响力急剧下降。尚书西传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典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文化的交流需要借助其传译和阐释。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开启了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作为承载中国文化精神的五经开始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流。法国传教士在尚书西传中用

6、功颇多,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法国耶稣会土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刊于杭州,成为中国最早刊印的西文译本。康熙朝,传教士马若瑟著经传议论,其中选译有尚书。1770年法国汉学家宋君荣据满文尚书正义翻译成法文,又著书经中的天文学,开启尚书专题研究。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译尚书为拉丁文,传教士顾赛芬译书经为拉丁语和法语。英语世界,1840年,以美国传教士文惠廉选译尚书为开端,1846年,英国学者梅赫斯特翻译书经,提出了殷商遗民东逃美洲建立了墨西哥的观点。1846年麦都思以汉英混排、直译加注方式完成了第一个全译本书经,1849年美国传教土裨治文又英译尚书,最有影响的是1865年王韬帮助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完成

7、的书经译作,中英学者的合作使传译质量有了很好保障。理雅各英译了儒道重要典籍,为将中国文化系统传递到西方作出重要贡献。1904年英国汉学家欧德有尚书译本,1950年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有书经译注。俄罗斯汉学家西韦洛夫分别于1822年和1841年推出了尚书俄语译本。2014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推出尚书俄文全译本,吸收了不少尚书研究的当代成果。尚书在西方传播由文本译介到思想文化研究,经书成为西方了解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管道。中国文化在西方的接纳有一个变化过程,17、18世纪的欧洲对刚传入的中国文化充满热爱,卷起过一场中国热。但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失败的19世纪,中国文化价值在西方受到批判,二战之后西方

8、又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价值。汉籍在西方的传译,内容上由经、子转向史、集,并向现当代作品拓展;思想上由基督教经院哲学阐释的误解到对中国文化的真切理解;传译队伍上,由以传教土、外交官为主体逐渐转向汉学家、海外华人、职业翻译家。尚书作为中国上古史和治道之书,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东亚文化。在东学西传过程中,是西方了解研究中国的重要文献。今天,这些民族元典有效的传播和对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构大国气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方式,推进以文化价值多元化为根柢的世界多极化建构。有意识地选择构成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经典系统、组织专家学者加以传译,应当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翻译界与经典研究专家、经典研究专家与汉学家应当很好合作,推介高质量成果,在世界格局中建构中国文化话语。(作者:陈良中,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202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