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3755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项目公司XXXXXX有限公司批准人:审核人:编写人:年月发布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为规范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与维护管理,防止因接地线(接地刀闸)原因造成恶性误操作事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各项生产场所接地线(接地刀闸)的使用和管理。3专用术语定义3.1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防止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措施。按相关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n*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3. 2高压接地线分类:高压接地线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室内母排型接地线(JDX

2、-N1)和室外线路型接地线(JDX-WS)o高压接地线按照电压等级可分为:IOKV接地线,35KV高压接地线,I1oKV接地线,220KV高压接地线,500KV高压接地线。4工作职责4. 1本公司为发电运行接地线(接地刀闸)的管理机构,对全体运维人员执行本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4.2所有生产运维人员为电场接地线(接地刀闸)使用、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各项规定,发现有违反本规定的,有权进行制止并报告上级。5接地线的使用5.1接地线是用来防止检修设备突然来电而使用的,消除邻近感应电压或放尽已断开电源的电气设备上的剩余电荷必不可少的安全工具,对保护检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

3、全有着重要的作用。5. 2接地线是由短路各相间的软导线、接地用的软导线,以及将接地软导线连接到接地极的夹头,将短软导线连接到设备的各相导电部分的夹头组成。5. 3短路软导线连接到导电部分的夹头,必须坚固,接地软导线夹头的大小,应适合于连接到接地极的接头上。5. 4接地线的所有夹头与软导线的连接都必须确保接触可靠。5. 5短路软导线和接地软导线应采用多股软铜线,满足设备短路容量要求,截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毫米。5. 6生产现场按照电压等级配置足够数量的接地线,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试验,保证无断股、螺丝不松动,卡头接触良好。5.7检查、试验不合格的接地线严禁使用,并不得与合格的接地线混放。5.8

4、装设接地线前必须对设备接地点三相验明确无电压。5.9装设、拆除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具有监护权的值班人员监护、具有操作权的值班人员进行操作。5.10装设接地线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顺序与此相反。装设接地线时使用绝缘杆并戴绝缘手套。5.11凡是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或使停电设备有感应电压的部件,都应装设接地线。5.12需检修的设备若分别在电气连接的几个部分时,应分别验电装设接地线。5.13装设接地线时,严禁使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5.14每次使用接地线都应在接地线(接地刀闸)登记表上记录,并在值班日志中详细记录接地线编号、装设地点、装拆时间、数量,交班时都要交待清楚。5.15

5、在工作票、操作票上,装设接地线都应标明接地线编号及数量。5.16接地刀闸的使用与接地线相同。6接地线的保管及检验6.1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地点亦应编号。接地线编号与存放地点编号必须一致。6.2拆除的接地线,应及时整理盘好并放回固定存放地点。6.3运维人员应每月对存放的接地线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的接地线应及时更换。6.4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在通过短路电流后,应予以报废。6.5接地线应定期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接地线才可以使用。6.6检验不合格的接地线,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及时补充合格的接地线,以保证接地线的数量。附件1接地线(接地刀闸)登记表记录编号:SEP-XNY-YW-05-43-J1-01序号装设地点接地线(接地刀闸)编号装设(合)时间装设(合)人拆除(分)时间拆除(分)人负责人装(合)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